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塑我毁我“向死而生”——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家曾来德

艺术简历

曾来德

1956年生于四川省蓬溪县。1973年入伍, 2004年转业至文化部中国国家画院。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书法学科带头人、世界华商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

已出版《曾来德书法作品集》《曾来德现代书法作品集》《墨许山河》,及《写无尽书》《横竖有理》《曾来德书画百论》等十多本专著。


真正的艺术家都具有先锋性质

《大河美术》: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曾评价说,您大胆地选择和勤奋的实验,表现出了强大的意志和气魄。而您在行笔上更是破除了传统的套路,在字法和章法上费尽心思求新求变,由此称您为“先锋艺术家”,您是否认同这种称谓?

《雪》文字系列 136cm×68cm

曾来德: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具有先锋性质的,不先锋、不艺术。艺术要具有开创精神,无论是在意识上、观念上还是技法上都要有所超越。用一句话来概括:真正的艺术家就是制造审美伤害的人。当然,艺术家是创造美的,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美也可以“伤害”人,甚至可以互相“伤害”。这种“伤害”不是“美”本身造成的,因为它不是利器,但是创造“美”的人和审“美”的人之间,会发起“战争”,因为你做到了别人还没做,甚至还未思考的事情,放眼天下,能够理解的人也就一二而已。而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内心的不接受,而其外在表现就是抵制和鄙夷。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美的制造者就要去欣然面对。这种“伤害”一般要延续10年至20年,甚至50年,最后就要看到底谁能扛得住。每个人都应该做“先锋”,这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一个道理。

《饮酒歌-语词系列》 68cm×60cm

《大河美术》:“塑我毁我”是您的座右铭,30多年来从未改变。您能否给我们解读一下这四个字的深意?

《张船山诗》 137cm×68cm

曾来德:“塑我毁我”是我在学艺之初给自己题的。就是塑造自己的同时也要毁灭自己。这个“塑”与“毁”的关系,其实就是生与死、死与生的哲学命题。没有“塑,何谈“毁”;而没有“毁”的结果就是最终只能沦为一个“匠人”。所有的艺术家在习艺的过程中,必定要经过无数次的“塑与毁”,才会真正做到超越古人、超越时代、超越自己。

《刘禹锡诗》 48cm×32cm

从上世纪80年代我步入书坛,到今天,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依然处在自我的“塑与毁”之间。但是我没有感觉到有任何的枯竭,我前进的脚步也没有停滞,我还有无穷的能量未释放出来。艺术就是“顽固地坚持自己‘错误’的立场,最后把它变成正确的,并被大众所接受认可”的规律性存在,对艺术家来说就是“野狗家养”:艺术家首先需要个性,个性就是“野性”,是不能被人为改变的,这也是原创的源泉。但只有“个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共性”,也就是我们的传统,只有深入传统去学习、去思考,才能取得一番造就。

书法兴则文运兴

《大河美术》: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您从事书法创作几十年,如今在画坛也取得一定成就。基于多年的实践经历,您觉得书写对绘画有何重要影响?

曾来德:书写问题是当今众多画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涉及题款、内容等多方面。很多画家耗费大量的时间与心血去潜心研究书写,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时间久了,画家们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我做了十多年的教务工作,认真思考摸索了这个规律,发现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画家们对书法的态度不真诚,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也可能无法彻底平静,依旧想着其他的杂事。画画具有重复性,而写字不能重复。写书法要准确无误,具有一次性、瞬间性。

《青城后山图》 136cm×68cm

画家们要想彻底解决书写问题,首先态度要真诚。其次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全身心地进入书写状态。众人皆知白石老人的绘画作品,往往是寥寥数笔挥就而成。但是画上题跋,却能令人捧腹大笑,而又富含深意、回味无穷。从而令整幅作品显得丰富动人,这就是“以书入画”的别样效果。

《大河美术》:关于国人的书写问题,您曾经专门发表过一篇文章《汉字书法的命运与中国文化的兴衰》来阐述。

曾来德:是的,那篇文章大概是两年前写的。如果不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很难发现中国汉字书法几近死亡的事实。现在大家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没人去专门思考这个问题。书法兴则文运兴、国运兴。学习书法,可以提升国民的素质;写好书法,可以写出中华民族的审美。一部书法史和一部文化历史共衰共荣,历数千年而不变。

《搅我兵如心四合,诵君诗胜佛千声》137cmx34cmx2

《大河美术》: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可以写出中华民族的审美高度。

曾来德: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中国式的人文套餐,我们知道这个写字,识古汉字,通古文化,一旦通了古文化,就自然进入诗词、文学、思想、哲学、美学范畴,就会主动接受几千年的中国式审美,修养心性,强化精神,这是中国人的人文素质套餐。我们知道,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养成了中国胃,我们出国去,三顿不吃中餐就受不了,但是我们已经很多人50年不吃中国式的人文套餐了,我们竟浑然不觉,提笔忘字。不会写自己的文字,就无法进入中国文化几千年深厚的境界,无法理解其内涵。所以,写字是传承中国文化一个最有效的基本通道,通过写字完成中国人的人文素质训练,字写好了就意味着写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这个套餐就像我们在国外日思夜想的中餐一样,谁也舍弃不了。

创新要坚持“三法原则”

《大河美术》:您个人以及您的作品被书坛称为“书坛奇才”“曾来德书法文化现象”“曾来德书法文本”。作为一个创作探索者,您从传统中来,走出了自己的路。那么您是如何走上“创新”这条道路的?对于外界的一些争议,其实您在第一个问题里已经做了回应。

曾来德先生为《大河美术》题词

曾来德:关于“创新”这个问题,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但是我有几句话想告诉大家。也就是我一直坚持的“三法原则”。第一,面对传统,要“知法守法”。就是说古人给我们提供的经典的技法和养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第二,面对自己,要“以身试法”。我们要学以致用,要把学习来的东西,在自己身上发生作用,要行之有效。第三,放眼未来,要“逍遥法外”。不被任何固有的因素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创造的精神和表现方式。优秀的书法作品从古至今都是有标准的,它必须具备四种品格,即“新、奇、险、绝”。“新”就是创新,不新难有艺术魅力,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发展、创造与超越;“奇”是出色,不奇引不起关注和争议;“险”就是要能刺激、打动和感染欣赏者;“绝”,就是不可取代,不太容易被复制和模仿。可复制的是工艺,不可复制的才是艺术。

至于争议,你说得对。我的原则是不回应,不辩解,不去管它。孰对孰错,只让作品和时间说话。

(采访于2017年)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敦煌画派:著名画家张建中艺术创作
陈传席:大凡才气过人的人都不会在一个领域内驰骋
竹影清风:42位当代书画家夏日竖幅专场 | 大米艺术
书法狂人曾翔:你看不懂“丑书”,就只能“仰视”了!
书法传承 自强不息——广西书法家韦仲良
钱学发/中国精神 时代画风—献礼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