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益博社工手记||郭文学:三 鸦 路 纪 行

余读《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知南召有古道,曰三鸦路,道路险峻,诗记曰:朝登鲁阳关,狭路峭且深。流涧万馀丈,围木数千寻。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描述了三鸦路第三鸦鲁阳关之险,读后颇为神往。曾读李白诗《蜀道难》,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不知三鸦路是如何地险要,意欲一探究竟,以体会古人行路之艰辛。然因冗事在身,未能成行,存此念一待日后。但要了解三鸦路,则须熟知南阳的地理、历史。

南阳地处河南省西南部,位于中国之中,是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黄淮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南阳既非北方,亦不是南方。南阳境内有两大山系,桐柏山(大别山系)位于东,八百里伏牛山(秦岭山系)则在其西,两大山系在方城县七里坪交会,形成垭口,为南北交通的孔道,号称宛襄隘道。春秋之季,楚国在此置城,扼控南北交通,故张衡《南都赋》云:武阙关其西,桐柏揭其东。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

南阳境内交通便利。东北方有古夏路,越白河古渡瓜里津(今名三桥湾),经方城达于古中原(即新郑等地。又有一说:出方城,沿楚长城南,东去泌阳,由泌阳象河关口出关,达于蔡国。即今驻马店的新蔡、上蔡二县)。东去是东南大道,可达吴越、江浙。南下是宛郢古道(今作宛襄隘道,或称宛襄古道),是元明清时期由京城通往云贵边境的驿道(又称邮路)。西去是通往咸阳、长安的武关道、商於路;唐朝时新辟邓州至今淅川於村之路,名新开路,是南方士子经邓州到长安求取功名的捷径,故又称功名路。北上则是宛洛古道,是南阳北上成周(古洛阳)的古道,古道的南阳段称三鸦路。南阳境内又有纵贯盆地南北的古白河,是为数千年历史的内河航道;白河源于嵩县双鸡岭,穿越南召县群山,汇集沿途支流,于鸭河口入白河盆地;白河原名预水,后作淯水;东晋时为避简文帝司马昱讳,更名为白水;至宋,改鸭河口以下河道为白河至今。

宛洛古道、宛郢古道贯穿南北,两端于南阳连接。古道曾是大禹治水所经之地,亦是夏朝南方各诸侯国向夏都进贡之路。《尚书·禹贡》云:“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簵、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南召县皇后乡,是汉光武帝刘秀迎皇后阴丽华至洛阳所经之地。刘秀未发达之前,适新野,闻说阴丽华貌美,心甚悦之;后至长安,见到执金吾车驾浩大、丰盛,慨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更始元年23),纳阴丽华。刘秀登基后,遣使接阴丽华至京师洛阳,《水经注·淯水》云:“建武元年25),世祖遣侍中傅俊持节,迎光烈皇后于淯阳。俊发兵,宿卫至此,筑城为税居,名皇后城。”此即三鸦路上皇后乡之来历。

太元三年 (378) 苻坚攻襄阳,使石越率精骑出鲁阳关,即此。

北周置三鸦镇于今鲁山县西南三鸦道上,为控扼重地。

孝昌元年(525),群蛮断塞三鸦路,孝明帝立即分道发兵进讨。三鸦路既为军事、交通要道,故北周时于鲁山县西南十九里三鸦道上置三鸦镇,作为控扼要道的据点。

明清时期,南阳府通往洛阳的三鸦路,仍然通行繁盛。乾隆《续修河南通志》载自南阳石桥以北至陕州双观音堂,凡数百里,皆鸦路也。”其时三鸦路的交通,大抵由洛阳至汝州、鲁山,取道陆路,再自石桥镇乘船循白河南下至南阳,反之,从南阳溯白河而上,至石桥镇,舍舟登陆,取三鸦陆路道经鲁山、汝州抵洛阳。由于三鸦路水陆联运,通行繁盛,故南阳县北的石桥镇成为白河南北水陆交通的重镇。光绪《新修南阳县志》:盖县北诸镇莫大于石桥,宋南阳六镇之一也。北道三鸦通汝、洛,南循洱、淯,乘涨之郡,瞬息可至,绾毂水陆,号为繁富。

由于三鸦路交通的便利,促进了石桥镇(清南阳县四镇之一,四镇各以金、银、铜、铁为号,称银石桥)的繁荣,同时也促进了这一要道附近聚邑的兴起。“南通宛邑,北通鲁阳”的南召店,因“生齿渐繁”,经济繁荣,明清时于此设县建城“以便控驭”。由此可见明清时期三鸦路的交通盛况。

清代辟万里茶道,茶叶由福建经洛阳运至山西,出关运达蒙古、俄国。万里茶道的开通,三鸦路是其中的重要节点。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月1日),全长2 428.98华连接北京与汉口的卢汉铁路全线通车,横亘于河南、湖北之间的武胜雄关终成通途,南来北往的客商、旅人不再迳由南阳,昔日车马阗道、熙熙攘攘的宛洛古道、古夏路,帆樯林立的唐、白河航运,冷清了下来。

民初的南阳,成了军阀争战之地,土匪的乐园。

三鸦路,史称川陕古道、川陕驿道,古代从四川及湖广(今湖北、湖南)通往洛阳、陕西一带的道路,是翻越伏牛山脉的一段捷径三鸦路的全程均在南召县境内。南召,秦汉时的雉县,属南阳郡。雉县,《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雉衡山,澧水所出。颜师古曰:'《太康地志》云:即陈仓人所逐二童子名宝鸡者,雄止陈仓为石,雌止此县,故名雉县。’”南召有雉水,亦名鲁阳关水,西来绕于县南,合于鸦河。《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山川》:“《汉志》注引《太康地志》:'雉,即陈仓人所逐二童子名名宝鸡者。汉讳雉为野鸡。故雉水亦名鸡河。’”汉高帝刘邦妻吕后,名吕雉,故有是讳。后世把暗娼叫作野鸡。今有称野鸡学校者,系指无办学资质,以骗取学子金钱为目的的私立学校。

洎东汉末年,三国以降,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及十六国,迨至南北朝,天下纷攘,南召的属地、域名多有变更。

有唐一代,南召为应城县。

明初,置鸦路镇(今云阳镇)。成化十二年,割南阳县北壤,以鸦路镇置南召县。因境内有南召店,故名。

   ,移县治于李青店,复云阳镇。

三鸦路南自今南阳市城区向北循白河支流口子河(今南召县鸭河)谷北行,逾越伏牛山分水岭,再循瀼河河谷达今鲁山县城,然后往北行至汝、洛。该路段陡峭险峻,险隘环生。

乾隆《续修河南通志》载:自南阳石桥以北至陕州双观音堂,凡数百里,皆鸦路也。

三鸦路又称古鸦路,所谓“鸦”,即乌鸦,又作乌鹊,是飞禽中智商较高的鸟类。三,《汉语大字典》释曰“泛指多数”,三鸦应为群鸦之意。三鸦路的来历,《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山川》志文曰:“世谓,光武道经于此,有乌鸦前导,故名。盖谬传不经,今正之。”《校注》则云:“《元和郡县志》:'后魏太和二十三年,孝文帝亲征马圈,行至此城。昏雾,得三鸦引路,遂过南山,故名通鸦城。非光武故事。

三鸦,实为三垭,垭即两山交界处的山口,古人以山口设关。关者,“关隘”也,即所谓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鸦路,《大清一统志》云三鸦路以百重山为第一鸦,分水岭为第二鸦,鲁阳关为第三鸦。”三鸦今知鲁阳关一名,其他两关未名。

第一鸦百重山,位于古应城县境,今南召县南,卧龙区皇路店北,康熙《南阳县志·疆域》记曰:“百重山,南召县西北,峰峦叠翠,百重可记者:鹿鸣、武阳、乱石、柘禽、李郁垛。总曰百重。”李郁垛,今作鯉魚垛。因百重山位于应城县境,第一鸦则应名为应城关。

第二鸦云阳关,关隘设于流经关山与九里山关口的空山河口左岸;空山河源于空山,山上有洞,有水出焉,一名空山洞。

第三鸦鲁阳关,入鲁山县界。鲁阳关在鲁山与南召之间的一个南北走向的断裂大峡谷中,号称长城百关之首,当地人称“南召到鲁山,七十二道脚不干”此关南起分水岭南麓的云阳镇,北到分水岭北麓,是古代重要的车马通道。

在鲁山县南面的分水岭迤北,除鲁阳关外还有一处小鲁阳关,名曰过风楼,位居今南召县城的北侧,与鲁山县四棵树乡相通。过风楼大门朝北开,由南召管理,坡陡弯多路险,大概附属于鲁阳关的“陈仓道”。大、小鲁阳关相距五十里,是南召境内楚长城隘口,其功用是南守攻北。鲁阳关塞十分艰险,历代诗篇都有反映。如:

张协西晋)《杂诗·朝登鲁阳关》:

朝登鲁阳关,狭路峭且深。

流涧万馀丈,围木数千寻。

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

感物多思情,在险易常心。

朅来戒不虞,挺辔越飞岑。

王阳驱九折,周文走岑崟。

经阻贵勿迟,此理著来今。

    李白(唐)《豫章行》:

胡风吹(依)代马,北(雪)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浩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蒋机(明)《鲁阳道中》:

历涉迷津七十翁,马蹄频濯障泥空。

遥看雁影偏怜客,谁向狼群尽避骢。

岭道云深晴复雨,沙川水急浪还风。

咨诹父老无他说,赋重民贫愿岁丰。

                   初走三鸦路

因早有踏访三鸦路之念,壬寅年二月初三(3月5号)终于成行。是日,为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日,乃是万物复苏之际。

天尚未明,与有志于南阳历史文化的诸君踏上了去往三鸦路之路,沿着省道分头北上。众人在云阳镇会合。时是仲春季节,凌晨时的春风还甚料峭,但天公作美,日出后气温逐渐转暖。

在云阳镇,见到了等候着我们的已是耄耋之年的补风华老先生。在补老先生坐等的私家博物馆,看到了久盼的“古鸦路”、“鲁阳关”关隘匾额,随之观赏了博物馆珍藏的藏品。

三鸦路地处古雉县境内,人文景观丰美,沿途可谓是“山阴道上,目不暇接”,面对诸多古迹、美景,因时间原因,只得走马观花,略看一二。补老先生作向导,带着我们走访了文庙、兴阳观、铁牛庙、皇后峪、分水岭过风楼等处名胜古迹。

南召文庙原名楚王行宫,明成化十二年于鸦路镇置南召县后建为文庙。文庙现存有泮池,寰桥穿池而过,寓意鲤鱼跳龙门。据介绍说,泮池原有三塘,现存一塘。寰桥后即是戟门,戟门两侧是乡贤、名宦两祠。戟门后古柏两株,已近三千年的历史,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古柏树冠繁茂,虬枝葱茏,树干高耸,直插云霄,树径近两人合抱,据说是全国仅存的年代最久远的柏树。但在平原地带,古树名木早已是凤毛麟角,被纳入了文保单位。1960至1962年三年不雨,粮食严重歉收,城镇居民粮食定量削减,当时号召人们“低指标、瓜菜代”,以度时难。走过古柏树,则是一片地势稍高的白地,此处原是文庙内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但早已不存。县文庙现为云阳镇  小学。

兴阳观,原名南石庙,位于今云阳镇南一华里鴨河、鸡水(即鲁阳关水)交汇处,与焦枝铁路、宛洛、方青公路附近。据传;宋代有人在庙东南一巨石上凿塑一土地爷像,故称南石庙。后又在其顶建一小庙,又称此处庙上庙。随着信徒增多,才在现庙址建成供奉土地神的祠宇,祠内尊奉韩愈为土地神,此庙是中国最大的土地庙。据记载,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及之后至清代,多次重修、修葺,后在西部建起近二百间庙宇,有老姥庙、蚕姑庙等,成为建筑群。此庙香火旺盛,曾为抗日战争后方医院和中共地下党活动基地。解放后,特别是"文革"期间被毁,仅留土地殿一处,颓废不全,一九八九年南召县政府批准开放。先后又建起山门及祖师、老姥、玉皇、老君、阎罗14个殿堂,使之成为三省九地区四十九个县的活动中心。此庙现有房屋百余间,神像二百余尊。观内碑刻甚多,但多是现代所作。

过云阳镇沿鸭河继续北行,过北召店后达皇后乡,铁牛庙即位于皇后乡分水岭村,是神话传说“嫦娥奔月”的策源地。传说,嫦娥家的一头大黑牛因犯天条被神兵天将追赶,无奈下,一头拱进了八百里伏牛山,在铁牛庙处出露出了一只牛角。其实,这只牛角是从天而降的陨石,硕大的陨石沉埋于地下,当地的山民在陨石的牛角形上方圈起一井,无水时可以看到铁黑色的牛角。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六日,是皇后乡分水岭村一年一度铁牛庙庙会。

分水岭处的皇后乡,因汉光烈皇后阴丽华曾宿过的石室而名。石室位于省道旁,陋小仅以容身,应是后世之人慕名开凿以资纪念而做。石室前即三鸦古道,古道早已被历史的风尘碾压成了古路沟。而今的古道上荒草蔓生,早已失去了当年的模样。三鸦路曾经是金戈铁马、商旅马帮、行旅经由之路,遥想当年,大禹治水偕众工匠曾履于此地;夏朝身着寸缕的奴隶,抬着贡品们走过于此;被迎进京的光烈皇后,在兵士的护卫下曾在此歇宿;策兵进攻南阳的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踌躇满志,其兵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亦是道经此地。随着社会的发展,昔日宽仅丈余,穿行在河道旁的古道,今已是宽阔的公路,然古道旧址已所剩无几。

地处三鸦古道的分水岭,距南召县城68华里,是黄淮水系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岭之北的水入淮河,其中  河汇入黄河,岭南水则入于汉水。此处旧有过风楼,横跨在古鸦路上,楼两端连接着楚长城,是盘查过往行人的哨卡。此过风楼疑是鲁阳关,因属南召县管辖,故过风楼的大门朝北开。据补老先生介绍,此关曾有石基,门楼上匾曰“古鸦路”,惜楼毁于上世纪的中叶,今已了无痕迹。站在此关口望去,古道已被埋在在焦枝铁路路基下,繁忙的火车从身边呼啸而过;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风驰电擎,络绎不绝。

从分水岭往后走,经由三鸦的第二鸦云阳关。云阳关位于小店乡关庄村。源于空山的空山河从九里山与关山交界的垭口静静淌过,宽阔的河床上是清澈见底的河水。沧桑的云阳关关口位于河的左岸,今名关山寨。走进关庄,颇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惊,前人用河床的石头加工成方形砖石,整齐地排列堆砌成寨墙,部分方石基础上有用黄土夯成的墙体。寨墙保存基本完好,最长处达上百米长。但在村落及四周,可以看到不少因寨墙被拆而散落的方石。关门早已不存,但云阳关关门的匾额尚在,据说一山民欲以一万元卖掉,被本村热爱家乡文化的王国强追回,因而此行有幸看到云阳关的匾额。王国强讲,他很迫切希望能把云阳关寨墙保护下来,最好能恢复关门,以留给子孙后代。愿望美好,但愿能引起有关方面重视,早日恢复关门,亦是一处访古寻踪的旅游资源。

出了关庄村,天色已是不早,已无时间探访第一鸦百重山和楚长城,只好留待下次再来。结束了当天的行程,回到家中,已是华灯初上。

                          2022·3·12即笔

再走三鸦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待续)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2017年3月15日,是由南阳市民政局批准注册的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机构秉承“公益博爱”的服务宗旨,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技能和方法,主要为儿童、老年人、社会文化等群体提供优质专业化的社工服务。我们的使命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办公地址:南阳市解放路孙家楼二号院 。微信公众号益博社会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阳关
楚国春秋时期的主要防御对象是齐、晋、郑,故春秋时楚国开始修筑的长城线段为东线和北线。
南召有条“三鸦路”,是为“方城道”之“陈仓道”
南阳这32个地方,全走完算你厉害!
南召岩画满山岗,柞蚕图腾再现七八千年前历史辉煌
俺们当年抗日杀敌,如今这厮却来挖咱老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