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奶 奶

点击关注上面“冀南文学”欣赏更多文学作品     

 ————————————————————————————————

            奶  奶
                                               /粲粲


  今天又见到了那个老太太,个子不高,灰白头发,头发梳的整整齐齐,脑后随意挽了一个小簪,形似我的奶奶,每及此时我就不由得思念如潮。奶奶已去世八年,多次想写点什么来纪念她,但总是因各种原因而搁置。
  奶奶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地主家庭,在她未出阁的时候,至少还是个大小姐 ,生活是无忧的;但她嫁给了爷爷,一个普通农户家的儿子后,她的命运也悄悄地改变了。 奶奶三十多岁的时候,爷爷去世了。从此,以她的话说,寡妇熬儿,难哪!六个孩子,我父亲老大,当时才十三岁,下面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最小的是小姑姑,还在嗷嗷待哺。奶奶坚强地撑起了这个家。她说起这段心酸的过去,总是长长地哀叹一声,“那时候过的叫什么日子呀!”一家人饭都吃不饱。奶奶不止一次心疼着说我三叔的胃痛就是小时候落下的病根。三叔靠着墙跟蹲着看别的孩子玩,有邻居看见了问他怎么不玩,他说饿的跑不动。每说至此,奶奶总是语含哽咽。说起那段故事总是离不开吃的,也因此多了很多折磨。大姑姑的大腿上有长长的一道疤,奶奶这样说:孩子整天吃不饱,那天大姑煮了一锅玉米棒子(玉米从哪里弄来的,我忘了),二姑急着吃,大姑就端起锅,结果太烫了手一松,悲剧发生了。一锅滚烫的水洒在大姑的腿上,奶奶从地里被叫回来,那时候家里穷孩子多,送不起医院,就在家里上了药。大姑太疼不敢伸腿就蜷曲着,两天后队长来家里看她,对奶奶说,“这样可不行,一直蜷着腿,大腿和小腿都粘连起来了,那腿不就弯了吗?”奶奶说那怎么办呀,她疼啊!奶奶不忍心,队长就生生地把姑姑的小腿和大腿拉开了,疼的姑姑大哭大叫。也幸亏拉开了,否则后果难以想象。父亲考上了成安中学,也就是现在的一中,家里的农活就主要靠二叔帮衬了。可二叔也还是个孩子呀,农活忙不过来的时候,奶奶就捎话给父亲,让他请假回家。终于在父亲十五岁的时候,奶奶决定不让他继续读书了。父亲回来了。他的班主任老师,一个从北京下放来的知识分子,多次到家里劝说奶奶,说孩子成绩好,不让他上学就耽误了孩子的将来。可是没办法,人穷志短。奶奶讲起这段往事不无遗憾。按照奶奶的说法,当时成绩不如父亲的同学后来也都成事了,也就是跳出农门过上了好日子了。父亲在队里也算是个有文化的人了,他当起了记分员,能领工分了,年底家里就能多领一些粮食。逐渐地孩子们都长大成家了,奶奶终于熬出头了!
  许是有过这段艰难的岁月,奶奶谈起自家的孩子,语气里充满了自豪。父亲先是做代课教师,后来转正,再后来当上小学校长。二叔人能干,为人热情,人缘很好,四乡八村都有他的朋友。三叔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勤快实在,地里一把好手,家里也总是帮三婶拾掇的干干净净,年轻时当过小队队长,后来在村支部任职。三个姑姑也都不难过,奶奶唯一心疼的是小姑姑,有三个儿子负担太重,就没个清闲的时候。奶奶总是说,那时候谁能想到过成这样啊!奶奶还常常骄傲的跟我们说,谁谁谁羡慕她,某某说看人家这个老婆婆多有福气,儿子有本事,儿媳妇孝顺,城市里也待过(大姑后来定居在邯郸),闺女给买的衣服真好看。而且,奶奶的眼光高,尽管不读报不看电视,可她知道怎么穿好看,什么衣服流行。
  可能因为父亲不得不辍学的事情,奶奶对于文化人特别看重,也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们好好读书,将来能当上公家人(也就是挣财政费的)。我是孙辈中的老大,出生时家里还穷,奶奶一直怜惜我早早断奶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好在从小到大我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虽经历了一些波折,总算不负她的心愿上了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她毫不吝啬地在别人面前夸我,有时我都不好意思。再往后,三叔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当了公务员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看我们有了好饭碗,奶奶比我们还高兴。
  奶奶是个热心肠,她爱我们,她乐于帮助我们这些孩子。记得我坐月子时急性乳腺炎,孩子吃奶时疼得我直掉眼泪,打针吃药都用上了,也不见好。母亲照顾了我几天有事回家了,奶奶不放心,竟步行了10几里地到我婆婆家看我陪护我,可她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啊!还老是数说我婆婆的好,让我记着婆婆的好。做完月子回到学校上班,带着孩子住在学校的职工宿舍。奶奶有时候去那里帮我带孩子,同事们都说我有一个好奶奶。有一次她去的时候我正在学着给孩子做棉袄,她看到我笨拙的样子后禁不住笑了起来,针脚大不说,本应该翻过来合住的缝我就在正面串连起来了,奶奶说我,我还嘴硬,说不管怎样能做成就行嘛。奶奶从我手中拿过来,拆掉重做,还唠叨着“什么都不会做,以后可怎么办?谁能一直跟着你呀。”我说:“大学我都考上了,这针线活还能难倒我?我不信这比高考还难。”我说这话的时候其实带着一些撒娇的味道,没想到后来成了奶奶的续话。后来我学会了做棉衣,虽然做的不好。可我这句话奶奶记住了,总是跟别人讲,高兴我竟然有一天会自己做被子做孩子的棉衣。那时候的我还年轻,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奶奶的爱和照顾。
  奶奶是一个肚子里装满故事的人。儿时的我总喜欢坐在她的身边听她讲过去的事情。奶奶洗脚的时候我看到了她的脚跟我们的不一样,大脚趾头被压在二脚趾的下面,其它几个也弯曲着挤在一起。我就问出了心中的好奇。奶奶说那是因为裹脚。奶奶生长的那个时代,女孩子几岁起就要裹脚。奶奶怕疼,她的娘亲就由着她了,一直到好像十一二岁,曾外祖父说女孩子不裹脚怎么行,于是裹了。到了奶奶十四岁那一年,日本鬼子进村,大家慌忙逃命。在逃亡路上,奶奶解掉了碍事的裹脚布。因为裹脚时间短,所以奶奶的脚不算太小,她只是脚趾头变形了。她还说邻居四奶奶从五岁裹脚,曾经疼得她在地上爬着走。那时我才懵懵懂懂的知道原来裹脚是硬生生的把骨头给掰弯了啊!记忆中四奶奶一双小脚高高瘦瘦颤颤巍巍的样子。所谓的三寸金莲饱含了多少女孩的血泪啊,万恶的旧社会!从奶奶的讲述中我还了解到日本鬼子打进成安的事情。鬼子打进道西堡村,村民逃亡时,有一户人家,老太太岁数大了行动不便,就让孩子们快跑,口里说着我一老婆子了,他们能拿我咋样。枪声停歇,儿子悄悄回到家里,却发现老母亲四脚朝天躺在地上已经断气了,双手双脚和前胸各钉了一个大钉子。听到这里我会害怕的瞪大眼睛,对日本鬼子的惨无人道深恶痛绝。奶奶的姥姥家是城里的,她小时候有时会在那里小住,印象最深的就是城隍庙,她说那里香火旺盛,很热闹,可自从她嫁人以后就再也没去过,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那年我搬家到城里,奶奶来住了一晚,她说城隍庙应该就在我家附近,具体哪里由于城里变化太多她也说不清了。我刚到这里也不知道,总觉得时间很多,等我知道了就把她接来带她去看看。可没想到竟成了我心里的一大憾事!
  奶奶一天天的变老了,不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了。但她直到躺倒之前生活还是自理的,用她的话说,她不好麻烦人。八十七岁那一年的夏天,听闻奶奶摔伤不起,我赶紧去看她。我鼓励她能动就坐起来,私心里希望奶奶还能恢复成以前的样子,可她终究还是卧床不起了。奶奶去世前三天,母亲打电话说奶奶几天不吃东西了,好像熬不了多久了,我听后又惊又惧,我还没想过奶奶会离世。我去看她,奶奶瘦成了一把皮包骨,闭着眼睛也不想说话。我让她张嘴吃口蛋糕,她摇摇头。我问知道我是谁吗,她说知道,并说出了我的名字。回来后我心里就惴惴不安,恐怕传来不好的消息。但是该来的还是来了,我不会嚎啕大哭,内心里悲伤却已逆流成河。
  亲爱的奶奶,你一直活在你这些孩子的心中。每每聚到一起,弟弟妹妹们都会说到你,也会说到梦里常有你。奶奶,想你!

任俊茹,成安一中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执教二十余载;爱好旅行,喜欢读书。

——————————————————————————————————

冀南文学编辑部成员及分工安排

顾问:常运锋

统筹:冀凌云

编委:李成运  王玉芬

   吴 霞 冀凌云

            安然  纪蕾  暗香盈袖 

    分工:小说 王玉芬 吴霞

         散文  安然  纪蕾

       古诗词 暗香盈袖

      楹联   冀凌云

       现代诗  李成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童养媳妇——我的母亲
【中州作家】吴元梅:我的母亲
《美子》文/杨冰
散文 | 奶奶 | 作者:李会香
姑姑
​​怀念“姑姑” || 作者 张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