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孩子付出一定要把握这个原则,你的付出才会有价值!深度好文!




作者:赵老师



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称帕列托法则,也叫巴莱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以及不平衡原则。

它是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发现的。

这条定律简而言之就是:

这个世界上,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上;

一个团体中,20%的人,起到了80%的作用;

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产品;

一个人,通常80%的成就,来源于他全部努力中的那20%,剩下的努力,可能都是白费力气。

.......

其实,放在家庭教育上,二八定律同样适用。

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需要父母日夜相伴,时刻督促,而往往是看你在关键的节点上,有没有施力。

现在我们有一个词:叫孩奴。仿佛一对父母,只有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一刻不放松地管理着孩子,才是合格的父母,才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孩子。

这样的理论,造成了父母很大的焦虑和恐慌。

以至于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出现问题的时候,经常陷入一种痛苦的自责中,悔恨自己没有放下工作,完全陪伴孩子。

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孩子有孩子的生活,父母有父母的人生,没有哪个父母有义务完全牺牲自己的人生来成全孩子。


而且也不是你牺牲越多,对孩子就越好。


牺牲越多的父母,往往要求也越高,怨气也越重。


以赵老师的观察来看,一个孩子最大的福气:

其实从来都不是拥有一对时时陪伴自己的父母,而是:


他的父母自带嗨体,无论任何时候,都可以将自己的人生过得活色生香。


还是那句话:人生怎么过,孩子,妈妈活给你看。

父母和孩子,犹如身处两条平行跑道上的两名运动员。自己有自己的赛程,自己有自己的荣耀和职责。

作为父母,偶然,孩子跑不动了,你可以停下来,等等他,为他鼓鼓劲,陪他一段;孩子好了,你完全可以自顾自,忙乎自己的。

让孩子看着你前进的背影,对他而言,也许就是最好的激励。

等到最后,你跑不动了,孩子超过你了,我们站在他的身后,为他喝彩,为他欣慰,但同时,也不放弃自己的人生,慢慢跑动,品味人生另一番况味。

我想,这才是我们父母子女缘分一场,给予对方最美妙的相伴。

很多父母,放弃自己的人生,把自己一生的宝押在孩子身上,不但给到孩子巨大的压力,同时对自己的生命,也是一种不负责任和逃避,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好。

但是,但是,但是,铛铛铛铛,赵老师要讲的另外一个道理是:

你可以不时刻陪伴孩子,做一名24孝孩奴,不过,在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上,你一定一定要有觉悟,肯于放下自我,把时间、精力、心思留给孩子,帮他解决问题,和他一起面对困境,陪他度过难关。

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一定回不来的,过了那个段,很多事情就晚了。

这些关键的节点,只占孩子成长生涯中20%的时光,但它却起到了80%的作用,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真正合格的父母,他一定是在这关键的20%上着力,下功夫,不旷工。

孩子不需要你的那80%的时光,你可以忙乎自己的,或者默默地看着孩子,甚至自动屏蔽掉自己,但孩子需要你的那20%的时刻,你一定一定不能缺席!

比如去年的时候,有位妈妈给我电话,孩子才初一,迷上游戏,而且非常痴迷。父母工作很忙,早上出门把饭留给孩子,晚上回家,往往发现饭都一口没动。

孩子全身心投入在网络游戏上,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这位妈妈跟我讲:赵老师呀,你可不可以帮帮我。我很信任你们,你帮我解决一下孩子的问题。我们因为工作原因实在太忙了。

我跟这位妈妈很明确地讲:

这个忙我帮不到你。

为什么?

孩子长了这么大,我相信,我们对孩子的付出都是基本付出,无非是给吃供穿,这个谁都可以做到。

现在孩子有了困难了,迷上网络了,正是要父母为孩子出力尽心的时刻,你不付出,谁付出?

沉迷网络游戏,想要把孩子拉回来,这是一件极其耗费心力的事情,一个孩子,才上初一,就开始昏天暗地玩游戏,背后一定有深层次的家庭问题。

这个时候,图省事的父母,你把孩子送到杨永信集中营去,以暴制暴,以恶制恶,不是把孩子搞好了,而是把人性中的恶激发出来了。

他今天小,迫于你的淫威,他屈服了,妥协了 ;到了明天,他长大了,强大了,你拿什么来威吓他?制约他?

真正能牵制住孩子的,永远是父母对孩子的一颗拳拳爱心。

拿出你的心力,放下舒适的自我生活,在关键的点上,陪伴孩子,引导孩子,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所以,我跟这位妈妈讲:

孩子的成长也就这两三年,过了12岁,放任到15岁,你想帮孩子,可能要付出比现在百倍千倍的努力。

但是现在,孩子还小,可塑性还强。放下你的工作,给孩子两年的时间,你会发现,也许,事情的解决,只要三个月,就会大大好转。

给孩子做点美味的饭,一家三口围着餐桌幸福地吃吃饭,跟孩子漫无边际地唠唠嗑,带孩子到郊区来一次心旷神怡的远足。

放下那些华而不实的说教,捡回这些最朴素无华的日子,长长的日子闲闲地过,在这种温情闲适中,让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柔软起来。

你看他还会漫无目的地趴在冷冰冰的虚拟世界里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不愿意放下自我,却总想孩子自我醒悟。

养孩子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但并不需要你时时刻刻耳提面命全副武装待命,只需要你在关键的点上,肯于走出自己,放下身架。

不要一上来就考验孩子,刚开始要扶着他,陪着他,帮他出谋划策,慢慢地,你就可以放手一点,再一点,再多点,到最后,人家自己稳稳当当,离开你。

说到这里,就要表扬一下我的丈夫,孩子他爹。

因为赵老师的儿子也上小学了。

开学那天,全班39个孩子,三个爸爸参加,其中,就有孩子的爸爸。

开学到今天,爸爸每天早上起床给儿子做早餐,送儿子上学。

说实话,这个爸爸,从儿子生下来到现在,还真是20%的爸爸。

因为平时没啥事的时候,儿子都是我的,爸爸啥心不操,一门心思忙工作。

(主要这个娘也是非常给力,样样来得。)

但是,关键时刻,这个爹一点都不含糊,他跟我讲:

小孩子刚上学,很不容易,心理上需要有个过渡。我要陪陪他。

看着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在厨房里忙乎,赵老师还真是感动。

忠不忠,看表现。

爹妈的表现,爹妈的劲,就是使在这关键的20%的点上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乐多多:养孩子必知的“三多,三少”原则
孩子越大越管不住?是因为你没做这一点!
一个语文老师写给十四岁儿子的一封信 | 阿桂 用户的博客
寒假来啦!教你如何用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给孩子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
孩子做到这三点,一定会更优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