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14年,拍摄敦煌莫高窟的消逝丨特别策划
本周我们为大家推荐的是中信出版集团、中国国家地理联合敦煌研究院文物摄影师孙志军推出《世纪敦煌》影像画册,耗时14年打造,将敦煌的前世今生定格其中。

敦煌或许终将逝去,
但《世纪敦煌》让它
以一种方式
活在我们心中。


书中精选了艺术价值最高、历史价值最高、变化最大的莫高窟影像,通过120年时间跨度的影像对比编排的形式,让人在阅读中,开启一场时空穿梭的敦煌之旅。



这也是海外收藏的20世纪初莫高窟照片首次系统整理并在国内公开付梓。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让我们得见那个未曾见过、已不可见的莫高窟。

▲  “斯坦因密室” 大英博物馆 孙志军 摄

从影像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留下的、那些逝去的,那些永远不可再见的,那些被破坏的;可以看到莫高窟生命脉搏的跳动,听到她的心跳和呼吸;看到一代代的敦煌守护者为什么而奉献,而着迷。

▲ 孙志军 摄

《世纪敦煌》

中信出版社

14年心血

120年影像对比

记录正在消逝的莫高窟

特价66折¥159
原价¥238

小程序,

FT商城 , 交易担保 , 《世纪敦煌》| 记录正在消失的莫高窟,感受它永恒的生命脉搏 小程序

关注微信公众号“FT消费官”查询订单、物流

1

用14年

给莫高窟拍“证件照”

中国文化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里的石窟最早建于公元366年,最晚建于公元14世纪,总计多达735个。仰望莫高窟,45000+平方米的壁画、2410+尊彩塑雕像,跨越了1653年的历史风云,汇集10个朝代的匠人智慧,在人类四大文明的交汇点,敦煌赋予了莫高窟穿越时空的力量,将中国最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全部保留了下来。敦敦乎如地之厚,煌煌哉如天之威,照耀着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

这一切在1900年被王道士偶然发现,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不幸的是,当时正是清朝末年,朝廷自顾不暇,王道士多次上报均石沉大海。几年后,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俄国人鄂登堡等所谓的探险家接踵而至,近 3 万件文物被陆续运出国门。更令人吃惊的是,从斯坦因 1907 年进入敦煌到民国中后期的 1938 年,国内几乎无人到过这座胜地,对于那里发生的一切更是无人问津……

如今,莫高窟文物被收藏到巴黎国家图书馆、卢浮宫、东京国立博物馆、俄国东方学研究所、哈佛大学等地,唯独留在中国的寥寥。难怪陈寅恪先生在后来的研究中,不断叹息此事: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后来,一批又一批莫高窟的保护者出现,第一代敦煌保护人常书鸿、扎根敦煌六十年的段文杰、用青春守护敦煌的樊锦诗、李云鹤……其中就包括《世纪敦煌》的作者孙志军,他懵懵懂懂成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一员的时候,只有18岁。他的工作,是给莫高窟拍”证件照”:争取在它们消失之前,为后世留下珍贵影像。这也许是“留住”莫高窟的另一种可能!

▲ 敦煌研究院的壁画修复师王辉
正在修复莫高窟第45窟天王像的一小块彩绘  -孙志军摄影

因为有专家预估,未来50年到100年内,莫高窟或将湮没黄沙中。无数能工巧匠穷极一生的心血,其价值绝非金钱所能衡量的艺术品正在一点一点地凋谢。1600多年的时光,让莫高窟从无到有,从繁盛到逐渐走向消亡……



为了更好地了解敦煌莫高窟百年的变迁史,孙志军走访了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从大英图书馆到匈牙利科学院图书馆,从哈佛大学到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他亲眼看到了斯坦因、伯希和、奥登堡等人20世纪初拍下的莫高窟。
 
▲ 孙志军在大英图书馆IDP项目办公室
看到了斯坦因拍摄的两张藏经洞照片

透过当时的影像,孙志军得以穿越时空,瞥见了百年前的敦煌,又无比揪心。正如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过的那样:

“历经千年的莫高窟,有着不同程度的病害。看到1908年由法国人伯希和拍摄的洞窟图片时,我才发现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等文物,仅仅和七八十年前相比,就已经大大退化,或模糊,或丢失......其病情恶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将持续下去。”


▲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法华经变观音普门品
左图:Charles-Nouette摄影  右图:孙志军摄影

为了让更多人也能了解敦煌的前世今生,直观地感受敦煌的百年变迁,“留住”它的音容笑貌,从2007年开始,孙志军开始了他的莫高窟重摄之旅。


影像的采集和拍摄,本身就是一项非常漫长的工作。莫高窟壁画和雕塑数量众多,又都藏于深幽洞窟之中。这对拍摄技巧、自然光线的使用,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相当的细心和耐心。


一平米的壁画,大概要拍70张照片,加上文物拍摄的特殊性,每拍一小时,就得熄灯20分钟;这样算下来,完成一个洞窟的拍摄,至少需要一个月。而莫高窟,一共有735个洞窟。


但孙志军还是坚持尽量模拟百年前的文物摄影角度、景别、光照等环境进行重摄。《世纪敦煌》影像集的左侧,多数是1900-1940年间外国考古队拍摄的敦煌照片;右侧是孙志军等敦煌人拍摄的照片。照片竭尽所能地保持一致。对比之下,我们普通人终于可以看到,莫高窟在100年里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选了几张对比图,让大家先睹为快:

在1908年的照片中,记录了完整的隋代说法图,精美绝伦。
▲ 302窟 窟顶西披(隋)
上图:孙志军 摄  下图:法国西域考古队 摄(1908年)

▲ 323窟 主室南壁(初唐)
左图:孙志军 摄  右图:历史影像

历史影像显示,壁画中间缺失的是杨都出金像部分,这部分于 1924 年被美国人华尔纳盗劫破坏。
▲ 被美国人华尔纳盗劫的杨都出金像部分
现存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

影像集的历史照片部分,也是海外收藏的20世纪初莫高窟照片首次系统整理并在国内公开付梓。而书中收录的这些珍贵历史照片,让我们得见那个未曾见过、已不可见的莫高窟。

《世纪敦煌》

中信出版社

14年心血

120年影像对比

记录正在消逝的莫高窟

特价66折¥159
原价¥238

小程序,

FT商城 , 交易担保 , 《世纪敦煌》| 记录正在消失的莫高窟,感受它永恒的生命脉搏 小程序

关注微信公众号“FT消费官”查询订单、物流



2

150余幅莫高窟影像

用影像的力量守护莫高窟的永恒


深处大漠,莫高窟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精美绝伦的艺术与历史。七百洞窟,三千彩塑,敦敦乎如地之厚,煌煌哉如天之威,照耀着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历久弥坚,于苦难中焕发光彩,是她最独特的生命底色,也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一脉相承。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展现出莫高窟精美绝伦的艺术生命力;书中首先整理了详细梳理了1907~1949年间,海内外探险家、学者和摄影师镜头下的莫高窟情况;再谈到如今“数字敦煌”的开展,带领读者走进莫高窟世界。


随后按照四大历史时期,展现了不同时代敦煌壁画的不同风格;

《世纪敦煌》精选了150余幅艺术价值最高、历史价值最高、变化最大的莫高窟影像。

敦煌莫高窟735个洞窟,每一个都是历史文物陈列室和美术馆——飞天、佛教戒律画......这些作品你可能耳熟能详,也可能闻所未闻,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比如举世闻名的敦煌艺术代表——257窟的九色鹿;

比如第156窟中的张议潮起兵图,展现了晚唐时期敦煌大族张议潮从吐蕃手中收复敦煌的盛况。

这些珍贵历史照片,让我们得见那个未曾见过、已不可见的莫高窟;在阅读中,找到时空穿梭、还原莫高窟的实感。
▲ 孙志军 摄

此外,《世纪敦煌》还收录了300多页的高清历史影像;每一张都值得用放大镜仔细鉴赏,让你一口气看尽莫高窟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沧海桑田。

当年那些探险家和专家在拍摄过程中,采用的拍摄手法各异,有的严谨,有的细腻,有的诗意,有的工巧,有的收放自如……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摄影美学在照片里得到一一展现。对这些拍摄技术的复制和仿照,也对今天的摄影艺术创作带来新的启发。

▲ 斯坦因拍摄资料
这些探险家和专家学者的记录,都成为后世敦煌研究重要而珍贵的史料。“彼时与此时”的主题始终贯穿于《世纪敦煌》,它也是这本书诞生的根本原因:

让更多人能亲眼看到时间在莫高窟上留下的痕迹;也看到人类争斗和贪婪在宏大叙事下只是寥寥几笔,对于文物则是再也无法挽回的湮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瓣直飙9.0!流失海外的百年珍贵影像,历时14年,首次在中国公开!
跨越百年的莫高窟影像
跨越百年,影像记录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回眸百年望敦煌今昔 作者:孙志军
我们为什么爱敦煌?
敦煌:千年莫高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