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笔力
谈笔力
问题:笔 是不是要很大力 才能出笔力 才能笔抓纸
 
首先试验:
1,拿起笔用手腕最大力气写一笔,纸很快就破了,而且线条很粗很重,没有书法上的美感,隐约就是带了一股蛮劲,横冲直撞。
2,手力轻轻的,笔画很轻浮,没有厚重感,就是一个不懂书法的人随意写几笔,也一样毫无书法的味道。
3,力度适中,线条比前两者好看,厚重感多练偶然会出现满意的效果。但是还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那么怎样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笔力,力度到哪里?还有笔抓纸的感觉呢。  
 
阅读一些谈笔力的资料发现,无论是古人,或者当今的书法者,书法家都很注重追求笔力,这不是能一下子就能练成,是需要长年累月。笔力是整个书写过程中最为重视的一个东西。真正有笔力的笔画,应该是刚柔相间,寓刚健于婀娜飘逸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水是柔的,却能滴水穿石,所以说水是坚硬的。我们要书写出一幅好字,是需要在纸,笔,墨,手腕的力度,行笔的速度的配合。老师说,笔只是一个界体,而真正的结果,是纸和墨的配合。书法笔力看作是毛笔与纸相摩擦而生,但在毛笔与纸之间存在着很薄很薄的一层墨,真正和纸接触并相摩擦的是墨汁而非毛笔,毛笔只是墨汁的传输带和驱动器,而作为液体的墨汁与纸相互摩擦则是湿摩擦力。毛笔书法是湿摩擦应力。我认为这就是若毛笔抹墨多了,接触纸写字的时候出来的效果就是重墨,在纸上呈现出粗线条,化开。若墨少了,写在纸上,出来的效果是干燥的,开始变淡,线条看起来没有润的感觉。所谓抓纸的感觉,我认为其实是用适当的力度(讲求刚柔并济,起与收的自然融合)下笔写字呈现出墨和纸之间的关系,墨汁浓淡适宜的表现在纸张上。
 
老师说力是有方向的。查资料上说:在锋豪,纸面与期间薄薄的一层墨汁三者之间存在有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一对是锋豪作用在墨汁上的摩擦力,力的方向与行笔方向相同,它拖动墨汁沿纸面运动;其反作用力是墨汁对锋豪的摩擦力,力的方向与行笔方向相反,阻碍锋豪运动,则需要人施加的水平分力去克服。
 
第二对作用和反作用力是纸对运动着的墨汁的摩擦力和运动着的墨汁对纸的摩擦力。前者力的方向与行笔亦即墨汁的运动方向相反,阻碍墨汁的运动,由锋豪对墨汁的作用力来克服以维持墨汁的运动;墨汁对纸的摩擦力则与行笔方向相同,会拖动纸张沿行笔方向运动,因此书写时需要用纸镇才能将纸固定,其单位面积的大小就是湿摩擦力的大小,也就是书法笔力的大小。
 
另外:笔力大小与墨汁(锋豪)运动的关系:
1,若锋豪“平铺”于纸面作匀速运动,而且平铺的墨汁对纸面的压力处处相同,则笔力与墨汁的粘度及其沿纸面运动的速度成正比,与平铺的锋豪至纸面之间的墨汁厚度成反比;
2,若锋豪沿笔方向“斜铺”于纸面,其间墨汁对纸面的压力并不处处相等,如果墨汁的压力从锋尖沿行笔方向是逐点增加的,则使笔力减少;相反,如果这种压力是锋尖处最大,然后沿行笔方向逐点减小,则使笔力加大;
 
锋豪着纸或起动的零时刻起笔速度越快,则笔力越大;
起笔后若加速而行,行笔速度越来越快,则加大笔力;
起笔后若减速而行,行笔速度越来越慢,则减弱笔力。
 
书法笔画所着重的是笔力,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强调笔力对书法的重要性是说:写字全仗笔力,笔力的有无,断定字的好坏。而笔力的有无,一写下去,就立刻可以看出来了。
唐代书论加孙过庭说:众妙攸归,务存骨气。他所说的骨气,指的是用笔的内在之力以及纸上的点画所外现的力量。具体表现笔力的手法:一是多用中锋,二是巧于提按。
 
结论:用笔需要刚柔相间,注意运笔的速度,协调纸,墨,笔三者之间关系,才能出好的笔力,呈现出抓纸的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疾与涩及其得力之所以然(岑长裔)
常听说力透纸背,用现代科学告诉你书法中力从何而来
书法中的笔力透切分析
书法提按,下笔重心
你想书法更漂亮吗?关键理解“力透纸背”,快来看!
练习毛笔书法,如何做到笔笔锋到,笔力入木三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