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九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九章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响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我为此章取题曰:去欲生。

草木生于自然,故以荣枯为其生,无知无欲无为;人以自生为大,故其有知有欲有为。因知生欲,因欲而生有为之劳。正名有为而生名,劳以利为得而有利,于是,名利生也。名利复名利,而生欲壑。名不可人皆有之,利不能人人均得,于是生争夺之意志。争名夺利,势必生不仁之行,不义之心。于是本善变邪恶,智明成奸诈,人心险恶,大道不存。

大欲者唯我独尊,欲取天下,窃国;中欲者视民众为卑下,夺人名利,窃民;小欲者弃廉耻,取非利,盗鸡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今人之象也。

老子在这一章里,述说的人象是大欲者。为什么说他们是大欲者,因为他们的野心很大,想取天下,然后呢,把天下据为己有,统治天下人。这就可见,老子的那个时代,已经有了这样的社会现实,老子不可能凭空想象出如此大欲之人。可是,今天的现实,却是不用老子想象的,可见,老子两千五百年前,已经看到人类的将来。

老子说,吾见其不得已。老子认为,这些人是得不到天下的,这些人的如此大欲是不会实现的。为什么老子这么认为呢?

天下神器不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神器:器,器物,有用之物;神器,即神物,有大用之物。这里喻指那些有无上权力之人。

老子说,即使这样的人,有大用的人,他们欲取天下,而为之,不属于无为之为,这样的有为之为,是背道叛道,所以,他们不会实现其大欲。老子进一步说,如果他们强要为之,则一定失败,或者,这些人通过有为得了天下,并掌控着它,那么,他一定会失去。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来自于自然,自然而生,如此强为取得,不合自然之道,所以,必然失去。

老子进一步述说万物的依道生存:

故物或行或随,或响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这是万物的生存之象。有的前行,有的随后;有的温暖(响,意为暖),有的寒凉(吹,意为冷);有的强,有的弱;有的平安(载,意为平安),有的危殆。

大欲之人不顾生存有道之理,强行取天下执掌天下,自然失败,或必须失去。

最后,又以圣人述说无为之效: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圣人不这么做,圣人,不过分(甚,意为过分),不奢望,不极端(泰,意为极端)。这叫守中。圣人如此守中而不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道德经-老子-中国周易
老子《道德經》第廿九章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无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