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董源遇上张大千,真伪之间孰是孰非?

还从来没有一幅画有如此扑朔迷离又引人入胜的身世。

中国绘画史上最有争议的一幅画,它在美国被炒得沸沸扬扬,激起海内外学者的讨论热潮,足见其无可比拟的影响力。这就是传为五代董源所作的《溪岸图》。

 

溪岸图 董源(公元934 ~约962 年)

绢本设色,横220.3 厘米,横109.2 厘米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01

《溪岸图》之流转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关古代山水绘画作品真伪问题的争论很多,但是引发国际大讨论的,仅此一幅。20世纪30年代徐悲鸿在桂林发现了它,1938年被张大千带回四川,后张大千以金农《风雨归舟图》与徐交换,并携带出国。


1950年代张大千将画卖给美籍华裔收藏家王季迁。1997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董事唐骝千以不菲的价格购得并寄藏于大都会博物馆,并于2017年3月2日正式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唐骝千(Oscar Tang),美籍华裔金融家、慈善家,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无锡。他是纺织业巨商唐炳源(字星海,Tang Ping-yuan,1898~1971年)之子,香港联亚集团主席唐骥千之弟。



02

为何在画史上如此重要?


因为它是唐宋传统过渡时期的重要见证。它作为稀有的早期中国山水画代表作,展现了10世纪时中国绘画从着重人物转为景仰自然的关键时刻。


这时期的少量传世作品和文献记录反映了这一时代巨变,山水画在尺幅、技法和构思上的演进均极其可观,《溪岸图》正是最重要的见证之一。


时隔一千多年的《溪岸图》引发了国际的大论战,在更多的人看来,此画的重要性主要不在其与董源的关系,而更在其雄伟完整足为早期山水画的典范。《溪岸图》尺幅宏伟,是现存中国早期山水画中最高的作品。此画为绢本浅设色,因年代久远,绢色暗沉。

 

画中前景绘临水一亭,一位文士坐倚亭槛,静观风起云涌,旁侧其妻抱子,有仆童侍立。


亭外溪岸上长松落木,水面波澜如网。


亭后山势陡峭,巨石嶙峋,往左上延伸。亭左一瀑布注入溪水。蜿蜒山径将前景引至远方雾气弥漫的河谷,雁阵掠空。


此画溪水波纹以细笔画出,山石以淡墨勾、皴,重在以淡墨层层渲染,很少加点,而用浓墨染山石之交接处以醒出结构。山体均不高峻,而其形态,则似大浪涌起,数座山峰齐向左似排浪涌动。



03

引发的国际大论战


关于此画的真伪之辩,已引发了一场“世纪大争论”:以著名学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高居翰(James Cahill, 公元1926~2014年)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此画是当代画家张大千(公元1899 ~ 1983 年)的复制品而非10 世纪董源(公元934~约962年)所绘。


高居翰为美国著名汉学家,1952年和1958年分获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艺术史硕士、博士学位,求学于罗樾,后在瑞典等地工作。之后返回美国,供职于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教授。

 

而另有许多学者如班宗华、方闻、傅申、何慕文、石守谦、徐邦达和陈佩秋等大部分学者则将此画视为五代董源的真迹,或认为可归于他名下,或认为至少是北宋早期以前的画作。


方闻(1930~)国际著名的美术史家和文化史学家、艺术文物鉴赏专家、教育家。先后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座教授、艺术考古系主任、普林斯顿艺术博物馆主席(主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绘画部的特别顾问等职务。

 

争论到最后,没有资料可以证明任何一方的观点确凿无误,《溪岸图》也就成为“悬案”, 孰是孰非,如今仍无定论。

 

此画在2006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览中,与11世纪范宽和郭熙的名作并列,又在2012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中展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认为:“这些博物馆是最受尊重的中国绘画保管和诠释机构,他们对《溪岸图》真伪问题的看法与大都会一致,也显示本馆断定的年代无误,为中国绘画学者广泛接受。”

 


04

余波未平


激辩引起的余波震荡至今未了,相关讨论与研究也一直未停。美国独立艺术史评论家杨凯琳(Kathleen Yang)一直是董源真迹的支持者,而且目前她对于《溪岸图》的研究又有进一步的发现,在真伪之辨的讨论中开启了一个新话题。

 

她与Denis Yang的研究成果已证明”司印” 半印,以及收藏家贾似道、柯九思的印鉴的真实性,考察文献记载证实了金章宗印鉴的存在。纽约佳士得中国书画部的资深顾问马成名,考证出“天水郡收藏书画印记”可能是清代收藏家庄冏生(公元1627 ~ 1679 年)的印鉴。


凯琳还根据清人吴其贞《书画记》中所记庄冏生收藏一幅画的内容与《溪岸图》比对,考证《溪岸图》的原名应是《风雨归庄图》。因此,她基于这些成果,大致勾勒出了此画的辗转收藏史,总结了它的前世故事。


现当代,《溪岸图》先后成为徐悲鸿、张大千、王季迁和唐骝千的藏品,如今则名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镇馆珍宝。

 




本文刊载于《美成在久》2018年3月刊

《风雨归庄:<溪岸图>的钤印、流传与图名》

作者Kathleen Yang(杨凯琳)

为中国画独立研究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源 溪岸图 大都会博物馆藏
张大千惹的祸:五代名画董源《溪岸图》引发的国际大论战
论董源《溪岸图》的历代装裱过程及收藏轨迹
大收藏家362期:王己千,是藏家更是文人,推动中国画走向世界
大都会收藏的《溪岸图》背后故事
王己千:纽约博物馆有他的名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