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可以通过六经辨证施治

六经证治是一代宗师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分证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对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就是把外感疾病发展过程中各经所出现的病证,按其性质加以归纳、分类,从而进行分经论治。六经,即手足三阴、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总称,宋代朱肱在《南阳活人书》中称之为“三阴三阳六条经络”。

六经的实质,就是指经脉以及经脉所属的脏腑,这是六经在《黄帝内经》中的本义,是根据同名经脉“同气相通”的原理合并而成的。六经病证可概括为三阳证和三阴证两大类,基本上都是十二经脉手足同名经病候的精简或补充。其内涵是对病因、病位、病性以及病情传变趋势等各种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所涉及的内容已经不限于十二经脉,还有经筋、络脉、皮部等。只不过“经、络、筋脉,类皆十二,配三阴三阳,而总以六经称”(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六经病证仅仅视为六种病或六种“症候群”,而应该看成是经络辨证的前身和早期形式。

六经证治主要是以经脉所表现的证候(即十二经脉病候)为辨证依据的,故针灸治疗也常取期门、风府、风池这些经穴。六经传变也指的是经脉的传变,当然也就是以经络为传变渠道。例如《伤寒论》第8条“行其经尽”,即指太阳经;“欲作再经”指阳明经;“针足阳明,使经不传”也指对阳明经的预防治疗,以杜绝太阳病传入阳明之路。再如阳明“胃家实”、太阳“热结膀胱”、少阳“胸胁苦满”等主证,均为经脉病而累及脏腑。从脏腑的角度看,三阳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证以六脏病变为基础,阳明“胃家实”包括大肠内结燥屎在内;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不仅仅指肾阳衰虚,也与心气不足有关;厥明病“心中痛热”当系心包病变无疑。张仲景对六经病证的治疗,也体现了脏腑、经络证治的精神。例如《伤寒论》第11条、112条、147条、148条和221条,所论病证虽各不相同,但都以刺期门为治则,就是结合脏腑、经络证治的结果。

六经病证从病变的部位来划分,太阳病属表,阳明病属里,少阳病为半表半里,三阴证统属于里证。从病变的性质来划分,三阳证多为热证、实证,三阴证多为寒证、虚证。其治疗大法,三阳证重在泻实祛邪,只针不灸或多针少灸;三阴证重在补虚扶正,针灸并用,重用灸法。

(一)太阳病证治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病而恶寒

1.经证

(1)经证症状:头痛、身痛、发热、微恶风寒、汗出、苔薄白、脉浮缓。

治则:疏风解肌、调和营卫。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风门、大杼、肺俞、风府、风池、大椎、列缺、合谷等。

(2)伤寒症状:头痛、身病、骨节疼痛、恶寒、发热、无汗、咳喘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解表散寒、宣肺平喘。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大杼、肺俞、太渊、列缺、合谷、偏历、大椎、后溪等。

2.腑证

(1)蓄水证症状:主症兼烦渴引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小腹胀满。

治则:化气行水、兼解表邪,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肺俞、肾俞、膀胱俞、委中、中极、合谷、内关三阴交等。

(2)蓄血证症状:主症兼少腹急结或硬满、狂躁、小便自利、脉沉涩舌紫暗或有瘀斑。

治则:泄热通阳、活血化瘀。多针少灸,以泻为主。

处方:穴取大椎、膈俞、委中、委阳、中极、关元、下巨虚、三阴交等。

按:《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灵枢·经脉》足太阳之脉“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这是张仲景组建太阳病“头项强痛、项背强几几”的根据。症状的出现,与足太阳经“上额、交颠、入络于脑、出于项下、循肩膊内、挟脊而行”密切相关,属于足太阳经的经脉病候。太阳腑证中的少腹急满、小便不利或自利,也因足太阳经脉“络肾、属膀胱”之故。

(二)阳明病证治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经证症状: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面赤、心烦、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数。

治则:清泄热邪、养阴生津。只针不灸,泻法。

处方:合谷、曲池、颊车、内庭、足三里、大椎、阴郄、后溪、廉泉、金津、玉液等。

2.腑证症状:便秘、腹满而痛(拒按)、潮热、汗出、烦躁、谵语、舌红、苔黄燥、脉沉实有力。

治则:通便泄热、急下存阴。只针不灸,泻法。

处方: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内庭、曲池、合谷、内关、支沟等。

按:《素问·热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灵枢·经脉》足阳明之脉“腹胀……狂、疟、温淫、汗出”,手阳明之脉“口干”,这是组建阳明病“身热、汗自出”“面合色赤”“汗出多而渴”“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难”“谵语”的依据。阳明在手经属大肠,在足经属胃。《灵枢·本输》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在生理上,胃与大小肠上下相连,在病理上也息息相关。故阳明经感受热邪,极易产生胃肠腑气不通(即“胃家实”)的病变。

(三)少阳病证治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1.本证症状:口苦、咽干、目眩、心烦、恶心呕吐、不欲饮食、寒热往来、胸胁胀满而痛、苔黄、脉弦。

治则:疏调气机、和解少阳。只针不灸,泻法。

处方:阳池、外关、支沟、内关、期门、太冲、丘墟、阳陵泉等。

2.兼证

(1)兼太阳证症状:主症伴发热、微恶寒、肢体疼痛。

治则:和解少阳、调理营卫。多针少灸,平补平泻。

处方:处方同上,酌情加大杼、风门、肝俞、合谷、大椎等。

(2)兼阳明证症状:主症伴日晡潮热、大便不通、脘腹胀满。

治则:和解少阳、通调腑气。只针不灸,泻法。

处方:处方同本证,酌情加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内庭等。

按:《素问·热论》“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灵枢·经脉》足少阳之脉“口苦……心胁痛……汗出振寒、疟”,这是组建少阳病“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及“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的依据。主要由于手足少阳经脉皆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布于胸胁之故。

(四)太阴病证治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舌淡苔白、脉迟缓而弱)

症状:太阴是三阴之首,其病部位在里,性质属寒、多虚

治则:温中散寒、健运脾阳。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太白、血海、三阴交、脾俞、中脘、足三里、丰隆等。

按:《素问·热论》“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痛而嗌干”,《灵枢·经脉》足太阴之脉“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这是组建太阴病证的依据。手太阴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系于咽喉。足太阴经脉上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故太阴病以腹部(脾胃)、咽喉(食道)病证为主。

(五)少阴病证治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1.寒化证症状:四肢厥冷、恶寒、神疲欲寐、蜷卧、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微欲绝。

治则:温肾逐寒、扶脉回阳,针灸并用。重灸,补法。

处方:太溪、复溜、肾俞、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等。

2.热化证症状:心烦不眠、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小便发黄、舌红少苦、脉细数。

治则:壮水制火、滋阴清热。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太溪、涌泉、然谷、照海、复溜、列缺、神门、内关、三阴交等。

按:《素问·热论》“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灵枢·经脉》足少阴之脉口渴、舌干、咽肿上气、溢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手少阴之脉“嗌干、心痛”,这是组建少阴病“心烦”“咽痛”“咳而渴呕”“口燥咽干”、“下利”的依据。手少阴经脉挟咽,足少阴经脉挟舌本,络于心。舌乃心之苗窍,心为君火,肾属寒水,水火相济,则心肾协调;水不制火,使阴虚火旺,虚火随经上冲,则生下虚上实之证。

(六)厥阴病证治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症状:厥阴病是六经传变的最后一经,处于阴尽阳生之际,是正邪交争、进退消长的关键时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证情多表现为寒热交错、上热下寒,舌黄而干,脉弦或沉伏。

治则:清热温寒、安蛔降逆,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章门、期门、太冲、阳陵泉、中脘、巨阙、内关血海、足三里等。

按:《素问·热论》“六日,厥阴受之,厥阴之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灵枢·经脉》足厥阴之脉“胸满、呕逆、飧泄”,手厥阴之脉”“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烦心心痛”,这是组建厥阴病“气上冲心,心中痛热”“心下满而烦”“下利”的依据。除了反映手足厥阴经脉的病理变化外,还与脾胃虚寒有关。另外,厥阴病有一种正邪胜复、厥热交替的征象。邪气胜则厥冷,正气复则发热。所以,从厥热交替的时间,可知病势的进退消长。如果厥时长,热时短,是正气益虚;热时长,厥时短,则为正气渐复,病将转愈。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内经)中的六经辩论与伤寒论的六经提纲证的比较
多辨证体系指导针灸临床(上)
第48 讲 少阳病纲要、小柴胡汤的适应证(1)
六经病脉证提纲
伤寒六经病提纲
伤寒论临证指要(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