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画家笔下的中国兰

兰花,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也是植物中的一个大的科种。据不完全统计,兰科植物在全世界范围内约有2万多种,其中可供观赏的也多达几千种。兰花香且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喜欢种兰、赏兰,这是合乎情理的,但奇怪的是,世界上几乎只有中国的文人画家热衷于“写兰”,自宋代至今,和兰花有关的各类作品精品迭出。据了解,目前世界各国博物馆所藏的中国兰花画卷,除宋、元两代的作品外,至少还有明代11位画家的33幅作品和清代32位画家的101幅作品。而在国外,寻遍各个年代的作品,也很少发现有关兰花的精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兰花图》 清 余稺

有人认为,这和东西方画家所用的绘画工具以及材料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兰花的形态很特殊,有别于其他植物,其叶子修长舒展,花朵色泽淡雅,用中国古代作画的工具来作画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兰花的特点,毛笔和水墨也能够将兰的形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对而言,西方画家所用的工具和颜料,像油笔之类的,用于表现兰的形态美则略逊一筹。这种说法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中国的文人画家喜欢“写兰”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中国画历来重写意,于中国的文人画家来说,兰,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中国古代画家往往称画兰为“写兰”,“写兰”的目的,其实就是写意。

《兰花图》 齐白石

兰花象征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为什么历代文人画家都有着如此深的兰花情结呢?让小编给你一一道来。众所周知,兰与“梅、竹、菊”并列,合称花中“四君子”,世上的花卉千千万万,兰能位列“四君子”之列,定有不同一般的文化“背景”作支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孔子在谈论“君子之道”时,经常用兰花作比喻。如《周易·系辞上传》就记载了孔子这段话:“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是:君子的为人处世,不管入世或隐居,保持沉默或发表言论,都不会丢失自己的人格。君子与人合作,必定同心同德,两个人齐心协力,其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两个人发自内心的言论,就像兰花一样气味芬芳。《孔子家语》也记载孔子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这段话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并用兰花比喻“善人”。不仅如此,孔子还自比兰花,用幽谷中的兰花来比喻自己的生不逢时。在战国时期的《荀子·宥坐》,在评论孔子虽热心救世但不为诸侯所用就说过:“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很明显,荀子是将孔子比喻成空谷幽兰,虽不为诸侯所用,却并未改变其如兰花一般的高洁志趣。

《兰花图》 张大千

自从孔子从精神层面确立了兰花的“君子”地位后,历代文人墨客就偏爱种兰、赏兰、咏兰和“写兰”,有着挥之不去的兰花情结,他们以兰花为载体,将自己的理想、志趣、个性等寄托在兰花身上表达出来。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历代名家笔下的兰花图。

花卉写生图册五代 黄居寀

兰竹图南宋 赵孟坚

著色兰竹图》 元 赵雍

兰竹石图》 明 文徵明

《兰花图》 明 徐渭

《兰香图》 明 徐渭

《素竹幽兰》 明 马守真

《长春图》 明 蓝瑛

水仙兰花图》 清 八大山人

《兰竹双清图》 清 石涛

《空谷幽香》清 蒲华

《红兰花图》 清 金农

兰花图》 清 郑燮

兰石图》清 高凤翰

兰石图》 清 李方膺

《万带兰》 清 居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文人笔下的兰花图
历代名家笔下的兰花图
历代名家笔下的兰花图 你见过吗
兰花国画赏析 郑晓京笔下的兰花 让人一见倾心
历代名家画兰全集
君子大美,空谷幽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