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和“小混混”一起玩?——孩子是如何变“坏”的




居然逃课

what the hell!

我发现了

她房间里的烟头


看我怎么收拾她!


他居然对我们说谎,以后我不会再相信他了!

我开始跟踪他,看他都和什么人交往

他在学校里跟别人打架了,

他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NO.35


×

冲突


 


最近小编在工作的过程中连续接触到了几个案例,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青少年(13-18岁),不爱上学(包括故意迟到,逃课等等);与班里同学关系比较疏远,但是他们却可以和高年级的成绩较差的同学或者是校外已经不读书的青少年玩得很好。

这些来访者全部是由父母带来,痛诉自己孩子的各项罪状。他们无一例外得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因为认识了那些所谓的“坏孩子”才因此产生诸多行为问题的,他们痛心不已,抱怨为什么孩子会结识这样的人,因此学会了抽烟,喝酒,爆粗口,甚至毫不避讳谈论性等等。

为了避免孩子再与这些不良少年接触,有些父母甚至会去采取比较极端的手段去对付孩子:比如跟踪孩子,没收他们的手机,或者只要孩子回家稍微晚一点点,夺命连环call就会不断打过去。

可是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孩子切断与小混混的联系,反而导致他们更不愿意回家,与父母的矛盾进一步恶化。于是没有办法,父母就只有带着孩子来寻求心理咨询。


看到这里


小混混一头的黑人问号


怪我咯?!


那么,究竟为什么孩子会结识那些不良少年呢?


这其中真的全部都是坏孩子的责任吗?

 


01


偏离行为(Deviant Behavior),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是违反社会规范或不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行为,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

而青少年则是非常容易出现偏离行为的团体,普遍的理论认为,青少年的偏离行为的产生与其处于青春期这一特定阶段有关。通常人们所说的青少年偏离行为,具体是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遵守正式社会规范的行为,比如在校园内吸烟、打架、逃课、沉迷于网吧以及与社会青年接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混混”。


电影《猜火车》主演


赫西在1969年提出的社会联结理论认为,青少年同时具有偏差行为和遵从行为。通常情况下,他们是能够与传统的制度化的结构(例如学校等正式的组织)形成联结,但是当他们的这种联结比较薄弱的时候,他们就容易产生偏离行为。


Sutherland (1947)3的差异接触理论认为,偏离行为是个人在环境中受到不良因素的增强而学来的。越是与偏离行为者接触,就越是容易产生偏离行为。他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偏离行为是经由学习得来的;

2.       偏离行为是与他人沟通及产生互动的过程中学来的;

3.       偏离行为主要是个人与较为亲密的团体互动学来的;

4.       偏离行为的学习包含某些简单或复杂的技巧;

5.       一个人之所以会产生偏差行为,是因为他们认为偏差行为利大于弊;

6.       偏差行为的学习程度会因接触频率的多寡、时间长短、优先顺序和强度大小而有所不同;

偏离行为的学习过程中,经由各种学习管道,可能习得偏离行为,也可能学习到反对偏离的行为


从Sutherland的观点我们可以得知,偏离行为是习得的,是从他人、环境或者是团体那里习得的;并且这一习得过程应该是主动发生的。


02


电影《上帝之城》剧照


青少年偏离行为的成因

Rosenthal 的研究认为,具有偏离行为的青少年所面临的生态系统可分为四个方面:微视系统,居间系统,外部系统及巨视系统。微视系统是指青少年直接接触到的人或事物,例如家庭、学校同辈团体等等;居间系统指的是青少年直接参与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小系统的互动联结,例如家庭与学校;外部系统指的是偏离行为的青少年并未直接参与到的系统,但却会影响个人直接参与的小系统,例如家庭与父母工作特质之间的互动关系等;巨视系统指的是青少年所处的大环境,如社会、文化等等高层次的系统。对于偏离行为的青少年而言,有些是因为自己本身的微视系统出了问题,比如个人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与同学的关系比较差,不想去学校面对这些问题,因而出现逃学行为等;有些偏离行为是因为青少年的居间系统出现了问题,如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无法对青少年的偏离行为作出及时的反应;当然也有可能是青少年的外部系统和巨视系统出了问题,比如为了满足社会当中存在的比较冷门的亚文化,比如物质主义。



从Rosenthal 的研究中不难看出,青少年偏离行为的成因是由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那么在我们国家中,导致青少年偏离行为的成因究竟有哪些呢?


一、家庭原因

 

林朝夫认为,在导致青少年出现偏离行为的家庭原因当中,包括破碎的,不完整的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父母情感出现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现问题;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等等,这些都是青少年偏离行为出现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不完整的家庭,还是父母之间感情出现问题,这两种情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父母也许把注意力没有放在孩子的身上,对孩子的关注变少。这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因为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急切的想要获得更多的关注,他们非常渴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但如果恰恰在此时他们的父母或者家庭出现问题,这对于他们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因此他们往往会因为极端的想法而采取极端的行动,比如自暴自弃,因而走入偏离团体的行列。


在家庭当中,父母对于孩子的包容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而对于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他们往往是焦虑且急躁的,要么放任不管,要么非常严厉;似乎这样的父母并没有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只是一味的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和宽容,这些孩子自然会希望从别人那里去获得这些;而能够理解他的常常会是和他有着类似经历和遭遇的人,于是他们会很自然的想要去和这样的人靠拢。于是他们会更容易与偏离行为为伍。




二、个人因素

 

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开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非常渴望能够摆脱父母的束缚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们非常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而具有偏差行为常常会使自己活得很多同辈人的“关注”,成为他们眼中那个“特殊”的人,有些孩子会认为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而这个原因常常会成为父母责怪孩子的理由,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会有偏离行为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非常与众不同。但事实上父母有没有自己考虑过,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如此渴望获得关注,以至于做一个坏孩子也在所不惜呢?归根结底,也许还是因为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关注太少了。


    除去这样矛盾的心理特点之外,青少年还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以及狭隘的逆反心理。他们因为好奇而轻易的去模仿别人;又因为狭隘的逆反心理而轻易地就对老师或者家长们对抗。

 



三、学校因素


在我们国家当中,学校的教育存在着的问题往往会对青少年的偏离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课业负担太重,导致青少年的压力很大;法制教育效果不佳,导致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以及教育制度不合理,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等等。以上这些因素都能够成为青少年偏离行为产生的原因。


此外,具有偏离行为的青少年可能会与班级里的大多数孩子格格不入,因此会被他们疏远和排挤,这些更加造成了青少年靠近那些具有偏离行为的团体。


四、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许才是文章开头所说的“都是小混混惹的祸”。根据社会学习理论,青少年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结识了不良少年;为了维护与这个环境的统一和适应性,他们也要表现出这个环境所具备的典型的特点。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些所谓的“坏”孩子常常是以一个团体的形式出现的,这个团体给了每个个体所需要的支持和认同感。


而在孩子和家长的眼中,这个团体的性质双方有着严重的分歧。家长认为小混混就是不好的,差劲的,不能接近的;而在很多青少年的眼中,那些人并没有那么糟糕,他们真诚、坦率,因为不在乎学习成绩,因此和他们在一起时并不会感受到学习的压力等等。然而这些作为家长是无法接受的。双方矛盾的最重要的爆发点就在这里。



但真正可怕的是,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不愿退一步去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于是便出现了“只有他妥协,我才会让步”的尴尬局面。孩子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认为孩子无法体会自己的用心良苦。当他们试图“平等的”坐在一起,认真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都是以争吵而告终。

 

如果孩子“不小心”结识了“小混混”,产生了偏离行为,那么这背后可能是有很多的因素的。作为家长,这时也许要冷静的去思考一下原因,到底是家庭原因,还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亦或是周围的环境因素所主导的。家长不妨先卸下心理预设,把那些所谓的“小混混”当成是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孩子去看待,站在这样的立场去和自己的孩子谈这件事,也许就会容易一些了。

 



参考文献

1.           刘江. 青少年偏差行为形成与再造——一种日常社会互动中反抗与适应. 当代青年研究. 2015;4:102-107.

2.           特拉维斯·赫西. 少年犯罪原因探讨.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

3.           Robert H, JR A. A Reconsideration of Parental and Peer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 Devianc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ur. 1995;36(2):103-121.

4.           林朝夫. 偏差行为辅导与个案研究. 台北: 台湾心理出版社; 19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升学,孩子面临学业转变,父母需要关心这些”衔接“问题
青少年叛逆期心理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建议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单亲家庭子女偏差行为个案描述
不惜千金买棍棒
青少年家长最关注的10个“问题”,答案超出你的想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