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渴,先治肾为急

糖尿病涉及五脏六腑,在五脏六腑中以肺、脾、肾三脏为主,其中尤以肾为关键。消渴病以肾阴虚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属水脏,为阴之本。肾阴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而见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阴虚阳盛,肾失开合,固摄无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多甜味或混浊如脂膏,因此在治疗上以补肾阴为先。尊赵养葵在《医贯》的观点:“治消渴证,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 

常用穴位有肾俞、然谷、太溪、关元、三阴交、胃脘下俞,配以肺俞、承浆

肾俞为肾之背俞穴,补肾之主穴。清代《针灸集成》曰:“肾虚消渴取然谷、肾俞、腰俞”。

然谷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荥”穴,配五行属火,“荥主身热”,然谷合以三阴交等穴以“益阴清热”。《针灸甲乙经·卷十一·五气溢发消渴黄疸第六》曰:“消渴黄疸,足一寒一热,舌纵烦渴,然谷主之”。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既可益阴又可补阳,阴虚者补之可益阴,合然谷以养阴清热。

关元是足太阴、少阴、厥阴及任脉之交会穴,可补肝、脾、肾三脏,合以肾俞、太溪、然谷、三阴交以培补肾阴,补益元气。

关元还为小肠募穴,具有调节小肠功能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具有分清泌浊,通调二便功能,故补关元,以强小肠通利小便,分清泌浊之功”。《针灸甲乙经·卷十一·五气溢发消渴黄疸第六》曰:“消渴小便数· ···以指按取关元一处。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消渴之证,阴虚为本,针刺此穴,可调节三阴经之经气,起到补虚益阴之作用。

胃脘下俞,位于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千金方》载:“消渴,咽喉干,灸胃脘下俞”。胃脘下俞,又称胰俞,乃经外奇穴,为治疗消渴病的专用穴。

消渴病常因肺阴不足,虚热内生,耗灼肺金则常有口干口渴之主症,故取肺俞合以滋阴之穴,以补肺阴,布津上承,生津止渴。

承浆为任脉之穴,任脉为阴脉之海,程莘农院士常取承浆治口干口渴之症,如《针灸甲乙经·卷十一·五气溢发消渴黄疸第六》曰:“消渴嗜饮,承浆主之”。

以上诸穴共凑补肾气,滋肾阴,生津止渴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渴的艾灸方法
消渴(中医学人卫8版)
中医叫消渴病《西医叫糖尿病》的辨证和治疗
一次把糖尿病说个清楚:艾灸 运动,持续降血糖!
Ⅱ型糖尿病背部三消辩证埋线速效治疗技术
消渴单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