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圣明老师:给你一把打开仲景学术奥秘的钥匙!
辛圣明老师  中医南北政研究集大成者、临床行医20年。辛老师扎根基层临床,深研中医理论,焚膏继晷,埋首岐黄,独辟蹊径,渐悟仲景儒医之术和《黄帝内经》岐黄脉理的内在联系,逐步形成了五运六气南北证脉诊体系理论,并进一步得出微观脉诊和岐黄脉诊的关系,发明了阴阳二气开合枢立体演示盘推演《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使枯燥无味、晦涩深奥的经书条文变得浅显易懂且能灵活运用。划出了《黄帝内经》研究史上的一道分水岭,开创了《伤寒论》条文串演之先河。

学习《伤寒论》之所以难,是因为大家的学习方法不对,本人曾经也在这个问题上浪费了十年的时间,上至药王孙思邈下至叶天士,其实都犯了和本人当年同样的错误。就是注解伤寒条文,不分析条文的上下关联。伤寒论几千年的秘诀,那就是:伤寒论是仲景临床过程的真实记录,仲景的六经辩证是在不同阴阳位置和运动方向临证观看疾病演化的!


不懂这一点,即使你把《伤寒论》阅读上千遍,并且能够倒背如流,但其中至神至妙的奥秘你照样搞不懂!


一、《伤寒论》结构体系和孔子的渊源关系


历年来,我们只是学伤寒的每一个条文,条文之间的联系没有人讨论,没有人总结仲景条文的结构规律,我们在用伤寒论临床是云里来,雾里去。要弄懂这些问题,就要先解开仲景《伤寒论》的“序”。


仲景原序,文章简洁精练,感情真切,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文道兼备。不愧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医学、医道、医德的教育名篇,对现实社会有着重要的警世作用。原序是《伤寒论》的中心思想,是全书的宗旨和纲领。学习《伤寒论》而不明白原序的意义,就等于火车无头,诸目无纲,陷入茫茫大海而不知所以然,就不明白《伤寒论》到底讲些什么。


开篇提到: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zēng)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


这里的方术就是河图洛书伤寒用河图体系金匮要略用洛书体系。


看仲景伤寒序用方术表示问题如下:

 
 

这就是仲景先师用河图体系明确点化我们。

详细视频讲解可以到千聊直播间“松实中医学社”学习,网址https://m.qlchat.com/wechat/page/live/80000012042687,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进入直播间。


我们再看孔子体系经典著作《大学》: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原文没有数字,我们用河图体系加入数字。河图是大自然的天道规律,孔子和他的弟子是知道天道的人,所以是不用河图这个符号来做路标。


我们看仲景序后文总结: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这句话告诉我们圣人很聪明,不用标注河图洛书的标志就可以做文章,仲景把自己谦虚的比喻为多闻博识,知之次也。我们后人可能对问题分析慢一些,就用河图数字来做路标,分析疾病的规律。才有下句: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仲景序为什么和孔子联系在一起?

方术是全文序的链接点,也是黄帝内经的总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二、仲景学术密码的第一把术数钥匙


我们知道河图体系后,仲景条文不用注解,有河图的数引出象来,就是16化水27化火38化木49化金10和5化土。再看君火相火前后运动方向,就可以玩着学伤寒。仲景写伤寒是很轻松的。


看下图是君火和相火的运动方向:

 
 

看开头太阳篇

甲子0土湿运0土湿局1当地时空

相火太阳走前胸,君火太阴走后背。

 
 

大家看,伤寒论条文就在这个体系里,条文根本不用注解。


我们再看结尾劳复篇: 

 
 

我们知道9数字在河图是代表金,我们内经称清气燥气,现实生活中叫凉风,大病愈合我们最怕凉风。在9的基础上,仲景又加上10个因素,就是河图16化水、27化火、38化木、49化金、10和5化土。


伤寒论我们玩着数字就学了。如果我们会在临床中取阴阳五行河图的象,我们就和仲景临证的思路一致了。


三、仲景写书为什么叫伤寒杂病论?


现在人们正常思路是说外感风寒证要和常见的疑难杂病混在一起,又乱又杂。我们内科大夫对临证的复杂性有句俗话“拉拉踏踏是内科”。其实我们还是没有读懂黄帝内经和仲景学术体系。不了解脉诊最高体系南北政体系。伤寒病本身就复杂,仲景就叫伤寒杂病论。我们外感病还有温病,燥病,湿温,和寒湿。我们后人没有叫杂病论。我们对复杂的重感冒就说是得伤寒病了,因为这是大家在现实中发现的真理。


看下文:

“余宗族素多,尚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为16化水,天干用丙辛代替,君火后动入后背天位,相火入前胸地位,前胸小腹有金气压着肝木,后背有火气顶金气逆行,整个人体五行逆转了,前胸实火和后背虚火混到一处,乱象百出。推论和证明过程大家看南北政基础教程,对仲景学术就一目了然。看下图:


伤寒因何是杂病   

 

温病为何是燥热病  

 
火气为什么成湿温 

 

伤寒、温病、湿温,我们用南北政脉诊体系对比一下,最复杂的是伤寒。我们也知道伤寒用四逆汤和柴胡汤的时候最多,通过对比伤寒、温病、湿温的脉诊动态演化过程,我们理所当然把伤寒叫《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是仲景先师的苦心所在,16是丙辛水气传到人体。我们现在对伤寒、温病、湿温的鉴别诊断是很灵活简单的事,就敢说那个人得伤寒,那个人得温病,那个人得湿温,因为我们懂得他们的发病脉诊动态力学原理(原理见南北政脉诊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六病结构即是五运六气模式
仲景方术诠释《伤寒论》条文 一,二,三,四,五
改进版 仲景方术推算法
沈绍功教授临证经验汇讲(101---109)一
李保柱讲伤寒论 仲景方术诠释《伤寒论》条文之三
走进仲景的世界:《伤寒论》到底应该怎么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