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错过0-6岁敏感期不要紧,还有7-12岁的

文/莲子妈

本文由:爱莲子(A13400669010)

授权育儿团发布


  孩子总是在给我们机会,而我们或多或少地在错过机会。社会心理学说:人是群居生物,给予什么样的养育环境,就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对于成长,普遍看法是0-3岁是很重要,但是错过了怎么办?


如果错过了,没关系,3-6岁还有3年的时间弥补,

如果再错过了,没关系,还有7-12岁6年的时间来弥补

如果依然错过了,那么,真的很遗憾,孩子最好的一生就被你错过了。


  错过和过错一样,都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陪得了孩子,就养不起孩子;给得了孩子自由,就给不了孩子教育等等。


  可是越觉得理由得当,越容易错了养育孩子的敏感期。


  把自己的时间,重新做个时间管理,或许你这能挤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和谐相处。


  我们的孩子,他慢慢慢,慢慢慢地长大,0—6岁、7—12岁,都在给父母纠正他行为的机会。


  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他一起慢慢慢、慢慢慢地长大。


  一起拥有和分享专属于他的童年体验,不要让他的童年在焦急,急躁,攀比,忙碌中度过。


  孩子所有的自我成长的质变,一定要来源于他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他所有真正的与众不同,一定来自于他内心想要去真正的改变。



01


  0-6岁的孩子是有敏感期的,孩子是依靠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来发展自己的,孩子的发展有自己的内在规律,任何的阻碍都可能会让他停止不前,以后会用加倍的时间来弥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唯有平和等待和帮助。

 

  0-6岁的孩子,需要通过亲自体验和实践的方式来了解自己和世界。

 

  我是谁,他是谁,那是什么,世界是什么?


  他需要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和世界用整整6年的时间。


  大量的资料和实例对学龄前孩子的敏感期进行了研究,不能错过孩子的敏感期,我们都已经耳熟目染了。


02


  今天我的观点是:孩子敏感期,不止是0-6岁,别忽略7-12岁!


  孩子在7到12岁,也一定有敏感期存在,或许这个词表达的不准确,还没有想出更准确的词语。


  7-12岁这个敏感期是孩子在思考他和他人,他和世界的关系,他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这种关系。


  只是我们把太多的心思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孩子一旦上了小学,我们和他的对话范围几乎只缩小到学习:


  作业做完了没有?快起床了!要迟到了!在唠叨和催促中,孩子失去了自我思考的时间,即使有,也被我们急躁的心态忽略了。


  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有机会去思考。


  而之所以唠叨和督促,是因为0-6岁对孩子付出太少或者说有点片面,婴幼儿期除了吃喝拉撒睡的身体营养,还需要心灵的营养。


  今天总结的观点,都来源于我对女儿的这8年来陪伴,和我在陪伴过程中的不断思考总结反省。或许有点以偏概全,但是请我们一起共勉进步吧。



03


  如果一个孩子6岁前的发展是被尊重的,接纳的,被理解的,那这个孩子是安全感十足的孩子。


  他通过各种方式认识了自我和他人,他的自我发展按照规律完成了第1步。


  7-12岁,是孩子人生中自我发展重要的第2步


  他在第1步了解自己和世界的基础上,开始思考,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需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这种关系?等等。


  这些都需要孩子自己想明白,他想明白了,才会转向下一个思考,这些我们代替不了他,外在给予不了他。


  我们给孩子说教的话,是无法进入孩子内心的。我们所做的只是帮助,给予一个帮助他的环境,而这个环境首先就是等待平和温暖。


  如果孩子在7-12岁没有思考明白这些,或者没有机会去明白这些,未来一生他的一生都可能是迷茫和糊涂的。


  有的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像一头被蒙着眼睛的驴,不停地原地踏步转圈圈,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在哪里......



04


  人的一生都在成长。


  7-12岁的“敏感期”在小学阶段初步构建完成,到了中学,孩子才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要怎么做,才会厚积薄发,再次实现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以说,孩子的童年要在父母的静等花开中度过,你慢慢地等待他,等待他自己明白,不要拔苗助长。


  但是要给予有营养的帮助,而这个有营养的帮助给予并不难,就是你情绪平和地理解他,以及持续不断地读书给他听。


  孩子才会慢慢成为一个能够认清自己的,拥有总结,选择和判断力的人。


  他的童年,不应该在学知识学知识学知识中度过,人生的基本道理没有想明白,不知道为什么而学?总有一天会丢弃掉,痛苦地落荒而逃。

 

  当一个人一但明白了为什么去学,你还怕他学不会吗?你还怕他不会克服万难想办法吗?

 

  女儿上了小学二年级以来,她的价值观慢慢地通过她自己的总结思考而逐步构建着。


  她曾经和我谈起过她的销售观,婚姻观,理财观,对待挫折的态度,她的勇气和自信,很多很多......


  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孩子要逐步去扩大社会活动范围,最终要独自去面对社会。


  女儿的所有的观点都来自于她亲自的生活的体验和耳闻目睹,都来自于持续不断地阅读收获。



05

销售观


  从大班开始到现在,她大约有4次的练摊(去公园卖东西)的经历。


  她不到9岁时,同我前往洗车店洗车,店员一直说服我办理一个会员卡,说了半天不为所动。


  女儿对店员说:“哥哥,你说的话,要想办法走入我妈妈的内心,她才会办卡,不然你说再多重复的话都没有用。”


  这应该就算她几次的练摊经历给她带来的收获吧。


  如果要销售出一个商品,必须触动客户的内心,不同的客户不同的方法,而不是同一种方法用于相同的客户。


  更重要的是她的心态,面对陌生人的心态,无论对方是拒绝或者接受,冷淡或者热情,都丝毫不影响她去有勇气面对下一个买家。

 

06

婚姻观


  妈妈,我将来要结婚的人,不一定要很有钱,但是一定要善良。


  不能想白雪公主的继母一样,人很漂亮但心很毒辣,他是能和我一起进步真心爱我的人。


  如果他不能让我进步的话,那他的爱就是假的。

 


07

输赢观


  带有输赢结果的游戏,从小陪她玩的时候,从来不会让着她,但会不留痕迹地故意让她赢上几次,毕竟还是孩子嘛^_^。


  上了小学,她越来越喜欢玩扑克牌,有时候自己玩,有时候我陪她玩。起先我赢的多,渐渐她赢的次数多了。


  我鼓励了她,莲子说:无数次失败代表着无数次成功,最后一定会赢的。


  我说,妈妈刚开始一直赢,你怎么能做到不急不躁呢?


  她说,愿赌服输,着急也解决不了问题。

 

08

投资观


  因为我以前是从事金融行业的,所以在这方面引导女儿就更在行了^_^。


  女儿把她的钱分成了3份,第1份用来积累,实现远期目标,通过投资让她的鹅慢慢长大(鹅就是她的钱,鹅长大就是钱通过投资变得越来越多)。


  第2份用来实现近期的目标,她把这部分钱放到了梦想储蓄罐里,第3份用来作为零花钱。


  因为有了目标和方向,所以她能管理好自己的钱包。



09

面对挫折的态度


  关于勇气,她曾经这么对我说过:妈妈,我觉得啊,人最重要的是勇气,要是你没有勇气,你什么都做不到,因为一开始就对自己下了一个定义:我一定做不到!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如果不去尝试的话,你就不知道你会做的这么好。


  成长观:我觉得成长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我知道了很多东西,我更爱妈妈了,我懂得和别人相处,我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10

职业观


  前几天,她意外地和我聊起了她的职业观,或许是最近她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她说:如果你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直到老都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你永远(对这件事)都没有内心喜欢的人做的好,即使那个喜欢(做这件事)的人只做了一年。


11

面对他人的嘲笑


  妈妈,你不要在意别人的嘲笑,如果别人说的对,你可以听,如果别人说的不对,你可以选择不听。如果你一开始就想好这么做是对的,就是别人给你太多的嘲笑,你也不要在意,始终相信自己,你不可以放弃。

育儿团

|yuertuan123|

文/莲子妈,来源:爱莲子(A13400669010),最亲切的亲子公众号。莲子妈:从莲子0岁开始,坚持以童谣、绘本为媒介的亲子阅读互动。每天听莲子妈讲述关于亲子那点事儿,让每个家庭拥有生动、活泼、温馨的亲子关系。欢迎/关注/分享/交流。原文标题:《不能错过的敏感期,不止有0-6岁,别忽略7-12岁!》,转载已获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八岁成人礼上给儿子的一封信
女儿仰卧起坐哭了,我一句话把她逗笑
孩子进入叛逆期,你会怎么办? | 家长头条84期
不着急,解开内心的紧箍咒
哈哈哈哈……2018年这些孩子的这些事儿,让我们笑了一整年!| 岁末盘点
妈妈,做错了为什么要说对不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