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管精力,就怎样过一生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怎样管精力,就怎样过一生》

当下的社会被种种浮躁的气氛所包围着,在城市灯红酒绿的诱惑中,我们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缺乏勇往直前的勇气,甚至迷失了自我,我们所追求的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或许所有问题的根本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集中精力活下去......

在人生这场持久的拉力赛中,因为不能很好地管理精力,我们总会有精疲力竭的时候,有时活得如同行尸走肉,在这般负面情绪的日积月累下,我们逐渐厌倦周围的一切,以至于嫌恶自己。

《怎样管精力,就怎样过一生》这本书能帮助我们正视自己,找到管理精力的好方法。

本书作者奥迪尔·夏布里亚克是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治疗师和自然疗法医师,他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出版了《舒适生活百科全书》等多部作品,广受读者好评。

本书结合了奥迪尔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精力不够、精力浪费和精力错置等状况,从身体、心理以及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精力管理策略,助你实现开挂人生!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探寻管理精力的良方,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和工作的激情!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很累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面对压力的时间要比过去长的多。虽说适当的压力可以使得我们奋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频繁地跨过这个界限,甚至还掏空我们的身体,这就是我们总感觉很累的原因。

研究表明,每两百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这种劳累的疾病。这种巨大的疲惫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甚至是会波及到身体和精神层面,这样严重的后果,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我们时常遭受许多压力,比如来自日常生活和工作冲突的压力、各种信息泛滥的侵扰、感情生活的不稳定等,这种种的问题使得我们的精神时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那么,我们能够避免这种状况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来自外界的种种压力是我们所无法避免的。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压力有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报警阶段,在它的刺激和反刺激作用下进入抵抗阶段,最终是衰竭阶段。

就算我们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我们身体里的燃料总会有耗尽的一天。

众多事实表明超过一半的疾病都与压力有关,持续的压力不仅损伤机体,对大脑功能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奥迪尔提出了“积极休息”的建议。

正如哲学家马卡斯·奥里欧斯所说的:“内心最好的状态,除了宁静,别无他物”,所以我们应该放慢生活的节奏和脚步,细心感受当下生活的每一刻。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调整节奏,把握平衡,

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

当我们面对压力时,不要慌张,若有必要,甚至完全可以切断和外界的联系,最重要的是让大脑尽可能的得到休息。

为此,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让我们能更好的调整节奏、把握平衡。

如果你真的过度劳累,可能很难立刻进入休息状态并放空大脑,这时候你可以培养一项完全与工作无关的爱好。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你的压力,比如看电影、读书或是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也可以在阳光明媚时,尽可能的去户外享受日光的沐浴,人其实就像电池一样,应该用最自然的方式重获精力。

纵观周围的环境,我们生活在一个永不停歇的声音背景下:手机、地铁、孩子以及自助餐店的嘈杂声使得我们不胜其烦。

摆脱噪音就是减压的一个方法,我们必须给自己创造减压的机会,静心感受自己的身体。

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地确定并且把握生活的节奏,并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及时重获精力。

在我们愿意的时候,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停下来休息,不要过分消耗储存的精力。

释放压力还有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放声地痛哭一场。

除此之外,发泄不良情绪的方法还有很多,打沙袋、重装旅行、购物、向友人或者心理咨询师倾诉等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不要立刻就想着质疑自己的一切,而是要先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空间,思考可以激发自己人生活力的关键是什么。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极简法精力管理

在调整生活节奏、把握生活平衡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少即是多。

极简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哲学,找到自己真正的热情所在,然后专注于此,不盲目浪费自己的精力,如此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快速实现“极简精力管理”的秘诀:

首先,我们要抛开过去。

一战时期的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有个著名的习惯,就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他说这个很有必要,因为不管过去的一切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当你关门的那一瞬间一切又都可以重新来过。

还有丹麦大学生安杰森独自到美国旅行的例子。

他入住华盛顿的一家酒店时,发现自己的钱包和护照都不见了,于是他赶紧联系酒店经理并通报丹麦使馆,称自己的护照遗失。

虽然发生了这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安杰森没有让这些负面经历影响自己的心情。他拿着身上仅有的一些零钱,徒步游览了华盛顿的许多景点。

因为是徒步旅行,他对这个城市的感受更深刻。等到晚上回到酒店后,酒店经理已经帮安杰森找到了丢失的东西。

安杰森身上的洒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不要再让过去的坏情绪压在自己心头。

我们应该像戴维·劳合·乔治那样“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并且坚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其次,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拒绝,并且清除生活中不该存在的东西。

因为长久的相处需要真正的沟通,掩饰情绪得不偿失,而且长期的强颜欢笑会使我们感受不到真实的自己,身心健康也会因此遭受严重的损害。

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自己,学会对生命中没有意义、浪费时间的事情说不。

为了让自己的精力不被生活中不该存在的东西所侵扰,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劳伦斯·莱斯格决定每年都关掉一个月的网络,甚至连打电话的次数也会尽量减少。这样形成习惯以后,只要在需要集中精力的时候,他就会关闭网络。

因此,我们必须开始思考,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什么,不应该有什么,这样精力才不会随便浪费掉。

然而,我们还应及时总结反馈,戒掉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等,避免疲劳和过劳。

书中提到了著名的“契可尼效应”,揭示了人们更容易忘记已经完成的事情,而对于那些未完成、无结果的事情,人们常常难以忘怀。

因此,要想消除损害,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去完成那些未完成的事情,例如治疗失恋的最佳方案是用新恋情来替代恋恋不忘的旧恋情......

此外,造成精力衰竭还有外在因素:紫外线、烟草、酒、污染、某些药物、重金属、过度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等等。

最后,我们一定要切记和大自然建立亲密的联系,因为不接触大自然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损耗精力。

如果我们想要改善精力,那么我们必须意识到适当的阳光,一次户外散步对健康的重要性。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从自己身上获得正面情感

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首先,我们要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价,通常从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问自己,在生理上,对自己有什么不满意的;

其次,在心理上有什么不满意自己的地方;

然后,在社会能力上自己感觉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等等......

我们也可以列一张表格,将自己能够改变的以及如何去改变的方法记录在册,然后再根据轻重缓急逐步攻破自我,进而获得新生。

对于我们不能改变的部分,我们要学着接纳自己,与自己和平共处。

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到,也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这能够更好的帮助自己。

其次,我们要适度地自我怜悯。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克里斯丁·内夫结合东方佛学思想,提出了“自悯”的概念,人在受到挫折后,适度“自悯”有利于适应新生活,早日走出消沉。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基于此论证做了一项研究,来验证“自悯”对离婚后情感恢复状况的影响:

试验者是105名刚离婚的男女,离婚都或多或少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感情创伤。

在实验中,实验人员要求被试者回想前任的相貌30秒,随后再接着谈论离婚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第二阶段的试验是对被试者进行跟踪调查,时间点分别是3个月后、6个月后和9个月后。

专家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自悯者从离婚创伤情绪中恢复的较快,低水平自悯者则恢复的较慢,所以说自悯水平会直接影响消极情绪的修复能力。

自悯,其实就是一种看待自我的态度,表面的坚强并不利于情绪的调整。

在压力巨大、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个人的渺小和脆弱是毋庸置疑的,承认它然后处理它,比故作坚强要有用的多。

最后,我们要做到不苛责自己,学着接纳自己。

自我接纳是心理健康的前提,能够自我接纳才能充满自信。

最有能力爱自己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我们要无条件接受自己。世界虽然很大,但是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外人的评价而看低自己。

爱自己,才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目标明确才能动力十足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我们才能够满腔热情的去为之奋斗,找寻到生命的意义。

缺乏生命的意义会让人变得缺乏归属感、激情及创造力,且找不到前进的动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1、我们应该学着去重拾热情。

热情就是我们向往的快乐,以及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

要想重拾热情,我们就要确定自己新的目标、新的未来,这个未来不是任何人描画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在内心深处我们要明白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盟友,我们的热情是根据我们确定的目标价值而迸发的。

2、坚强面对最坏的境遇。

任何人,包括大部分的成功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若能接受最坏的,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美国家喻户晓的“琼斯乳猪香肠”的创始人就是在苦难中坚持下来,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一次意外使他瘫痪在床,但他勇敢的安慰家人,并坚信可以用自己的大脑代替双手工作来养活家人。

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琼斯做了各种市场调研,看准商机之后果断投入,最终大获成功。

调动积极信念,通过正面信念冥想,克服消极情绪,能使人彻悟并重获新生。

3、你的瘫软乏力,也许只是“习得性无助”。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做过一组实验来验证这个理论,他将一条狗关进装有电击器的笼子里,报警器一响,他就启动电击器,强度设定在刚好能够使狗感到痛苦但是又不会伤害到它的程度。

长此以往,当狗发现自己不能逃脱的时候,就逐渐放弃了努力,就算之后将狗放进另外一个没有报警器的笼子里,它还是放弃了挣扎。

这种绝望的心理状态,塞林格曼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由此可见,在经过不断的努力却只能收获失败后,个体确实会丧失自信,行为也会变的越来越消极,并且进一步产生长期的绝望的心理。

所以要正视自己乏力的原因,并改变它。

4、有了“喜欢的”,才能承受“不喜欢的”。

尽量坚持做既有兴趣又有长远意义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一个计划,如果按时完成这个计划,可以好好的犒劳一下自己。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且找到具有长远意义的事情,然后坚持下去。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张弛有度,重新规划自己,

进而提高对生活的掌控力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做好自我管理,在努力中,磨练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那如何去追求更加卓越的自己呢?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几个方法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能够更好的规划自己,提高对生活的掌控力。

首先,丰富内在。

让自己的精神世界繁花似锦,多读书学习,内外兼修,那未来的你一定喜欢现在读书的自己。

其次,拥有规律的饮食和睡眠,每天坚持下去,用习惯代替毅力,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想做什么不要只是口头说说,马上行动起来,跟拖延症说再见。

然后,学着在忙碌的生活中适当的放松一下,比如享受按摩、与自己独处、冥想放松、或看个电影转移注意力。

最后,我们要适当的做一些改变。

在生活中适当的改变可以令我们产生“焕然一新”或者“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尝试着做一些新的改变吧!比如换个发型、换个环境等等都会让我们产生不一样的活力。

当我们做到以上这些,并且删掉了那些生活中原以为离不开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如此简单和美好。

所以不管生命如何的纷繁杂乱,并不妨碍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我们要好好的爱自己、对待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能在10年前的某个早晨就拉开了,因为当你熟睡的时候,别人可能在早起精进了。

所以说,你的精力管理决定了你的人生层次,干任何事情,如果你没有集中精力,便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

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我们是否集中了所有的精力,这决定了我们做事的速度和成功的程度。

做好自我精力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资源,使其为我们带来更大的收益,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充实,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去享受生活,迎接高效每一天。

也许有人说,可是坚持下去很难啊,一个人坚持跑步一周不难,坚持学英语几天也不难,难的是把优秀养成习惯,要想做得比别人更好,就必须比别人更努力。

让我们做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永远在心中为自己设定一个更高层次的标准,如此一来,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三百三十六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极简生活,才是一个人的高配
如何寻求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
长期睡眠不足 会有什么影响
精力充沛的第三个来源
为什么厉害的人都精力那么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