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虚的人容易累!这个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堪称补气之最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末元初名医李东垣的《脾胃论》。李东垣独创补养脾胃学说,他所创立的补中益气汤不仅在当时救活了很多人,而且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名方。

李东垣师从名医张元素,尽得老师学术思想之精髓。

公元1232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率军南下,开始灭亡大金国的战争。百姓担惊受怕,在饥饿中度过了艰难岁月,等到战争结束,终于可以吃口饱饭了,却有很多人生病甚至死亡。

李东垣在艰苦摸索后将病因归为内伤。战争时期人们经常忍饥挨饿,饥饱不定,导致脾胃受伤。战争结束了,但是内伤未复,骤然吃得多些,或者吃得不合适,就可能引发疾病。

针对脾胃受伤导致的疾病,李东垣创立了多个方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的组方和用法

黄芪(炙)15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当归6克,陈皮6克,柴胡5克,升麻5克,甘草(炙)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空腹时稍热服。现代丸剂(补中益气丸):口服,小蜜丸每次9克,大蜜丸每次1丸,水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黄芪(炙)甘温,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为君药。党参、白术、甘草(炙)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臣药。与黄芪合用,增强补中益气之力。

气虚日久,营血亏虚,故取当归养血和血,助参、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辅助君药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药。

炙甘草又可调和众品,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

此方配伍精妙,诚如吴昆《医方考》所言:“劳倦伤脾,中气不足,懒于言语,恶食溏泄,日渐瘦弱者,此方主之……五味入口,甘先入脾,是方也,参、芪、归、术、甘草,皆甘物也,故可以入脾而补中气。

中气者,脾胃之气也。人生与天地相似,天地之气一升,则万物皆生,天地之气一降,则万物皆死。故用升麻、柴胡为佐,以升清阳之气,所以法象乎天地之升生也。用陈皮者,一能疏通脾胃,一能行甘温之滞也。”

补中益气汤有什么功效?

1.泄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症见大便溏泄,久泻不止,水谷不化,稍进油腻等不易消化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气短,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者常见上述证候。

2.脱肛: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症见肛门下坠或脱出,劳累、腹压增加、咳嗽等均可导致肛门脱出,伴面色苍白,唇淡,气短,倦怠乏力,腹胀腹痛,舌淡少苔,脉虚无力。

3.阴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自觉阴道有块状物脱出,阴道坠胀,活动或体力劳动时加重,白带增多,质稀色白,精神疲倦,面色苍白无华,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小腹下坠,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子宫脱垂或阴道脱垂患者常见上述证候。

4.其他:胃下垂、消化性溃疡、大肠癌术后腹泻等。

本方阴虚内热者慎用;不宜与感冒药同用;用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作者:常怡勇(副主任药师)

综合编辑:大 V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中益气丸与养生
补中益气丸的功效:治疗脾胃气虚以及补血
补中益气汤
治疗脾虚、肺虚、心气虚的18种常用中成药
脾胃气虚,少气懒言,中医名方,补中益气汤
补益药(补气):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编辑·冰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