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系列讲座—荀子

荀子

讲完了孔子,今天我们来讲一讲荀子。

荀子也是一位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是谁呢?关于荀子的记载非常的少。史记记载也不足两百字,还不涉足任何的生活细节,史记甚至还写错了他的年龄。

不同于他的师祖孔子一样,荀子不拿他的弟子开任何玩笑,还和其他人有一些很奇怪的关系,也不像前辈孟子一样,喜欢各种绕弯子、讲故事,还培养齐宣王、梁惠王这些喜欢被他骂的听众。为什么喜欢被他骂呢?就拿梁惠王举例,孟子说梁惠王不施仁政这类的,他说,梁惠王这样做和杀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子杀的有什么区别呢?当时,因为梁惠王不去管百姓的饥荒之类的东西,他说,是什么杀死了百姓呢?不是我杀的,是饥荒杀死了百姓。于是,孟子就批评了梁惠王。

而荀子跟他们不一样,荀子虽然做了很多事,但是在史书上并没有写下来,也没被记录下来。但是,荀子是干了这么几件事。首先,他发明了一个文体叫做说理散文。什么是说理散文呢?首先从孔子说起,孔子会带着学生们四处吃饭旅行,走走停停,走到哪里坐下,那就是课堂。孔子会就学生的提问,甚至是刚刚路遇的大妈、小孩的行为跟弟子们说说闲话,于是,学生们看到老师说话,就拿笔记下来,他们记录下孔子的每一句话,等孔子死后,连忙整理成《论语》发表,这种文章就叫做语录体。语录体就是把孔子说过的话都记录下来,形成了《论语》。

而孟子呢,在活着的时候就和弟子写这种语录体。但是孟子呢,也是语录体散文,但是,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和弟子们一起写的。就有很多记录事的成分了。

而荀子跟他们完全不同,荀子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改进这种风格,他写散文,什么是散文呢?就是对一些事有深入的分析和剖析,就比如他的《劝学》,他在《劝学》里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说明了积累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指出了例子,他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上,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它只能住在一些很简陋的地方,是因为蚯蚓的志向是一向保持的。这句话就是说誊新对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荀子的散文是有一些论点的。他每一篇散文都是独立的标题论文,逻辑严密、清晰,层层深入的。比如,从《劝学》这篇文章,他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学习这件事,运用大量的比喻和排比这些修辞,辅助说理,而且非常的有说服力,就比如他《劝学》里的那些东西,他说明非常有道理,就拿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和动物,从而说明那些东西对学习非常重要。

荀子呢,是先秦诸子中对说理散文贡献最大的一个,而且,荀子的思想是非常的深邃,在现在的时代也可以看的出来,他是一个比较深沉的思想,不同于孔子,孔子的思想在现在很多人看来很正常,我要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我要忠诚,我不能说朋友的闲话之类的。而荀子的思想就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比如他说,天行有常,人定胜天,就比如,天行有常,荀子认为,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而并无神鬼之说。儒家的三个厉害人物都不信鬼神,孔子不信,孟子不信,荀子也不信。孔子说,敬神如神在。我不信鬼神,但我会装装样子。

荀子则全身心的反对鬼神,他看到一段树木被雷劈焦后引的百姓纷纷上前祭祀,献上一个个猪头时,会大骂他们是愚蠢的人类,回家后就写在日记里,他看到天降流星,百姓祭祀,他又会大骂,再写到日记里。还有他的思想就是人定胜天,他有着唯物主义思想,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第一次冲破中国人大脑中天命这种束缚。

他认为,怎样的人具备胜天的资格呢?认为君子具备。而人任何成为君子呢?他认为通过学习来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从性恶中脱胎换骨,所以,他的思想核心就是性恶论。

性恶论是什么呢?荀子明确提出,人之性,恶,意思是人人都有贪图享乐、追逐名利的秉性。要把人性恶引向人性善,必须依靠礼仪制度的力量和道德规范。

这和孔子不同。孔、孟强调的是什么?是性善论。他说,人本来是性善的,有些人变恶了,是后天影响的,但人是性善的。他在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

可是,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把矛头直指前辈孟子,说他的性善论太过理想化。他随手发明了一个成语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荀子的意思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为什么就变成了善呢?是人们伪造的。

他比之前的孔子、孟子都看重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的强大力量,才能人定胜天,改恶行善。他更务实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孔子的开篇即为《劝学》。《劝学》就是我们刚才举例子的那篇。《劝学》就是人、怠惰,从不爱学习变成爱学习,向我学习的。而且,学习能改造自己,从性恶变成性善,在也是荀子主要思想之一

而且,荀子还有一个人、一个事,他说别人的缺点就像一个毒舌的专栏作者。他说,有一种人,看着才华横溢,志向远大,想效法圣明却又不得要领,整天就知道夸大自己,却对自己的言论无法做一个很好的解释。他说,说的就是你孟子。为什么怎么说呢?他觉得孟子在说梁惠王的时候,他只是在空谈,说怎么弄王法,你得按规律啊。在当时那个时代真的可以这样做吗?他只是建造了一个空中楼阁,却无法做出实践。

他说,还有一种人,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自己做起事来急功近利,思想上忽略人与人的差异。孔子仅仅是骂自己的弟子是朽木不可雕也,但是,荀子一口气把自己看不惯的先哲和平辈骂个遍,写了篇文章叫《非十二子》。

而且,荀子痛恨看脸的社会,说人的地位不应该由相貌决定,那些非常美丽的男子,他们花枝招展,整天把自己弄得像女人一样,往往会祸害别的女人,祸害别人的家庭。他说,那些男人都非常美丽,穿着女人的衣服,女人都喜欢他们,这种人太可悲了。

他是这么说,而且举例子,孔子,多了不起,但他长得很丑;我们现在无法说这个人,但他这么说了,鸿天,多了不起,尽管他的皮肤被毛发遮住了;伊尹,多了不起,尽管他连眉毛都没有;禹,多了不起,但是他是瘸子;尧舜都是瞳孔粘连,但他们还是了不起。

所以说,荀子这个人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新 星 路 业 务 介 绍

高端私人定制精英教育

美国本科留学申请

美国高中留学一条龙

在线学生教育平台

在线辅导家长教育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材答疑 | 必修三: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荀子为什么说人性本恶?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义理讲稿(善居牢)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与孔子、孟子、荀子及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
历史的'错位':孟子与荀子,谁才是当之无愧的'亚圣'?
荀子思想:最不该被忽视的先秦子学学说(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