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屈建修:黄埔游记

【前言】对于历史人物,我们不能做过多的责难,因为我们没有处在当时的情境之中,也无法知道他们的真实心境。关于这一点我和屈君建修的观点是一致的。一篇游记文章,让我们知道了他是真正的游学去了,而不是游玩去了。仅此一点就值得我们为先生点赞!

黄埔游记

屈建修

八月,广州天气湿热的让我这个关中汉子着实的难受。一行三人开车前往位于珠江中央的长洲岛,去探寻一段近代中国历史岁月的足迹,一个让国人敬畏而又留有忧伤的地方“黄埔军校”。

时间,会让一切留下印迹。那些在这里学习的同学、战友以及再后来的对手。我没有权利去点评他们。不管他们后来隶属哪一个阵营,都在为民族的统一奉献着自我,一起为北伐战争冲锋陷阵,一起为抗日战争携手同行。这些人中有左权、陈赓、徐向前、林彪、刘志丹等铮铮硬汉,也有像张灵甫、郑洞国、黄维、戴笠等阴险小人。而真正争取民族自由,推翻“三座大山”压迫的那一批仁人志士,践行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理念。值得后人去怀念。

由于旅游的原因,这里显得有些嘈杂。环水的这颗珍珠依旧明亮,炮台依旧那样威武。游客熙熙攘攘让这里丢掉了些许的幽静,但没丢的依旧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1924年的中国,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首度合作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政策,革命风起云涌。先生本着教育救国的理念“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中山大学”、“黄埔军校”至此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军”。

军校大门面向珠江,门前不大的广场上榕树郁郁葱葱。”横匾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老先生的手笔。建校当初大门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门前岗亭已有些破旧,卫兵室的陈列整齐而干净。二门悬挂的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让人热血沸腾。右侧墙壁上,蒋中正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墨饱而笔润,端庄而方正。


大门内正面的校本部。是带有岭南祠堂式风格的两层四合院建筑,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全校自总理、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40个,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但1938年在抗日战争中,遭日本战机炸毁。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1996年5月初,广州市政府耗资2000多万重建,于同年11月12日落成,面积10600平方米,耗资2000余万元,复原了孙中山、廖仲恺、周恩来及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各部的办公室和课室、师生的饭堂、寝室等。2000年,又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此段介绍中部分内容抄录于军校简介)。

走在这里,军校过往的历史仿佛触手可见,那风云变幻的年代,那腥风血雨的疆场,一切的一切都归于平静,但逝去的英魂,在时空的隧道中却会时时相遇而不会消失。

“黄埔军校史迹展”让游客近距离聆听那感人至深的故事,巍巍太行山抗日的左权将军写给妻子刘志兰的信,是那样的铁骨柔情。那依稀锋利的“中正剑”见证了多少正义与邪恶。那一件一件的“黄埔文物”带着岁月的印痕走进游客的内心。那颤抖的吐字不清的声音,那衰老憔悴的面容,却依旧燃烧着激情让人无不动容。怀念军校、怀念历史。“黄埔同学,精诚团结,实现祖国统一,建设强大祖国”,共和国元帅徐向前的声音,表述了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声。

几根老冰棍让人有了些许凉意,但未停止思考。老一辈革命家梦想的时代就在我们眼前,只要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断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一定能实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黎书曲《黄埔军校游记》指导老师:陈老师
黄埔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的军官学校
去黄埔军校游览不要只看校本部,这三处建筑也非常值得您前往瞻仰!
【散文】刘维斗 | 值得一看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李之龙被国民党害死,家属希望追认烈士,为何周总理不予批准?
黄埔军校因何得名?说出来你别不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