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善若水即外柔内刚,是人生修养大境界,为何却说老子开倒车?

许多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消极,逃避现实,是开历史倒车的老祖宗,其根据就是他主张“清静”、“无为”,要让人类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去,跟孔子积极进取的思想正好相反。

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很多,皇权政治的好恶倾向,其他学派的增删篡改,老子身世的谜团未解等等,以至于后人断章取义,给他贴上退让、遁世、消极、悲哀等标签。

老子作为周王室守藏史和君主的智囊顾问,他的主要立场不能离开政治而空谈虚无,因此,《道德经》只能是写给君主的“内圣外王”之书,是要君主冷静面对天下大乱,遵循天道,顺其自然,不要肆意妄为侵扰民生滋生祸端,因此提出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修身治国思想。

所谓的的“无为”就是顺其自然,以百姓之心为心,让百姓休养生息,百姓安则天下平。如果君主“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对天下百姓不讲信用而朝令夕改,政出多门,那么就会失信于天下百姓。失信于百姓,岂有不乱之理?

老子一以贯之的政治主张和最高信仰就是“道”,它化育万物而不妄为:“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但因为老子提倡的“道”“寂兮廖兮”广大幽远无形无相,是“非常道”,不是通常语言和文字能够阐释清楚的,为了阐释“道”的本质属性,他不得不借用人们能看得见的实物来“喻道”,水就是拿来“喻道”的实物之一。老子认为,天地万物,最能代表“道”的这种属性的就是水。老子这样赞美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说:最高的修行和管理者应该像水那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没有自己的主观欲望,此即水的“无为”之为,不争之性,随方就圆之态。它停留在人们厌恶的低洼之处,所以它最接近于“道”。为何说“几于道”而不是“类于道”、“同于道”?因为道无处不在却无处能见,而水是具象的,有形有状,故曰“几于道”,但还不能完全代表道。

老子例举了水的七种美德:

它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行于当行时,居于当止处。因位置适当,故曰善地;

它恬淡静默,深浅不避,容身即可,浅则安然,深则成渊,因善于趋下,故可成渊,故曰善渊;

它惠泽万物而不求报,利益众生而一视同仁,因无欲无为,故曰善仁;

它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塞则止流,决则下流,因顺其自然不妄为,故曰善信;

它除污涤秽,平准高下,公平不偏,因没有偏私好恶,故曰善治;

它遇物赋形,可方可圆,因势利导,灵活多变,故曰善能;

它冬凝春雨,涸溢合节,因可为云雾可冰雪,故曰善时。

有这么多优势而不争,若争,必遭人嫉恨。但它却无为不争,所以身兼诸善而不会遭致嫉妒怨恨。

水的最大特征是什么?是柔弱,所以老子说要向水学习守弱贵柔。他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柔弱不是回避,不是退让,更不是消极,而是虽然强大却守弱贵柔,这是强大者的修为境界,因为柔弱者能久长,刚强者易受伤害。耻谦卑,好强梁,终不得好的下场。因此老子要君主,要有江海之雅量,察纳雅言,广采博取,代民受过,才能配得起君主的称号。

在老子看来,一个有至高修为的人,对待他人就像一个有涵养的大人对待小孩,因为自身强大,在弱者面前表现出谦卑的姿态,不但不弱小,反而更彰显出其内心的强大和精神的高贵。只有内心虚弱的人,才处处逞强,处处碰壁。


所以老子的守弱贵柔思想不仅不是消极的,相反是积极进取的,他能随方就圆,但时机一旦成熟,便会冲决而出,寻找更广阔的空间。无论是善渊、善信、善仁,还是善能、善治、善时,都是水的本质属性,也都符合“道”性要求,因此说水是“上善”之物,人的修身治事也应该像水那样,学习它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善治、善能、善时,而不是贪欲、莽撞、妄为,争强好胜。这才是老子的“无为不争”思想的本质。

所以,把老子的“无为而治”理解为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开倒车,是误解,是曲解,是篡改和抹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道德经
“无为”的真义
第二部分 明道(中)
从《道德经》第八章的内容看无为概念的含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