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疾与涩及其得力之所以然(岑长裔)

编者按:此稿以力学原理对书法中“疾”、“涩”问题做了探讨,虽然未涉及“疾”、“涩”之人文内涵,但仍有建设意义。

笔力是点画质感的基础,书法神采的重要源泉,其美学意义为历代书家所推崇。东晋卫夫人提出“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南宋的朱熹和近代的梁启超更将其推为字迹好坏的最高标准,认为“笔力到,则字皆好”,“写字全仗笔力,笔力的有无,断定字的好坏”。①因此,从李斯的“用笔法”开始,如何用笔才能使点画有力,两千多年来始终是笔法阐述的核心内容。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和比喻,但正如祝嘉先生所说:“汉末蔡邕用‘疾'‘涩'二字来说明书法的运笔法是最精确的。”②

在书学技法研究中,虽然早已清楚疾和涩是点画得力的法门,但至今仍处于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已有的各种论述都无法真正回答他们何以能得力的真正原因。

对此,难免会有人笑话笔者的无知,在他们看来,其答案早就众所周知,众所公认的,那就是逆势涩进能使笔与纸发生摩擦,点画因而生动有力。很可惜,这纯属一种似是而实非的解释。

说其有“似是”的成分,是因为它正确地指出了书法笔力的属性—— 摩擦力。说它“实非”是因为:第一,书法笔力并非笔毛与纸面之间的摩擦力,而是墨汁与纸面之间的摩擦力;第二,笔毛与纸之间的摩擦(如果没有隔着一层墨汁)属于干摩擦,干摩擦的变化规律说明,在其余条件相同的状态下,速度越快,则摩擦力越小,而且其最大摩擦力出现在速度为零却将动未动的静止状态。这显然与书家的“疾”可以增加笔力 —— 摩擦力的感性认知背道而驰,与“疾”和“涩”能得力的本义南辕北辙。

其实,书写时笔毛与纸之间隔着很薄的一层墨汁,笔毛是书写者作用力的传递者,同时又是墨汁运动的驱动器和墨汁的输送带。真正和纸面产生摩擦的是墨汁,属于固体(纸)和液体(墨汁)之间相对运动的湿摩擦,只能根据湿摩擦理论来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干湿摩擦的区分或转换,我们可以对比工程机械中的平面滑块与导板之间的相对运动。当不添加润滑油时,两个钢质构件之间的摩擦属于干摩擦,一旦注入润滑油,两者不再直接接触,因为中间隔着一层很薄的润滑油。无论是滑块或是导板,此时所受摩擦力都属于与这一薄层润滑油之间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湿摩擦力,这正是润滑流体动力学理论的一个经典问题③。可以证明,我们只要把导板看作是一张纸,把可以释放润滑油的滑块看作是平铺于纸面且沾有墨汁的锋毫,就可以用润滑流体动力学理论来分析书写过程中墨汁的运动,并从润滑理论的结果中找到笔力大小与有关物理参数的关系,得到问题的解答。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在粘性流体力学中,所谓速度是指流体即墨汁的速度,但薄层中墨汁的速度并不均匀,纸面上的墨汁速度为零,而锋毫上的墨汁速度等于锋毫的运动速度,后者就是流体力学和书法用笔意义上的墨汁速度,而且正是纸面和锋毫上墨汁的这种速度差产生了湿摩擦力。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疾与涩的话题了。所谓“疾”,就是行笔速度高,亦即墨汁的运动速度高。按照润滑理论的结果,在匀速运动中,导板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润滑油的粘度与滑块速度的乘积再除以滑油层的厚度。

换句话说,笔力大小与锋毫的速度及墨汁的粘度成正比,与锋毫及纸面之间的墨汁厚度成反比。

可见影响笔力大小的共有三个物理量:墨汁的粘度,墨汁的速度和墨汁的厚度。理论上说,墨汁越浓、越粘,速度越高,则笔力越大;墨汁越厚,则笔力越小。从中可以看出“疾”所以得力的物理原因,但实际书写又远非如此简单,因为在人力书写过程中,墨汁的浓淡制约着其余两个物理量的大小。

墨汁越浓则粘度越大,但不能因此就断定其笔力就越大,还要看其是否对行笔速度造成影响。根源在于笔毛是容易变形的柔性体。沾满墨汁的笔毛在变形过程中各点的速度并不相同,这种速度上的差别使整个笔头中的墨汁与笔毛之间以及墨汁与墨汁之间都产生湿摩擦力,墨汁越浓,这种纯属内耗的湿摩擦力所占比重越大,传导至平铺于纸面上的锋毫的作用力就越小,难以拖动锋毫加速疾行,出现“太浓则滞笔”的现象,结果自然减慢了行笔的速度,笔力可能反而会小。另一方面,墨汁太浓,锋毫的弹性力难以将其压至最薄,导致锋毫与纸面之间的墨汁偏厚,同样不利于笔力的加大。

所以在墨汁速度、浓度(粘度)和厚度三个物理量中,速度是绝对的,越“疾”越有笔力;浓度要浓淡得宜,既要有足够的粘度,又不妨碍笔毛的快速运行和厚度尽可能薄的实现;墨汁的厚薄又关乎用笔的技巧,既要有适度的按压,使垂直方向的力能将墨汁压至最薄,做到笔实墨沉,又要提得起笔,使水平方向的力足以推动笔毛加速行走,也就是书家所说的“既要沉着,又要痛快”(沉着有两义,一为点画精到,一为笔实墨沉而薄,这里用其后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三个参数的最佳组合,产生最可能劲健的笔力。

“涩”法问题,蔡邕是用比喻来说明概念和方法的,后世书家亦多用比喻加以阐释,大都缺乏可操作的技术性描述。笔者的理解是,“涩的用法,是要步步停顿,是要把长画变为短画(长画是由短画积累而成的)”②,而且短画与短画之间必须“紧”密地连接,所谓“紧”密,既是点画形态的前后吻合,浑然一体,又是停顿时的不可久留,着意而不着相;在每个短画内,行笔要疾要快,停笔要急而稳,就像战斗中的骏马(),既跑得飞快,遇到敌情又能立马而止乃至后退一步(衄)。“紧战行”者,战斗中的骏马疾跑急停“紧”接着一个又一个疾跑急停之谓也。

在涩法用笔过程中,墨汁的运动变化多端,有突然的起动,有变速的流动,有骤然的停顿,乍徐还疾,忽往复收。对此,前述匀速运动理论变得无能为力了,所幸在粘性流体的经典分析中,给出了相应的结果④,可用文字表述如下,为便于阅读,我们尽可能以书法术语来叙述。

涩法用笔时,墨汁的粘度及其厚度对笔力的影响和前述匀速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在我们重点分析速度变化的影响时,且莫忘记这两个影响因素的同时存在。

速度变化对笔力的影响由两大部分组成。

其一,是毛笔着纸的零时刻锋毫初速度的影响。初速度越大,笔力越大。笔力大小与零时刻初速度,墨汁粘度及厚度所组成的关系,形式上与匀速运动者相同,不过,无论行笔至何处,其速度大小都以笔毫着纸的零时刻初速度计算。我们姑且把短画笔力的这一部分称为“起始笔力”。

其二,是短画内行笔速度变化的影响,我们姑且称之为“变速笔力”。其最大特点是,从零时刻行笔至某一时刻,某时刻的“变速笔力”并非由该时刻一个时间点的速度来决定,而是由零时刻到该时刻一个时间段的速度变化规律所决定。

速度的变化规律可分为三类:加速度、减速度和匀速度。

在加速度的情况下,速度越来越快,变速笔力起加大总笔力的作用,总笔力大于“起始笔力”。

在减速度的情况下,速度越来越慢,变速笔力起减弱总笔力的作用,总笔力小于“起始笔力”。

在匀速运动情况下,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并等于起始速度,“变速笔力”等于零,总笔力等于“起始笔力”。

这些就是近代粘性流体力学所揭示的墨汁运动变化与笔力大小的关系。认识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有关笔法阐述的奥秘。

首先看看运笔方法是如何解决墨汁着纸初速度的问题。

“要在落笔之先,腾掷而起,飞行绝迹,不粘定纸上,讲究生活,笔所未到气已吞,笔所已到气亦不尽(周星莲)”⑤。“须是字外有笔,大力回旋,空际盘绕,如游丝,如飞龙突然一落(王虚舟)”。笔还在空中,如道士画符,就能对纸上的笔力产生影响,看似玄奥,其实非常有道理,就是营造尽可能高的着纸(零时刻)初速度,初速度越高,笔力自然越大。

涩法用笔要将长画写成多个短画的积累,每个短画都有起笔和收笔的操作,空际用笔只宜用于第一个短画的起笔,造就其很高的起笔初速度,紧接其后的第二第三个短画又如何起笔呢?其法就是“逆势涩进”,反衄而成,通过衄(后退)逆取得加速的空间和时间,以提高短画的起笔初速度。

就柔性的毛笔而言,即使没有逆向的衄动,只要在行笔方向有提按,也会有一定的初速度。当一个短画刚急停而止,马上将笔提起,此时基本上只有少数锋尖着纸,处于短暂的静止状态,为了开始新的短画,将锋毫突然一按,笔锋又重新平铺于纸面。显然,在刚平铺于纸面的瞬间,平铺于纸面的墨汁所处笔毛位置不同,其速度也不同,越靠近锋尖处,墨汁速度越慢,越靠笔根处速度越快,最靠近锋尖与最靠近笔根处的墨汁速度差就形成了新的短画的起笔初速度。

所以空际用笔,衄逆用笔和行笔方向的提按都可营造短画的起笔初速度。

再看历代书家是如何论述变速用笔的。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孙过庭)——行笔要像喷泉一样加速疾行,停笔要像大山一样安稳,避免出现越行越慢的减速度。

“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捉”(董其昌)——放纵就是加速疾行,攒捉就是擒得定,骤然停止,亦即不能出现减速度。

“笔锋落纸,势如破竹”(周星莲)——笔锋一着纸就要顺势加速。

“起笔欲斗峻,住笔欲峭拔”(刘熙载)——高速陡然着纸,高速突然停笔。

这些论述都强调了要高速起笔,加速疾行,更高速度下的突然止笔,是一种速度的脉冲,我们引用的流体力学规律为他们何以能加大笔力以及涩法用笔何以得力提供了很好的物理解释。

按照力学理论,速度越高,加速度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根本不存在因“过快”而减弱笔力一说。例如神舟号在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发生摩擦,尽管从设计到制造都千方百计减小这种摩擦,终因为速度极高,摩擦力特别大,摩擦产生的热量仍然使温度升高到将保护罩燃烧的程度。这是快能增加摩擦力亦即笔力的最好例证,但是书家却认为“过快则无顿挫”(梁),是不好的,“若径以直来直去为法,不从事支积节累,则大谬矣”(包世臣)。这又是为什么呢?

笔者以为,包世臣们说得很对,书法用笔中的步步顿挫或支积节累是非常必要的,但其作用决非为了放慢行笔速度而避免过快,恰恰相反,步步停顿正是为了能节节发力而推动笔毛实现步步加速疾行,是为作到每行必疾而创造的用笔技巧!人不是机器,不可能连续发出足够大的作用力推动笔毛始终加速疾行,必须借助于发力的技巧,而步步停顿则是这种技巧所不可或缺的一环。

笔力亦即摩擦阻力随速度而增大,要在克服这种阻力的基础上“沉着痛快”地加速疾行,必须在垂直和水平方向都有足够大的作用力。力从哪里来?“务求笔力从腕中来,笔头令刚劲,手腕令轻便”(宋曹)。所谓从腕中来,就是依靠转腕发出大力,根据字的大小,当然也可以是转肘或转臂。一次转腕就是力的一个冲量,其大小等于作用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冲量相同的一次转腕,如用零点零一秒完成,其作用力将是用一秒钟完成者的一百倍!所以手腕愈轻便灵活,转腕所用时间愈短,作用力便愈大。这种在极短时间内发出极大作用力的力的脉冲,就是书法家所说的爆发之力,正所谓“惟力愈大而运笔益轻灵”(蒋骥)。 它是深谙技法的文弱书生写字比外行的大力士更有力的奥秘所在。

受生理条件制约,一次转腕不但时间和幅度有限,更必然经历由盛而衰,由力大到力小,由加速到减速的过程。减速过程将使点画漂浮乏力,所以“须有不使尽笔力处”(王虚舟),在其势未衰,尚在加速过程中就应该而且有力将笔“攒捉”,使其“顿之则山安”,不出现减速度,并及时回腕蓄势,为下一个转腕及短画的高速起笔与加速疾行作准备。因此,在人力书写过程中,只有依靠步步停顿,才能节节有爆发之力,成为力的脉冲;只有爆发之力,才能在垂直和水平方向都有足够大的作用力保证既沉着又痛快地步步疾行,做到每行必疾,每行必加速的“紧战行”,形成速度的脉冲,从而处处满足粘性流体力学关于加大笔力所要求的运动条件。

参考文献:
①见韩盼山《书法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二○○一年。
②祝嘉《论书法中的〈疾涩〉》,见丛书《风格技法篇》,上海书画出版社,二○○○年。
③L·普朗特等著《流体力学概论》,郭永怀等译,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④M.A.斯略芝金《不可压缩粘滞流体动力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六○年。
⑤见刘小晴《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上海书画出版社,二○○二年。除特别注明者外,有关古人书论皆转引自该书。

选自《书法》2005年第1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中的笔力透切分析
谈笔力
常听说力透纸背,用现代科学告诉你书法中力从何而来
书法中笔力透切分析 (二)
书法的笔力是怎样练成的?
书法的笔力是怎样练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