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岁的姐姐,活得太帅了!

好友前阵子过了30岁的生日,我们便认真讨论了30岁这个在文化语境里敏感而独特的年龄段。

30岁在自媒体里已经被定义为“中年人”了。很多自媒体喜欢贩卖焦虑,尤其喜欢紧紧揪住所谓的“中年人”群体不放。似乎中年人是最值得同情的群体,在那种“伪共情”的语调下,所有的理解其实都是隔了一层。

就连网上的段子也说,“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车有娃的那些”。

群嘲中年人似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诚然,人在三四十岁是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房子、车子、孩子“三座大山”一起压在肩上。而从生理角度客观来说,30岁过后,人无论是皮肤、精力还是身体状态,都是开始走下坡路的。

因为中国传统里“三十而立”的说法,三十岁尚未结婚的人,几乎都逃不过各种“花式催婚”,女人因为医学层面上的“最佳生育年龄”的认知和限制,更是逃不过被催催催的宿命。

同学跟我说,“人到三十,连大数据都欺负你,我接到的电话,很多是各种早教机构、中小学在线辅导机构打过来的,拜托,三十岁一定要结婚生娃了吗?”

原谅我不厚道地笑了。

现在,整个大环境都很焦虑,而且焦虑越来越呈年轻化态势,但是,作为个体,我们有选择自己生活节奏的权利,我们也可以学着焦虑当中拥抱自己,甚至,与焦虑和平共处。

我觉得三十岁除了焦虑以外,肯定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只是大家很少坦然地去享受三十岁、四十岁而已。为此,我特意和几个朋友聊了聊“中年”。

1】

好友Q问我,你有年龄危机吗?

我认真思考了一下,真诚地回答,“还真没有,我觉得我挺平静的,并不焦虑,而且觉得当下最好,我喜欢当下的状态。”Q笑了,说,我也是。

越长大,越不会对某个日子赋予特别的意义。因为知道,并没有哪个日子可以作为生活真正意义上的分水岭。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从此以后”,人生犹如通关或者开挂了一般。

无论男女,我们从来不应该被年龄限制住人生。那些喜欢用年龄来嘲笑人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大环境越焦虑,我们越要坚定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内心自洽有序,才不会被大环境所裹挟。

我仔细想了想,其实30岁挺好的,我是到三十岁,才真正爱上了自己。此时我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内心强大独立了,年少时想要索取,现在则享受付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努力去挣、去赢,那种感觉,别提多踏实了。

王小波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所谓的中年危机引发的心理焦虑本质就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所以,这时候,不正是我们锤炼自己内心的耐受力,为自己“赋能”的契机吗?选择对生活躺平当然很容易,但是,选择全力以赴,明显更酷啊!

2】

大学同学J说,“在我读大学时,想到30岁就很惶恐,感觉很无法接受。因为一直觉得30岁是人生的分水岭,要开始走下坡路了。可等到我30岁生日那天过去后,第二天睡醒一睁眼,天空依旧蔚蓝。哗,30岁可不就那样吗?有啥好怕的啊?”

J说,曾经我特别害怕衰老,某天照镜子看到眼角一条鱼尾纹,我咋咋呼呼地觉得“完了完了”,现在呢,我坦然地接受生老病死这件事。不就是皱纹吗?谁不会变老啊!人到30,怎么就变得勇敢了呢?

大学之前,我一直是个乖乖女,家人包括我对自己的人生制定了明确的“进度条”,26岁结婚,28岁生娃。结果现在,我居然没按“进度条”行进,年过30的我特别享受单身状态,那种“离经叛道”的感觉太爽了啊!

某次一个长辈在家族群里@我,要赶紧结婚生子啥的,我很平静地回复说,“人生并不只有结婚生子这道单选题”,一直是乖乖女的我,感觉到了人生的掌控感,就一个字——爽!

我当然不排斥亲密关系,但是我也做好了万一遇不到那个对的人的心理准备。我给自己买了足够的寿险、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现在也好,将来也罢,我希望自己的努力,让我有说“不”的勇气。不将就的人生,原来这么“巴适”!

3】

好友H说,我三十几了,终于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了。在我人生的上半场,我一直在为了别人的期待活着,直到去年,我突然发现我不快乐。

周围的人羡慕我学历高、工作好,有房有车有娃,但是我好像无法从这些别人眼里的“该有的都有了”的东西里感受到快乐。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但是家里人觉得画画“不务正业”,怕影响我高考成绩就不让我画了。直到前阵子,我收拾房间,无意中翻出我当年的习作,我感觉整个人仿佛“被雷劈了”,大脑“轰”的一声,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声音——我要画画。

看了很多书以后,我才发现,房子、车子、家庭、稳定的工作等等这些别人衡量成年人过得好不好的硬件,只是普世价值观眼里的“正确的”。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正确的”未必是我内心深处最想要的,直到大脑“轰”的那一声,我才知道,我最想要的是画画和自由呀。

我辞了职,看似任性,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有多么棒。余生我都想画画,这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一想到余生都有画笔和颜料相伴,我就感觉幸福得冒泡。我家人也都支持我的选择,因为我已经想好了这一选择的后果,并且,我承担得起啊。

年过三十,我终于有能力为自己的喜欢买单了。

4】

朋友L去年30岁生日那天,买了个房。L说,以前长辈都告诉我,“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孩子不用自己买房,但是,当我到售楼处付完首付,在合同上签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我特别有成就感和安全感。

虽然现在每个月一半的收入都要交给银行,但是,我对生活有着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和满足感。

我觉得吧,女孩子三十岁之后,有自己的房子,不管大小,内心会踏实笃定不少。买房之后虽然我的压力变大了,但是我的焦虑变少了。

以前觉得攒钱很俗,但是现在,我越来越接地气了,我发现,生活中大部分的焦虑,都可以用钱来解决。哈哈哈,当你从经济自足那边感受到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后,那种感觉会上瘾的。

买房只是一个契机,它让我明白独立自主的感觉,是多么舒坦。网上那些教女孩子们要怎么独立的,其实都没有经济独立,来得直白而易操作。经济独立,是思想独立和人格独立的大前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果然是初中政治课上就该教的。

现在,我每天都觉得自己该多学点什么,心态都变得极其有活力,目标感和方向感都特别明确。

社会文化将我们的一生划分成若干阶段,所谓的什么年龄段做什么事,是因为每个阶段我们都会被社会赋予相应的期待,否则我们便会承受一系列压力。三十岁感受到的焦虑,其实就是“社会时钟”和自我意愿的拉扯而已,不按“社会时钟”的期待出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看了《乘风破浪的姐姐》,只有一个感觉——30岁的姐姐,活得太帅了!

年龄焦虑?现在的我,有钱、有时间、有精力,忙碌又充实,勇敢又坚定,我焦虑啥呀?

三十岁过后,我觉得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一切都刚刚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熬夜看完《三十而已》,这届年轻人先崩溃了
焦虑中年
人格的独立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有一个共同点
看这群30 的姐姐们乘风破浪,我也没那么害怕变老了
姜子牙如何战胜中年危机?丨内附焦虑测试量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