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中的清明节,一半明媚,一半哀伤

清明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载:“春风后十五日,计指乙为清明。” 

四百年后,入大唐盛世,人们逐渐将寒食节、上巳节与清明节并提,演化为民俗节日。作为春季最重要的节日,清明节内容丰富。古往今来,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以清明节为主题的诗词名篇。

上古时,家人去世,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依托。战国秦汉时期,墓祭之风浓厚。唐以后,不论士人平民,都将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而因祭祀先人或旧友引发的伤感愁绪,也被诗人们用细腻的笔触记录流传下来。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赏析: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本诗生动地描绘出清明扫墓、缅怀亲人的凄凉场景。面对生离死别,天人永隔,怎不让人伤心肠断?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赏析:唐代寒食节在清明节前,这天禁烟火,人们只吃冷食。这让作者倍感不适,从而抒发对故乡亲人的思恋。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赏析:诗文用一个'重'字,一个'愁'字,开篇明义。对于独在异乡的游子,清明节更添孤寂、愁思,与欣欣向荣的大自然、欢愉的郊游人群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赏析:这首诗写唐末乱世初定后,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尾联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平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赏析: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

《清明》

北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赏析:诗人看到大自然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表达了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壬辰寒食》

北宋·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赏析:“雪”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使衰老之叹更为深沉。

《清明日对酒》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赏析:这首诗被收入《千家诗》,千百年来倍受青睐,如“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就曾言其幼年读《清明日对酒》,甚为感动。

清明节也不仅是祭祀和感怀,唐朝时,清明节吸收了上巳节的内容。由于清明扫墓要到郊外去,哀悼祖先和友朋之余,顺便在明媚春光里骋足原野,也算是一种心灵调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寒食城东即事》

唐·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赏析:《荆楚岁时记》载,寒食之时,造大麦粥,人们常以斗鸡、蹴鞠、打秋千为娱乐。在清溪桃李的背景上又添秋千与皮球,使整幅画面充溢着清新灵动的青春活力。“过”“出”二字写出了少年男女游玩时的热烈气氛,使人无限向往。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赏析:温庭筠用轻松诙谐的笔法描绘出清明日的清晨,清蛾(蝴蝶)飞舞,桃花郁金花竞相开放,在这风景如画的日子里,人们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大家徜徉在春天的怀抱里,是多么的惬意和舒心啊!

《寒食出城马上偶作》

北宋·王禹偁

欲报君亲与愿违,今年寒食任芳菲。

八音遏密因山後,双泪滂沱拜墓归。

艳治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

宦途时态更谙尽,犹媿妨贤直紫微。

赏析:本诗记录了当时出城拜墓的事情以及“艳治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的阳春景象,除了祭祀,亦有踏青旅游见闻的书写,具有典型的岁时节令诗创作特征。

《清明插柳》

北宋·宋伯仁

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

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

赏析:诗作既写了古时清明插柳的风俗,又写了作者不为尘俗所累,不想插杨柳。这是诗人对旧俗提出的疑问,说明古时也是有人经常想到要改革旧风旧俗的。

《春日暄甚戏作》

南宋·陆游

桃杏酣酣蜂蝶狂,儿童相唤踏春阳。

老人自笑还多事,预恐明朝雨坏墙。

赏析:作者通过寥寥数字,勾勒出一幅美妙谐趣的农家日常生活场景。植物与动物同框互动,而欢快好玩的儿童,与清闲幽静的老人,形成某种生命的张力,春阳和明朝雨,构成了朝日暮雨的季节变幻。

自宋以后,清明诗词开始呈现出包容开阔的奔流气象,既有寄情山水,也有抒怀胸臆,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场景叙述,侧面反映出大宋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以及宋人面对生死的乐观豁达。

《望江南·超然台作》

北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赏析:此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

《破阵子》

北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赏析:这首词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北宋·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赏析: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位女子于仲春时节踏青时的见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思之情。上阙主要写春日郊外的秀丽景色和女子见闻;下阙由写景转入抒情。全词清秀典雅,迤逦飘逸,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回环委婉,是词人的作品中极为典型的一首小词。

《琐窗寒·寒食》

北宋·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赏析:上阙由今日而转入未来,再由未来转入昔日;下阙写迟暮之年的作者对远方故乡及亲人的怀念。全词在忽此忽彼的时空转换中,吞吐复杂心绪;字句典雅,巧妙化用前人诗句而无雕琢之痕。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北宋·柳永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赏析:清明时节风和日暖,百花盛开,芳草芊绵,人们习惯到郊野去扫墓 、踏青 。这首词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为再现对象,生动地描绘了旖旎春色和当时盛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友博览】古诗词三十七首话尽寒食清明情
清明时节话沧桑
秋千竞出垂杨里——咏寒食节古诗词赏析(四)
历代著名诗人如何过清明节
侯之涛 文/浸润在清明的诗词里
清明节诗词15首。缅怀追思、踏青郊游、天人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