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如是(一)——吴中名妓杨影怜

柳如是像

翻阅前人留下的关于柳如是的资料,我这才发现,她的身上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恰如她的许多个名字,每一个都代表着她的一段人生,分属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多种多样的社会角色。而只属于她的这特有的复杂性,并非她曾拥有过多个男性伴侣这么简单,这是一种深埋于人性之中的,既令人着迷,又使人畏惧的特质。它令柳如是千变万化,模糊而又清晰。它使柳如是有别于同时代同阶层的任何一类人,发展出她特有的人格。柳如是已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名字,它蕴含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想像、追忆、迷惘与批判,当我们谈起她的名字,总是不得不提及那个时代里众多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柳如是的背后有一个时代叫晚明,晚明的历史波涛中有一个最特别的女人,她的名字叫柳如是。

自她来到这个纷扰的红尘世界起,这喧嚣的世界赋予了她一种魔力,围绕着她的纷争杂议从未间断,赞誉与诋毁并行。她始终是话题的中心,人们谈论她,品评她,为她著书立传。虽只存世短短五十六年,她的名字与身影却从未离开过,任凭时代波谲云诡,她总有一席之地。刘体信在所著《苌楚斋随笔》中称其“三百年来,久已为人所艳称”,所言不虚。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集晚年之余力,忘病痛之磨折,经助手帮助作《柳如是别传》八十万言,蚕丝尽吐、蜡炬成灰,将柳如是的研究推向顶峰,也让柳如是成为了一段千古绝唱。能够在死后三百年仍有对她(他)不能割舍抛撇的知己,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而此区区几万言之文,实不足述其深奥。

走入三百多年来文人留下的笔墨文字,回到久已消逝的晚明,寻找她,追索一段人生,窥视那匆匆而逝的时代。

一、吴中名妓杨影怜

柳如是小影

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第一章“缘起”中谈道:“河东君本末则不仅散在明清间人著述,以列入乾隆朝违碍书目中之故,多已亡佚不可得见。即诸家诗文笔记之有关河东君而不在禁毁书籍之内者,亦大抵简略错误,抄袭雷同。纵使出于同时作者,亦多有意讳饰诋诬,更加以后代人无知之虚妄揣测,故世所传河东君之事迹多非真实,殊有待发之覆。”这段陈述阐释了他于诸多资料之上再做别传以考证的原因和必要性,也正是以这一段话为契机,陈寅恪在努力还原柳如是的同时,也为现当代读者塑造了一个全新面貌的柳如是。不夸张的说,我们今日对柳如是之生平和为人的认知皆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陈寅恪的这部作品中得到的。尽管读者未必有时间和经历仔细阅读原作,但大量的文学及影视作品对柳如是其人的描摹和塑造无不从《柳如是别传》中寻找史料和灵感。因此,所有喜爱柳如是的读者或观众都应该感谢陈寅恪为后人留下的这部不朽之作。

陈寅恪考证的原始资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柳如是及同时代人所著诗文,另一部分则源自于同时代人所撰写的较为有参考价值的传记或笔谈。其中,钱谦益门生顾苓所著《河东君小传》、沈虬的《河东君传》、钱肇鳌的《质直谈耳》之“柳如之(是)逸事”以及钮琇的《觚剩》之“河东君”篇引用考证最多,犹以前三篇为重中之重。在写作本篇之时,除陈寅恪所引证的以上资料外,亦参考其他散碎的有关柳如是的笔记笔谈及今人相关著作,或可成为叙述之补充。

在留下来的原始资料中,关于柳如是早年经历的叙述大多模糊,这源自于柳如是与钱谦益的婚姻。因钱谦益在晚明文坛声名显赫、地位突出、交友广泛,时人出于尊敬和避讳的考虑,故意模糊了柳如是婚前的生平经历。但因各人的叙述标准和尺度有别,我们还是能够获得一些粗浅的信息。比如她曾姓杨,婚前是吴中名妓,博学多才,为人风流而好强,真正让柳如是的早年时光变得较为清晰的是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

杨影怜一名为今人所熟知,但这并非柳如是最初之名,亦非当年最为人熟知者。陈寅恪认为“‘杨’乃河东君本初之姓,是无疑义”,肯定了柳如是原本姓杨的说法,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刘燕远在《柳如是诗词评注》一书中作柳如是年谱,其中转引了周采泉的考证,认为“柳”才是真正的本姓,此说可供参考①。无论如何,柳如是曾多年姓杨并以之成名是受到公认的。柳如是一生中多次更名,顾苓的《河东君小传》中称她“初名隐雯”,钮琇在《觚剩》中说她“本名爱”②,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拓展了更多可能性,比如“疑河东君最初之名实为‘云娟’二字”,又有“河东君曾一度称‘杨朝’”,“以‘朝云’为字耶”等推测和猜想,而我们今日最熟悉的名字影怜则记载于一些早已为读者所陌生的笔记中,如《莼乡赘笔》中称“柳如是初名杨影怜”,《王沄辋川诗抄·四》“虞山柳枝词”第一首的小注中称“杨氏,小字影怜,后自更姓柳,名是。”这两段资料被陈寅恪引用,继而使杨影怜一名流传开来,知名度超过了其他曾用名。关于“影怜”的来历,陈寅恪亦做出了解释:“至其又称‘影怜’者,当用李义山诗集《上“碧城”三首》之二“对影闻声已可怜”之出处,此句“怜”字之意义复与“爱”字有关也。”或许可以理解为,随着学识和阅历的增长,云娟、朝、爱一类的名字都不足以满足成长中的柳如是对自身定位的需求,她须以更富于诗意和典故的名称来彰显自身的价值和定位,也同时博取文人的赞誉。在其日后的发展和经历中,柳如是亦通过不断更换姓名来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同的名字代表着她不同时期的人生追求。

注①:周采泉《柳如是杂论·柳如是童年之推测》

注②:陈寅恪认为记载“杨爱”一名最早的资料为沈虬的《河东君传》:“院中惟留其婢杨爱。”

柳如是及笄之年以前的生平资料极为稀缺,陈寅恪先生考证时大量引用并参考了钱肇鳌的《质直谈耳·七》中“柳如之轶事”一文,这也是仅有的描述柳如是少年时期经历的资料。从钱肇鳌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柳如是的早年生活非常波折,甚至可以用不幸来形容:

如之幼养于吴江周氏为宠姬,年最稚,明慧无比,主人常抱置膝上,教以文艺,以是为群妾忌。独周母喜其善趋承,爱怜之。然性纵荡不羁,寻与周仆通,为群妾所觉,谮(zèn)于主人,欲杀之。以周母故,得鬻为倡。其家姓杨,乃以柳为姓,自呼如之。

陈寅恪认为“原文‘之’字乃‘是’字之误”,但也有可能是出于避讳的考虑有意误写。文中提到的“吴江周氏”并无实指,陈寅恪先生经多方考证后认为“惟有周道登一人适合也”,从此“吴江周氏”被正式认定为“崇祯朝宰相”周道登,即“吴江故相”③。

注③:《柳如是别传》第三章: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此称呼转引自宋征璧《含真堂诗稿伍秋塘曲并序》:“宋子与大樽(即陈子龙)泛于秋塘,风雨避易,则子美、渼陂之游也。坐有校书,新从吴江故相家流落人间,凡所叙述、感慨绝不类闺房语。……”

为官的同时,周道登也是一名文士,对宠姬杨氏多有怜爱,并“教以文艺”。杨氏的专宠遭到了周家其他姬妾的嫉妒,乃至被其陷害。钱肇鳌所描述的细节虽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少女杨氏有文艺天赋,这不但决定了她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她的人格和人生走向;其二,她的性格已有所养成,“纵荡不羁”的评价几乎伴随了她一生。而更重要的是,她终生因两性关系较为复杂而遭人诟病,“与周仆通”也许是污蔑,但从她日后的经历来看,婚姻并未能成为约束的藩篱,精神境界的至高追求与世俗欢愉的享受是她人生的两大主题,构成了她复杂人格的基本框架,也是她毁誉参半、争议不断的根本原因。

虽然钱肇鳌称柳如是“以周母故,得鬻为倡”,但陈寅恪有不同的看法,在考证宋征璧《含真堂诗稿伍秋塘曲并序》后,认为“河东君初入徐佛家为婢,后复由徐氏转入周道登家”,若果真如此,柳如是的早年经历则更加波折。关于徐佛,《柳如是别传》引仲廷机《盛湖志拾列女名妓门明徐佛传略》,有一个简短的介绍:

徐佛(原注:“原名翳。”)字云翾,小字阿佛。嘉兴人。性敏慧,能琴工诗善画兰。随其母迁居盛泽归家院,遂著声于时。柳是尝师之。每同当湖武原诸公游,然心厌称华,常与一士有所约,不果。后归贵介周某。周卒,祝发入空门。

以此得知,徐佛也是一位色艺双绝的吴中名妓。沈虬曾在《河东君传》中称见过柳如是其人,谓“听其音,禾中人也”,也就是嘉兴人。而徐佛正是嘉兴人,故陈寅恪认为“云翾收取为婢自极寻常”。柳如是早年侍奉徐佛与周道登的同时,得到两人的赏识调教,虽然生活不尽如人意,但也得到了好的启蒙,为人生打下基石,也是她不幸之中的万幸。

离开周道登后,柳如是的去向较为模糊,陈寅恪猜测“被鬻之娼家恐当在苏州也”,又称其“流落人间,辗转数年”,钱肇鳌也说她“扁舟一叶放浪湖山间,与高才名辈相游处”,可见是经历过一番自由却波折的历练。比较确切的判断是,从吴江出来后,柳如是曾在云间,即上海松江一带盘桓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为小有名气的才妓。此时,柳如是当十五岁上下,年少加之缺乏一定的约束,这段时期的生活是相当放浪恣意的。

时有徐某者,知如之在佘山,以三十金与鸨母求一见。徐蠢人也,一见即致语云:“久慕芳姿,幸得一见。”如之不觉失笑。又云:“一笑倾城。”如之乃大笑。又云:“再笑倾国。”如之怒而入,呼鸨母,问:“得金多少?乃令此奇俗人见我。”知金已用尽,乃剪发一缕付之云:“以此尝金可也。”又徐三公子为文贞之后,挥金奉如之,求与往来。如之得金,即以供三君子游赏之费。如是者累月,三君意不安,劝如之稍假颜色,尝夙愿。如之笑曰:“当自有期耳。”迟之又久,始与约曰:“腊月三十日当来。”及期果至。如之设宴款之,饮尽欢,曰:“吾约君除夕,意谓君不至。君果来,诚有情人也。但节夜人家骨肉相聚,而君反宿娼家,无乃不近情乎?”遂令持灯送公子归。徐无奈别去。至上元,始定情焉。因勖徐曰:“君不读书,少文气。吾与诸名士游,君厕其间,殊不雅。曷不事戎武?别作一家人物,差可款接耳。”徐颔之。闲习弓马,遂以武弁出身,乱中死于炮。其情痴卒为如之葬送,亦可悯也。

《柳如是别传》引钱肇鳌《质直谈耳七·柳如之轶事》

文中提到的“三君”我们稍后再谈,先看这位徐三公子。从拜访柳如是到“挥金奉如之(是)”,再到“情痴卒为如之(是)葬送”,他始终被柳如是玩弄于鼓掌之中,虽一片深情可叹,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回报。钱肇鳌说“徐蠢人也”,但徐公子也并非暴发户之子,而是嘉靖时期宰相徐阶的曾孙④,可谓出身不凡。柳如是虽已有一定艳名,但远非日后名气可比,出身亦卑微,如此慢待宰相之后,除了自身年轻放浪之外,恐对徐的才识不甚看好。此时,她身边结交的客人是文中提到的那“意不安,劝如之稍假颜色”的三君子,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宋辕文(宋徵舆)、李存我(李待问)和陈卧子(陈子龙)。

注④:《柳如是别传》:至钱氏所言“徐三公子”乃文贞之后,文贞者,明宰相华亭徐阶之谥……以时代考之,此徐三公子当是阶之曾孙辈,观几社胜流钓璜堂集主徐闇公孚远乃阶弟陟之曾孙可以推知也。

三君皆是松江华亭人,且在文坛上都留下令名,其中犹以陈子龙最为出色,亦最为今人所熟知。在与柳如是的交往中,他们都曾给柳极深的影响,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亦师亦友,恰如陈寅恪所言,柳如是“不仅狭暱之私,亦得观摩之效”,三人不仅促进了柳如是的成长,甚至改变了她的人生走向。

李待问是今人最为陌生的一人,他是“崇祯癸未(1643)进士”,“善法书”(《柳如是别传》引《钱楚日肃润南忠记》),为时人所称道,曾有人赋诗赞其“兰风殊蕴藉,鹤步有威仪”(《柳如是别传》引《徐暗公孚远钓璜堂存稿壹陸》),可见非徐三公子可比。陈寅恪认为“河东君之书法当受存我之影响无疑”,李待问也可称是柳如是的书法老师。柳李之间有过一段短暂的交往:

姬尝与陇西君(即李待问)有旧约,以“问郞”玉篆赠别。甲申南都,钱为大宗伯,一日宴客,陇西君在坐,姬遣婢出问起居,以玉篆归之。

《柳如是别传》引王胜时《虞山柳词》第六首自注

刘体信在谈到此事时赞柳“行事光明磊落,亦不失大丈夫之所为也”,可见柳如是在处理这段过往情缘时做法得体,给当事人都留了体面。但关于柳李之间交往的细节留存资料不多,在三君之中,与柳产生亲密关系的第一人是宋徵舆。

初,辕文之未与柳遇也,如之约泊舟白龙潭相会。辕文早赴约,如之未起,令人传语:“宋郞且勿登舟,郞果有情者,当跃入水俟之。”宋即赴水。时天寒,如之争令稿师持之,挟入床上,拥怀中煦妪之。由是情好遂密。辕文惑于如之,为太夫人所怒,跪而南之。辕文曰:“渠不费儿财。”太夫人曰:“财亦何妨。渠不要汝财,正要汝命耳。”辕文由是稍疏。未几,为郡守所驱,如之请辕文商决。案愿古琴一张,倭刀一口。问辕文曰:“今之计,奈何?”为辕文徐应之曰:“姑避其锋。”如之大怒曰:“他人为此言无足怪。君不应尔。我与君自此绝矣。”持刀斫琴,七弦俱断。辕文骇愕出。

《柳如是别传》引钱肇鳌《质直谈耳七·柳如之轶事》

宋徵舆后来与吴伟业成为挚友,吴赞其“膏梁世族,风流籍甚,而能折节读书。”(《柳如是别传》引《吴骏公伟业梅村家藏稿肆柒》)据陈寅恪考证,宋徵舆与柳如是年龄相仿,当是三君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第一个令柳如是动心的人。柳宋的爱情模式在晚明并不新鲜,其来龙去脉不禁令人联想起晚年马湘兰的遭遇,而柳如是此时与马湘兰的区别恐怕仅在于年龄的不同。但也恰因为年龄的不同,从这段故事中可以看到柳如是的几个方面:其一,柳如是与宋徵舆的爱情主要表现为年轻人的情欲。宋徵舆虽是才子,但此时年纪较轻,尚未有出色之表现,但其家世好、情欲盛,很容易吸引十五岁上下的女孩子。正如许多同龄人的爱情一样,火热却难以经受现实的考验,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其二,柳如是性格非常刚烈,对待不如意的爱情不妥协、不留恋、不纠缠,爱时热情似火,不爱时快刀乱麻,不给自己留后患。其三,柳如是此时虽年少,但并未茫然的虚度青春,而是已经开始考虑终身问题。当时,柳如是正面临“为郡守所驱”的困境,陈寅恪认为,“河东君之请辕文商决,其意当是欲与辕文结婚,若果成事实,则既为郡邑缙绅家属,自无被驱出境之理否则亦欲辕文疏通郡守为之缓颊,取消驱逐出境之令。”柳如是虽考虑长远,但到底年轻,宋徵舆虽爱慕柳如是,但也正因为年轻而懦弱瑟缩。陈寅恪在评价这段爱情公案时为双方都做了辩护,道:“辕文当时不能违反母意迎置河东君于家中,又不敢冒昧进言于不甚相知之郡守,于是遂不得不以‘姑避其锋’之空言相搪塞……(柳如是)爱之深者望之切,望断而恨生,更鄙辕文之怯懦不肯牺牲,出此激烈决绝之举亦事理所必至。

与初恋不欢而散,柳如是虽没有过多纠缠,却也因此再次认清了现实的残酷,得到了相当大的警醒。少年郎固然貌美多情,终是不堪一击,难堪信任。离开柳如是,宋徵舆也没有完全释怀,据陈寅恪考证,宋后出仕清廷,并曾“痛诋牧斋(钱谦益)以泄旧恨”,令人不齿。但这也恰恰说明,早年与柳如是的这段短暂的恋爱风波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不是仅作为嫖客的一次风流过往。

离开宋徵舆的柳如是又回归了浪荡湖山的生活,渐渐成年的她开始审慎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人生。嫁入良家为妇?不是没有这个愿望,但对柳如是来说显然不够,她当然仍旧渴望真正的爱,但除了爱还有对生命中更高境界的追求。她此时或许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模糊的期待,但并不真正明白那究竟是怎样的。她虽有艳名,且小有才名,但尚未进身一流。她还有许多的东西要学,须经受更多的历练,她的才情和禀赋还有待发掘培养,她需要一个人发现她、引导她,爱情不能仅限于火热的情欲,还需要别的什么,她在寻找,而这个人已经出现了,或许一直在等她,只是她未能慧眼识珠。这就是“云间绣虎”陈子龙。

柳如是《早春园戏》。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错讹敬请指正。

敬请关注 下篇: 柳如是(二)——“愁头恨尾”的柳陈情缘

往期回顾:秦淮两弯眉

更多系列文章请关注豆列水做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柳如是因何自缢身亡?
柳如是|不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历史真相:为此名妓,王国维题诗陈寅恪作大传 吴宓钱钟书起争执
国学大师陈寅恪为何花耗数十年为一个坠入烟花柳巷的风尘女子立传
每个不同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我
一代名妓柳如是,四百年来文化巨子都为之倾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