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阳关
userphoto

2017.10.25 广西

关注

鲁阳关在鲁山与南召之间的一个南北走向的断裂大峡谷中,号称长城百关之首,自古是车马古道,此古道即称“三鸦路”,此关隘南起分水岭南麓南召云阳镇,北到分水岭北麓,是古代重要的车马通道。当地称,“南召到鲁山,七十二道脚不干”。

三鸦路史称“川陕古道”、“川陕驿道”,古代从四川及湖广通往洛阳、陕西一带。现存的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鲁阳关楼石刻门匾上刻有“古鸦路”三个大字,题注有“北通晋秦,南连楚蜀”,正说明了三鸦路的重要作用。

秦汉时,三鸦路是宛、洛间最近捷的通道,它即为军事要道;孝昌元年(公元525年),群蛮断塞三鸦路,孝明帝立即分道发兵进讨。三鸦路既为交通、军事要道,故北周时于鲁山县西南十九里三鸦道上置三鸦镇,作为控扼要道的据点。

明清时期,南阳府通往洛阳的三鸦路,仍然通行繁盛。乾隆《续修河南通志》载:“自南阳石桥以北至陕州双观音堂,凡数百里,皆鸦路也。”其时三鸦路的交通,大抵由洛阳至汝州、鲁山,取道陆路,再自石桥镇乘船循白河南下至南阳,反之,从南阳溯白河而上,至石桥镇,舍舟登陆,取三鸦陆路道经鲁山、汝州抵洛阳。由于三鸦路水陆联运,通行繁盛,故南阳县北的石桥镇成为白河南北水陆交通的重镇。“盖县北诸镇莫大于石桥,宋南阳六镇之一也。北道三鸦通汝、洛,南循洱、氵育,乘涨之郡,瞬息可至,绾毂水陆,号为繁富。”

由于三鸦路交通的便利,促进了石桥镇的繁荣,同时也促进了这一要道附近聚邑的兴起。“南通宛邑,北通鲁阳”的南召店,因“生齿渐繁”,经济繁荣,明清时于此设县建城“以便控驭”。由此可见明清时期三鸦路的交通盛况。

清嘉庆《鲁山县志》:“今三鸦路自南阳府北六十里之故向城,又北有石山路,即三鸦之第一;府北七十里分水岭而北,即三鸦之第二;由故向城而北,又八十里,有鲁阳关,入鲁山县界,即三鸦之第三。”

《南阳古代史话》称三鸦路为古“夏路”。三鸦路段均在南召境内,中流鲁阳关水(简称关水,今名鸭河)。 《清一统志》云:“三鸦路以百重山为第一鸦,分水岭为第二鸦,鲁阳关为第三鸦。

《南阳地区交通志》记载:“三鸦路又称古鸦路,是宛路通道中的一段,其走向由宛沿白河北上,渡鸭河,经鲁山、临汝至洛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益博社工手记||郭文学:三 鸦 路 纪 行
南召有条“三鸦路”,是为“方城道”之“陈仓道”
我叫鲁山,这是我的使用说明书!
卷三十一.滍水注考略(一)
河南省鲁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楚国春秋时期的主要防御对象是齐、晋、郑,故春秋时楚国开始修筑的长城线段为东线和北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