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珍贵档案】东水门及城墙: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东水门,有一个四方古,正对着真武山,鲤鱼跳龙门。”民间传唱的《重庆歌》,唱出了重庆城十七道老城门的不同特色与风貌。岛主来到望龙门东正街1号,邀您一起,过石阶、穿门洞,聆听《重庆歌》中“正对着真武山”的东水门,娓娓诉说重庆古城的繁华往事。

东水门及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建于明代,系重庆老城正东大门。现存的东水门城门宽3.2米,高5米,厚6.7米,属于石卷顶城门洞。附近有200余米的石城墙一段,高约6米。因城门朝东,与东去的长江流水同向而得名。条石城垛及门大体如旧,为单门,门洞呈拱形,门额上的“东水门”三字已风化。东水门城墙面临长江,孤峙江中,险厄天成,气势巍峨,呈现出典型的山城古城墙特色。

九开八闭 固若金汤

说到重庆城墙构筑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16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张仪,首筑江州城。而后,公元226年建兴四年蜀都护李严扩建城池。南宋时期为抗击蒙(元)军侵犯,彭大雅、余玠先后构筑山城防御体系,直至明朱元璋(1368—1398)年间,又大规模地重修了一次。

据清乾隆《巴县志》记载:“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门及八闭门,象九宫八卦。”虽然戴鼎为一介武夫,却颇信道家之说。因此,在修筑城门时,戴鼎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来确定筑门的方位,又以“九宫八卦”之象来确定筑门的数量,寓意“金城汤地”,坚不可摧。如此,才有了重庆古城中“九开八闭”的十七道城门。

东水门在这“九开八闭”的城门中,为一座临江开门。其他开门分别为朝天门、太平门、储奇门、金紫门、南纪门、通远门、临江门、千厮门;而翠微门、金汤门、人和门、凤凰门、太安门、定远门、洪崖门、西水门八个门则为闭门。

飞檐雕花 细数繁华

戴鼎这次修筑城垣,为城池牢固,全用石头砌成,并将十七座城门打造得各具特色。而在当时,东水门城门上曾经筑有十分壮观的城楼。二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梁架,正脊中塑有亮丽的宝瓶,脊两端高翘鸱尾,房面飞檐,檐下四角支雕花撑拱,可谓精雕细琢,美轮美奂,可惜后来不幸被毁。

在旧时东水门内颇为繁华,江南会馆、湖广会馆、禹王庙均靠城门而建。在这里,同乡聚会、乡音绕梁,商贾云集、交易频繁,大小店铺林立,山货、广货、苏货、杂货等一应俱全,成了昔日重庆最为繁荣的地段之一。

重庆作为码头城市,“因码头而兴,因商贸而盛”,在当时,东水门外也有水码头,且是城中人乘渡船到江对岸的主要口岸,可谓人流攒动,热闹非凡。

可以说,在东水门及城墙创建、演变的悠久历史中,记载着昔日水码头及重庆母城的繁华往事。

旧貌新颜 融合发展

如今,屹立在长江岸边的东水门及城墙,依然守望着东去的江水,不舍昼夜。城门外没有了水码头,却架起了连接两岸的东水门大桥;城门内没有了吆喝的商贩,却建造了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宇。作为重庆古城商贸繁荣象征的东水门及城墙,穿越了历史的长河,被赋于了新的时代内涵。

目前,区政府正着力打造建成重庆母城历史文化街区,东水门及城墙被划入其中,将与朝天门、湖广会馆、十八梯、白象街、巴县衙门旧址等文物单位一起,组成展现三千年重庆母城历史文脉,展现古朴典雅的老重庆风貌的历史文化景观。

遵循“看得见历史、记得住乡愁、引领着未来”,处理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城市建设开发的关系的建设理念,区政府将以历史文化为发展灵魂,以历史文化聚集产业发展,以历史文化复兴旅游产业,将下半城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成为重庆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典范,通过保护性开发,重现母城记忆中的往日繁华。

来源:渝中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古城门九开八闭的前世故事
西水门的更名史
品读 | 在东水门看岁月流转
重庆'九开八闭'的十七座城门,原来取名源于《诗经》,你知道几座?
打望重庆 丨 看得见年轮的东水门
腾讯新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