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照片#【福建南平浦城永兴镇首家邮政代办所及西乡古驿道】

福建南平浦城县永兴镇,位于浦城县西部,因此俗称西乡。东西宽19公里,南北长20公里,面积198.58平方公里。镇驻地永兴原名西乡街,民国33年【1944】取境内永平里和新兴里各一字,改名永兴,海拔265米,距县城25公里。据2005年统计资料,全镇6637户,       23730   人。

民国34年(1945)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到处奔走相告,国内外邮件遽增。县邮政局积压邮件增多,为了及时传送邮件,县邮政局决定在西乡设立邮政代办所。经当地镇公署推荐,县邮政局选定我父亲为邮政代办员。我家在西乡街旁斜对面即是镇公署,拿今天的话说处于黄金地段,因此我家临街店面临时作为邮政代办所的营业厅。民国35年(1946)春节过后,县邮政局派人员到我家修整布置代办所营业厅,负责培训我父母亲邮政业务并办妥有关手续。是年三月,"浦城县西乡邮政代办所“正式挂牌营业。至此,浦城西乡首次开办了邮政业务,县邮政局为当地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

 浦城县西乡邮政代办所”的牌子是邮政局按有关规章特制的,挂在临街的横梁上非常醒目。邮箱是邮政局特制的绿色专用邮箱,挂在牌子的下方方便群众投递信件。代办所代办的业务有:卖邮票,卖信封,卖明信片,寄信,发信,汇款,付款,寄包裹,发包裹。代办所虽小但它的业务范围却基本含盖了当时的邮政所有业务。












代办所地点选定我家店面,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不但“地利”更有“人和“,县邮政局选我父母为代办员更是慧眼识英才啊!我父亲笃忠厚实,安分守常,是个读书人出身;母亲虽然是裹脚女人,但她饱读圣贤书写得一手好字,精明能干,乐施好善,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人才真是凤毛麟角啊!我爸外出的时间比较多,代办所的事主要由我妈操劳,但她却能独挡一面,把代办所经营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真是难得啊!

那年代交通不便社会闭塞,当地与外界的交往少邮件自然就少,所以代办所平时比较冷清。我那时已六岁,姐姐比我大五岁,姐弟两能帮爸妈做点事了。我们“朝起早”第一件事洒扫庭院,擦抹信件橱窗及柜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早上妈妈忙不过来,我们主动烧茶水洗茶具。妈妈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更换邮戳日期,收集邮箱信件盖邮戳,信件包裹打包,等待邮差领取送往县城。如妈妈不在,有人寄信买邮票我们帮着卖邮票,把钱存放好。“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我们践行圣贤教诲,公私财物绝不私藏。有人寄信买信封,还要帮写信封,这些事我妈都乐于代劳,客人非常满意。那时的信封是直的,书写也是直书,用毛笔书写。桌子上备有笔砚,妈妈拿起毛笔正楷书写收信人地址,收信人姓名后加先生或女士最后两字是“亲啓”,信封左边一竖行写寄信人地址。客人看了赞不绝口,想不到一位女士竟能写得一手好字!如果是墟日那可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得早早起床烧茶水准备迎接客人。西乡街有墟期,五天一墟,凡农历三,八日为墟日,到了墟日本镇所属村庄及临近的古楼乡,临江乡,石陂镇,莲塘镇,崇安县的岚谷乡吴屯乡,乃至江西省的广丰县上饶县,浙江省的江山县都有人来赶集。墟日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声音嘈杂,代办所里热闹非凡。有的来看看有没有邮件,有的来寄信,有的寄包裹,有的取包裹有的汇款,有的取款。我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问这问那的她都一一耐心解答。累了一天下来,妈妈已是精疲力尽,但她却感到很快乐。她常教导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人生在社会上是互相依存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他人的辛勤劳动,所以我们要感恩他人爱天下人,帮助天下人,只有大家都快乐了,我们才能真正快乐。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讲到代办所那些事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人物邮差叔叔。叔叔中等身材,四十余岁偏廋,身板子挺硬朗,精神矍铄,饱经风霜和风雨兼程在他臉上留下了黝黑的印记和道道皱纹。他的衣帽着装全是正规的邮政装,常年跑腿的缘故腿上打着绑腿,这一切他给人的印象是地地道道的万里长征者。叔叔不是浦城人,操外地口音,但他讲话我们听得懂。他言语不多,但热情似火,办事循规蹈矩,扎扎实实,毫不含糊。
      西乡到县城25公里没有公路,人来人往全靠走路。这条路在蜿蜒起伏的山岭中前行,因为是交通要道路面修筑得很好,全是石头和石板铺就,它是古代的驿道,相当于现代的高速公路。可是这条道岭多岭长,大大小小的山岭道路有十余条,其中闻名遐迩的有翥岭(260余步石阶)百念步(120余步石阶)新岭(约300步石阶)绵纱岭
约200步石阶)这条路另一特色是沿途约有九座凉亭,大约4至5里一座。古人有修善布德之心,乐于捐资捐物修桥修路盖凉亭。这条道上的凉亭都是民间自动捐地捐资捐物助工兴建的。凉亭的风格各异,明清朝修建的,绝大部份是清朝的,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朝都有,尤以光绪朝居多。民国年间陆续修缮加固得以保存下来。凉亭档风避雨,抵御风寒,避暑小憩,确实给行人极大的方便。沿途风光如画,古树名木參天,山涧泉水叮咚,炎炎夏日喝口山涧清泉赛似活神仙。

民国时期西乡街和县城人流物流的通道有两条,一条是水道西溪从东南流入临江镇。西乡的木材毛竹柴炭粮食等物资从西溪顺流而下直达临江上公路运往全国各地。

 另一条就是上述陆路古道,当地的土特产如笋干,香菇,木耳,传统手工纸,荸荠等物品以及城里的日用百货,食杂,糖烟酒,布疋,衣饰等商品均由人工脚力挑担运送。挑运工一般是早上五点钟左右挑一担货物(当地土特产)起程,翻山越岭挑往县城,大约十点钟到达县城交完货后吃中饭,接着装好日用百货挑回西乡,回到家约莫六点钟已是精疲力尽矣!挑夫一天往返两趟走五十公里路,一条毛巾搭在肩上挑着百余斤的货物,爬山岭时气喘吁吁,挥汗如雨,擦了又出出了又擦。此情此景确实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他们赚的是血汗钱!。除了挑夫过往的人也很多,有商人,读书人,做手艺的,办差事的,旅游的,赴宴的,迎亲的,奔丧的,卖艺的 赶考的,算命的,求医的,看风水的......男女老少芸芸众生,年长的八九十岁,年小的几个月,拄着拐杖的,携老扶幼的,背着行囊的,挑着孩童的,驮观音的......当然坐轿的也有,他们是达官贵人,但是很少很少。我七岁那年第一次走路去县城,从早上六点走到下午一点才走到,整整花了七个钟头,走到县城已动弹不得,脚痛了好几天才慢慢恢复。

 那些老弱病残者更是艰难,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从早走到晚,走到城里已是灯火阑珊时。最逍遥自在的是年轻旅游者,他们没有时间限制,走走玩玩玩玩走走。放眼望去峰壑万千,逶迤连绵,层层迭翠,他们陶醉了。每个凉亭都要駐足小憩欣赏品味凉亭对联: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一路山花迎过客,数声鸟语送归人;过客何妨聊坐坐,劝君且莫急忙忙;闲谈莫论他人短,静坐当思自己过。爬上绵纱岭,飘渺传来誦经念佛之声,傍山而建的寺庙:妙云寺呈现在眼前。庙门墙上画了多幅杀生的因果业报图,教人勿杀生,多修善勿作孽。一进庙门一尊高大威严脸色绯红的关公塑像,迎面而来,顿生敬畏之心。再上观音堂,一座千手观音塑像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大慈大悲的眼神,多姿多变的千手,金碧辉煌的色彩,造型之精美绝伦叹为观止!

思绪如潮涌,走笔如流水,蓦然回到了邮差叔叔。这条古驿道也是条邮道。那年头狼烟四起,炮火纷飞,硝烟弥漫,叔叔深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穷数。”(秦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让每封信都送到翘首盼望的亲人手中。书信,报纸,书刊,包裹都要他送,如果没有包裹可背着邮包走,如果有包裹他就要挑着担子走。还好那时邮件少,否则他真是不堪重负!他早早起床,整顿好邮件,风尘仆仆赶往西乡,十点钟左右赶到邮政代办所,办理邮件交接手续。中餐是他自带的,一个圆柱状的鋁饭盒,下面装饭上面装菜。我妈把饭盒放到锅里温热。中午用餐时我家的饭菜也已上桌,邀叔叔同桌吃。叔叔拿出饭盒,打开盖子,把菜扒到盖子里,饭扒到一块碗里,开始大口大口吃饭。我看他那菜都是素菜,只有一两块荤菜,可见他的生活也很艰苦。我们叫他吃点我们桌上的菜,他总是谦让不吃只喝点汤。吃完饭后,整理好邮件又匆匆赶回县城。叔叔一天要走50公里的崎岖山路,风霜雨雪冷风刺骨的恶劣天气也得坚持走,真是不容易啊!

邮差叔叔工作虽然很辛苦劳累,但听我妈说他一年的薪水也很微薄。 我家代办邮政业务,付出的很多得到的薪酬却很少。我家主要靠务农为生,代办邮政业务只是兼职而已。古人云“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我想我父母和邮差叔叔之所以能乐此不疲地付出,主要是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这种精神就是深深扎根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民国37年(1948)秋,政局骤变,民国政府即将倒台,“西乡邮政代办所”也随之摘牌宣告停业。代办所虽然只存在两年多时间,却给我留下了深深记忆难以释怀,它教我做事,更教我做人。但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薪火相传永垂不朽!

 


javascript:void(

 

 

                                );

 

 

 

(转载网络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盛泽之最】最早的邮政代办所和最吃价的邮政局长
陕西邮政局历史记录
游埠邮电
民国村镇信框集一部约260件
托运的电脑变形,邮政局称没保价损坏自负
涉县古今邮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