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路:《红楼梦》的收钱办事(上)
《红楼梦》第13回,秦可卿死了,死的时候太年轻,贾蓉还只是个黉门监生,丧礼写到大牌子上,很没面子。贾珍正发愁——

“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道鸣锣,亲来上祭。”

戴权送礼,其实不需要亲自来,礼到,就行了。但他亲自来了。而且,是先派人送了礼,过了会儿,才亲自坐大轿来的。

次序很重要。如果直接带着礼来,要么是和贾府关系很近,要么是身份不怎么贵重。戴权和贾府,关系不算近,戴权又很在意自己的身份,所以先派人打前站,礼送到,随后再来,意味很不同。

领导要到哪里,得先有人打前站,把该带的东西带去,领导随后才到。沈从文《丈夫》里,有个片段可以对比:

巡官查船,看中了船妓老七,巡官当时什么也没说,前脚才离开——

大娘刚要盖篷,一个警察回来传话:“大娘,大娘,你告老七,巡官要回来过细考察她一下,你懂不懂?”大娘说,“就来么?”“查完夜就来。”

几个细节。

第一,用的词叫“考察”,不叫“陪侍”,更不叫“陪睡”。主语很重要。主语必须是巡官,宾语是老七。不能说老七“招待”巡官,要说巡官“考察”老七。

第二,这话绝不能由巡官亲自说出,说“我等会儿要考察考察老七”,那不行。指示一定要由陪同人员传达下去。但“考察”还得亲自“考察”。

第三,不能当时就传达,也不宜太晚。太晚,不足以体现巡官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当时传达,又显得有点儿猴急。查船是执行公务,执行公务时,不适合说这些。

第四,“查完夜就来”——表明还是要以公事为重,先公后私,公私分明。

《红楼梦》里,戴权先派人送礼,过了会儿,坐大轿来,这一前一后,派头就出来了。

贾珍赶紧招待,聊了两句,提起想给儿子捐官,戴权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一句话点中要害。贾珍忙笑道:“老内相所见不差。”戴权道:

“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昨儿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与他孩子蠲,我就没工夫应他。既是咱们的孩子要蠲,快写个履历来。”

这几句非常有嚼头儿。

有没有说需要多少钱?没说。但也等于说了。因为另一位“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

为什么是“三百员龙禁尉缺了两员”?为什么不是缺一员,也不是缺三员、五员、十员、八员?

因为,缺两员好对标,让你看看另一个是谁买走的,花了多少钱。也就是说,“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是“样板房”。回头有其他人想捐官,也还是“短了两员”。

“三百员”,是额定编制,候补人数则可以机动灵活,多几个关系不大。贾蓉捐的就是候补,第五十三回也说了,“龙禁尉候补侍卫贾蓉”。因此,这个“美缺”,有一个需求,就刚好“短一个”,有两个需求,就刚好“短两个”。

为什么“样板房”是“襄阳侯的兄弟老三”?不是“襄阳侯”?

所谓“兄弟”,同姓同辈,都可以攀上兄弟。那个指标,很可能并不是襄阳侯家买的,只是和襄阳侯沾点儿亲戚。就像贾芹,和贾府也算亲戚。

“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透露两点,一是价格,一千五百两;二是方式,送到我家里。

“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好,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看着他爷爷的分上”,一方面,表示戴权跟那人并不熟;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可能不是襄阳侯自己家的孩子。

“不拘怎么样”,表示价格很低,但既然“看着他爷爷的分上”,就“胡乱应了”。至于冯胖子,“我就没工夫应他”。为什么“没工夫应”?很值得琢磨。

“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是谁?

应该是冯紫英的父辈。

第10回说:“冯紫英因说起他有一个幼时从学的先生,姓张名友士,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来捐官,现在他家住着呢。”

很有可能,所谓“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与他孩子蠲”,其实是暂时住在冯紫英家的张友士要给儿子捐官。

张友士出得起一千五百两银子吗?另一方面,候补的“龙禁尉”,主要是个名头,没什么实权。贾珍就是想花钱买个面子,因此无所谓。但张友士,恐怕更想给儿子捐个能迅速回本的官,那么,戴权提供的产品就不匹配他的需求了。彼此照会后,戴权也就“没工夫应他”了。

贾珍让人写好履历,戴权看了一眼,递给身边小厮,说:“回去送与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上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就把这履历填上。明日我来兑银子送过去。”

明面上,是对小厮说,其实是让贾珍听的。“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五品”,是级别,“执照”,表示经过认证。这意在让贾珍核对一下商品信息。“户部堂官老赵”“我拜上他”,表示这件事不是自己办的,自己只是个“中间人”。

“明日我来兑银子送过去”,两重含义,一方面,你的银子,不是我要,是要送到户部老赵那儿的。另一方面,这银子,得由我送到户部,所以你应该先送到我家。这和前面“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是一样的。

这时,贾珍还有个问题:我该给多少钱?

但这个问题,不能直接问。

人家戴权,从头到尾都没说你该给多少钱,直接说,“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接了履历,就安排小厮“回去送与户部”了。你马上提钱,好像人家帮你办事是图这点子钱?不够尊重。

所以,现在不能问。

但是呢,“回去送与户部”的“回去”,也很有意思:究竟什么时候算“回去”,还取决于贾珍的银子什么时候到位。

这时,戴权就要告辞——来也来过了,事也谈妥了,不告辞干嘛呢?贾珍当然要象征性地留饭,但人家哪稀罕你的饭:

“戴权告辞,贾珍款留不住,只得送出府门。临上轿,贾珍问:银子还是我到部去兑,还是送入内相府中?戴权道:若到部里兑,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两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贾珍感谢不尽,说:待服满,亲带小犬到府叩谢。于是作别。”

节奏很重要。

虽然还没问得多少钱,但也不能立即问。要双方都若无其事,当成这事儿已经完了。人家要走,你留一下,留不住,也就只好送人走,送出门,上了轿,似乎一切都妥,没啥事了。这时候,突然仿佛想起来什么似的:

“银子还是我到部去兑,还是送入内相府中?”

这还用问?前面已经两次含蓄表达了,送到家里。贾珍能不知道吗?当然知道。明知而故问,是因为,其实是要问别的问题。

就像我们买熟人的东西,托熟人办事,你能让熟人先开口说“你得给我多少钱”吗?显然不能。你要主动问。

怎么问?

“我该给你多少钱?”

我们老百姓,就这么问了。但人家这么问,有些突兀。让人不好回答。平和一点儿的问法是:“你看是现金方便,还是转账?”

看起来,是问支付方式,其实,是问金额。

不过,这么问,别人就得先回答支付方式的问题。该怎么回答呢?

“兑到我这儿就行”?

如果是个小吏、县官,这样说也没啥不行。但人家戴权是堂堂“老内相”,区区这点子钱,说“兑到我这儿就行”,说不出口,脸上挂不住。得这么说:

“若到部里兑,你又吃亏了。”

说得多么熨帖,在理。然后,补一句:

“不如平准一千两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

“平准一千两”,是个整数。这时候,必须得整数。不整,大家都没面子。——“啥钱不钱的,留个整数妥了!”

之前的“样板房”,一千五百两,也是大体的整数,但不如这个更整。也幸好那个是“一千五百两”。如果那个两千,这边就不好办:也两千,不合适——毕竟是“咱们的孩子”;一千五,也不合适——那边的数比这边更整,显得这边还没那边随意;一千,还不合适——和两千差距太大,好像亏了“老相与”。

因此,那边一千五,这边一千,钱更少了,数更整了,更随意了,妥妥的。

虽然银子的多少是“不拘怎么样”的,但里头学问不小。

“送到我家就完了”,“就完了”,表示“都不是个事儿”,等于前面的“胡乱应了”。

这就是戴权行云流水的一回。

《红楼梦》还有一段写王熙凤收钱办事的,和戴权风格迥异,回头有空再聊。

王路:贾母不约之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红楼悟人生——【“卖官鬻爵”泛滥,是贪官权力过大】
红楼梦: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原来是贾珍上了戴权的当?
大话红楼梦之说话的艺术(十五)——贾珍替子买官巧砍价
《红楼梦》里三个太监,个个生财有道
贾珍为什么买官
冷眼看红楼:贾蓉捐的龙禁尉是个什么官?从中管窥清朝的纳捐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