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申老师带你读荣格】从电影《危险方法》中解读荣格



申老师带你读荣格之电影《危险方法》


(本文整理自申荷永教授受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邀请,为“斐乐蒙学习俱乐部”系列二实时在线课程。经讲者授权刊出,转载请注明文章信息及转自微信公众号: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



大家晚上好,好久不见,过了中秋,我们继续来夜读荣格。我最近在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2+3课程的网络课堂,做了荣格《红书》的三讲,据说是做了网络直播的可以回放,大家若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因为荣格《红书》,是与我们读荣格,尤其是《回忆,梦,思考》密切有关。那么接下来我们会讲到荣格的面对无意识那一章,那一章就可以看到是非常好的序言。


那么这样,我们前面已经有了六讲,我们从荣格的童年读到他的大学。今天我们仍然按这个时间的线索,和大家交流他大学毕业后的一章,也就是《回忆,梦,思考》的第四章,标题是“精神病治疗活动”,我们就以这个为主题。上一次给大家安排了作业,希望大家都能去看一看那一部特殊的电影,叫《危险方法》。《危险方法》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回忆,梦,思考》非常好的一个参考,他的精神病治疗的活动,就是从电影中间开始的。我今天下午重新看了一下《回忆,梦,思考》,整理了六个问题和大家作交流。


他的第一句话非常有意思,“病人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大家可能会知道,去过精神病院的,或者说是那种具有精神分裂的,至少电影上面看过,这些人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这一问非常有意思。(荣格的第一个病人是1904年接手的,叫萨宾娜,就是大家看到的《危险方法》的女主角。)实际上这一问里面,包含了就是我们症状,我们可以称为精神病人或者神经症的,他有强迫,有恐惧、焦虑,诸如此类的,背后有什么故事么?



在荣格之前,大部分的精神科医生们,关注的是症状本身,荣格呢,他有严格的精神科训练。我们今天有几张照片,第一张照片我选的是伯戈尔茨利医院,这个精神病院在整个欧洲都非常有名,当然了它位于瑞士,在瑞士也非常有名。那么当大部分精神病医生们只是从临床病理学关注症状本身的时候,荣格会反思症状背后的故事。(对不起我做个插入,今天吃晚饭的时候呢,我看了一个电影,英文叫《control》,中文是《控制》。犯人呢有好多症状,给他执行死刑的时候,让他参与一个医疗的实验,实际上是给他一个安慰剂,看他能不能改变人格,能不能改变这个人,他经常闪回的时候,全部是他童年受虐待的经历。)就每一个患者都有一个很悲惨的故事,父亲啊母亲啊,从小受虐待的经历啊,导致他一种成年的反社会人格,或分裂的症状。那荣格问的是同样的问题,在这个个人的经历和故事的背后,荣格进了一步,他就强调故事的象征性,所谓的象征性就是说,举个例子,我们熟悉的自闭症,自闭症的孩子拿东西先闻一闻啊,如果他不高兴发作的时候,他咬手指,咬的手指部位几乎一样啊。这个咬手指也好,闻也好,这些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症状,那它有意义么?如果它具有象征性那它就有意义,背后可能涉及到,它具有原型的意义么?背后指向的是人格,荣格曾经有一个老师,他读了一个精神病学的教科书,他读的时候一下被震撼了,就那个老师在写精神病教科书的时候会认为,它不仅仅是病理的问题,透过症状的背后是人格的问题,是整个人的问题。就在这一刻,把他从一个标准的典型的精神科医生,转向了心理学家,深度心理学家。


要是读他早期的精神病活动的时候呢,荣格和一般的区别是,他关注的是人本身,不仅仅是人的病症,同时呢,荣格比较坦诚,荣格病人给他讲故事,荣格也会把自己的故事告诉病人。即使到今天,很多人也不敢这样做,我们治疗师为了避免移情,要保持节制,保持中立,教科书上这样写的。但荣格从早期的时候,他和病人坦诚相见,坦诚相待。就像我们现在欧文亚隆先生这种风格的治疗师。


让大家看了《危险方法》,女主角是萨宾娜。另外有两个电影,大家如果能找到也看一看。一个电影叫《我美丽的守护天使》,英文名叫《The Soul Keeper》。这个电影讲荣格和萨宾娜,那这个电影中间就反映了,大部分精神科医生都中规中矩,他们是疯子是精神病,在早期的时候。但荣格呢,他能比较诚恳的对待病人,也能反映在《回忆,梦,思考》的他最初开始他的临床精神病治疗活动的早期。



照片第一张呢是著名的伯戈尔茨利精神病医院,我去过几次。那么第二张照片呢,是给大家看《危险方法》,萨宾娜18岁,马车嗒嗒嗒到了医院,在电影中间她发作恐惧。她被几个男人抬了下去,她歇斯底里。这是荣格第一个病人,这很值得大家好好看一看。那看过以后呢,来帮助大家加深对《回忆,梦,思考》第四章的理解。



镜头一转,萨宾娜一个人坐在房间的椅子上,她背后一个椅子。有人敲门,萨宾娜一听,荣格推门进来,他说我是Dr.Jung,这时萨宾娜表情蛮怪的,因为她是个精神病人。荣格做她背后开始工作,那一段很精彩,荣格坐她后面呢是模仿弗洛伊德的设置,想用他的所谓的自由联想,但荣格没有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间,一旦提到了电影中间显示的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荣格在《回忆,梦,思考》的第四章的开始,他说那是我学徒的生涯,我是从那里做学徒开始的。他大学啊,学精神病,做实习。那这样就有一位老师——J·布洛伊尔,他是法国的很有名的精神科医生,沙克的学生,J·布洛伊尔本来应该和弗洛伊德齐名,但是由于让弗洛伊德拿走了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让他在心理学史上,在精神病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后来由于弗洛伊德的强势,他就显得不那么出名了。但荣格对他很好,荣格早期一面实习,后来做了主治医生,又上课。特别放了一张照片给大家,就是J·布洛伊尔,他是荣格的良师益友。就在这个精神病院里面,J·布洛伊尔提出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精神分裂症,荣格也参与提出来的。



荣格1904年在那开始,05年的时候他就升讲师了,又过了4年左右,他又是高级讲师的水平了。荣格说,一直到1913年,和弗洛伊德分裂以后,他写《红书》的开始的时候,他失去了在那的教职和身份。但是呢,荣格在他这一章里面讲,我讲授心理病理学,他也讲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讲J·布洛伊尔的心理学,他既然讲他就会非常熟悉。


我给大家举个小例子吧,弗洛伊德和荣格,先后放弃了催眠术。从1774年麦斯麦先生,有了催眠术,加上这个布洛伊尔,加上沙克,和荣格都有渊源。催眠术是主导性的一种方法,弗洛伊德放弃了催眠术,获得了自由联想,大家在《当尼采哭泣》的电影中可以看到。那荣格为什么放弃催眠术呢?


他就在这一章中间讲了一个故事,他有一个女的来访者,58岁拄着拐杖来的,她不能走路,还有一个仆人跟着他,那么已经十多年了,她的腿瘫痪,是不能走。用谈话疗法跟她聊,讲他的历史啊,还有学生现场演示,看我怎么来做工作的,荣格还蛮喜欢现场演示的。来访者的故事讲得很长,我不得不打断她的话,那这样吧时间的缘故,我给你做催眠好吧,来访者说好啊。那荣格说你闭上眼睛,荣格本来有个程序,大家知道吧,催眠是有程序的,总是要有十几分钟才能完成。但是来访者闭上眼睛,荣格还没来得及说话,她就进入催眠状态了。



荣格说我那次惊讶不已,她进入催眠以后,就讲她的梦啊,讲她的各种想法。荣格有点尴尬,因为他是给学生在讲课么,我还没有催眠怎么就进入催眠了呢。他也不敢让学生看到自己很紧张,他就把这个病人唤醒以后,这个病人非常有意思,她说“你把我治好了”,然后扔掉拐杖就走路了,荣格写书的时说好尴尬啊,尴尬的面红耳赤,为什么呢?他没办法跟学生解释,怎么会有这种魔法般的效果呢。荣格说,我硬着头皮说,“看了吧,催眠术多神奇啊。”实际上,荣格自己讲,我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接着荣格说,促使他放弃催眠的,仍然是同一个病人,病人走了以后呢,后来荣格请求她,“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么?”她就讲述她的故事。



深度心理治疗、心理分析,一个看着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这个病人呢,就是58岁这个女人,他看到荣格来有种方法于是来找荣格。背后有故事是什么呢,她自己有个儿子,她离过一次婚,她对儿子期望很大,但没想到,这个儿子小时候就得了精神病,对她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所以她就把,她希望她孩子的成就,希望儿子成为英雄,成为英雄的妈妈,这样一种想法呢,把它移情到了荣格身上。荣格让她做什么,她就愿意做什么,她到处宣传荣格,所以荣格说我们催眠吧,根本不用你催眠,就马上进入催眠状态了。


那这个故事荣格了解以后,了解了背后象征性的表达,荣格说我就放弃了催眠。由于荣格放弃了催眠,他就开始了他的自由联想。在《危险方法》电影里面,如果大家看的话,就会看到荣格做自由联想的很精彩的片段。我用了两张图片,他拉着他的病人萨宾娜一起做助手,然后他的太太是病人,是被试,给她做词语联想的测验。后来当然了,词语联想他解释他的象征性,荣格1912年就写了《力比多的象征与转变》,他越来越注重意象中间的原型,通过神话啦,有了原型,和原型意象,有了集体无意识,在他早起精神病活动的时候呢,慢慢就形成了他以后独特的(观点)。


这章蛮精彩,尤其是配合文献的方法,你会看到刚才讲的,包括这个词语联想。我放了几张照片,布洛伊尔后面是他早期的精神病院,做治疗的一个黑白照片。再后来的时候,荣格去当医生,弗洛伊德去参观,电影上也有,都是用一种比较传统的心身治疗的方式。所以荣格的这种词语联想是一种新的方法,荣格后来形成的梦的工作,形成他的这种独特的通过意象,我们可以说是意象对话的形式来做治疗的一种新的发展。



荣格举了好几个例子。疯疯癫癫的,疯言疯语,荣格就认为即使是疯言疯语他都有意义,其中有个简单的例子。来访者很辛苦,做妓女,身边是酒鬼,后来有了偏执,有了那种边缘性的精神分裂症状。从业20年,这些例子经常被作为教材来给学生演示。但是荣格和一般的精神治疗师不一样,他说她说的话可能是有意义的,她可能会哭啊,她说她是苏格拉底的代理人啊。荣格说,她的一句话是有用意的。她说“我是苏格拉底的代理人”,可能就是她像苏格拉底一样,受到了不公正的审判,和指责,这个理解非常重要。来访者知道你是不是真心同情她,是否有真的所谓的共情。


所以荣格的,所谓的意象分析、原型意象,它出于一种真诚,这是很重要的荣格的特点。荣格就写了一个很好的故事:荣格1907年去看弗洛伊德,弗洛伊德1909年之后不久也经常到苏黎世去看荣格。荣格还把这个病人给弗洛伊德去演示。那么弗洛伊德对荣格说,“你的这个病人很有意思,你的这个发现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她长得太难看了吧,你怎么可能每天花这么多小时在这么一个女人身上呢?”荣格听弗洛伊德这样讲的时候,荣格非常不高兴,他从来没有想过他的病人长得好看不好看,他只是对病人背后的故事感兴趣。这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吧,大家都知道弗洛伊德的设置,他有的时候是受不了病人的唠叨,也不想要病人看他,所以他让病人躺下了,他坐在那儿。但是荣格让病人坐起来,面对面,不管你长得是好看不好看。我觉得是蛮有意思的一个插曲,帮着大家来理解荣格对病人的一个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危险方法》: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时分
识人丨弗洛伊德
《危险方法》曝法版海报 奈特莉分裂扮精神病人
什么是心理学?——影评《危险方法》
【9月23日】弗洛伊德:他说艺术家都是精神病,逃避现实白日做梦,过着想象中的生活,还乐此不彼前仆后继……
如何尊严而又体面地处理亲密关系破裂之后的现实纠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