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交易中的平衡
50年代时,巴菲特先生为了更好的在公开场合演讲,他专门参加了卡内基的讲座。内容主要是:学会在自己紧张时开口说话。对此,巴菲特先生认为:重要的不是使自己在公开演讲时不紧张,而是在自己紧张时,同样可以开口说话!其实投资人在交易中,同样重要的是在风险条件下如何进行交易,而不是寻找无风险条件下的交易……

  有段时间自己专门研究专业人员与业余人员之间的思维差别。通过认真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专业人员给自己保留了更大的平衡。而业余人员更倾向于在某个方向上的深入。如棋类运动中,很多顶尖的业余好手在计算能力上并不比专业棋手逊色。但大多数业余选手难以完成最后突破的关键在于没有找到定势中的开放性与深入性的平衡。一旦业余选手可以完成这个转变,往往会更加发挥其实战的力量。很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河北著名的象棋选手李来群。他的实战拗杀力量被业内公认极佳。很多人形象的称其为“大蟒缠身”和“铁索横江”。现在市场中,很多投资人在局部交易中的处理能力十分出色。但落实到整体的成绩,就明显可以感觉到其成绩的波动性。类似的问题很有代表性的市场事例就是索罗斯先生和尼德霍夫先生之间的比较。

  对于索罗斯先生,很多投资人比较熟悉;对于尼德霍夫先生,大多数投资人并不很熟悉。但他曾作为索罗斯先生的专业基金经理出现,并在93年成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他的著作《投机生涯》对市场中一些人影响很大。但尼德霍夫先生的对冲基金在97年被破产清算了。这或许印证了那句话:如果你交易屠龙刀,或许你终于会死在屠龙刀下。

  熟悉了这段历史后,我有意识的研究了尼德霍夫先生的《投机生涯》。这本书写于1996年,其时尼德霍夫先生的操作纪录已明显呈现出巨大的波动性。在其著作中,我们不仅仅可以感受到尼德霍夫在交易中的能力。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他在控制自己交易平衡中的问题,这些都点点滴滴显示在著作中。或许主人公并不知道自己会在几个月以后经受破产清算的命运。专门分析对冲基金行为的《对冲基金手册》中曾以尼德霍夫的对冲基金为实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论认为:尼德霍夫先生大量使用了杠杆比率,但其并没有获得相应的稳定收益。同样在95年7月前后,尼德霍夫的对冲基金损失了一定数量的资本,同时尼德霍夫先生对自己所从事的美元——日元外汇交易感到了不可思议。这些似乎都在印证这一个道理,尼德霍夫先生想纠正一些交易中失去的平衡,但他的努力最终使自己更加远离平衡,导致了最终的悲剧。

  与尼德霍夫出版自己的《投机生涯》类似,索罗斯也在86年出版了《金融炼金术》。在随后的87年中,索罗斯也经受了巨大的损失。但索罗斯很快处理了这个问题。他在市场刚刚稳定、也就是几乎在市场的最低点处理了自己的头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达到20%的波动。很多市场人是并不理解索罗斯的上述行为。并形象的比喻为大量猎食者听到了搁浅的巨鲸的声音,他们围绕着、飞快的蚕食了他。但索罗斯认为:我犯了一个大的错误。因为我期待崩溃在日本发生,我也因此做好了准备,他本来可以给我提供一个机会。但事实上,他发生在华尔街,而不是日本,所以我错了!

  类似的经历,索罗斯的交易中曾在95年的日元、98年的俄罗斯、2000年的网络科技股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但索罗斯都平稳渡过了。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对2000年索罗斯停止自己的对冲基金做出各种解释。但在索罗斯停止自己的基金后,他大部分资产得到完整的保持,而市场也在2000年后出现了大幅波动。或许在不久以后,我们又可以看到索罗斯先生的经典战役。

  交易中,投资人不可避免的会形成“非战即逃”的习惯操作。大多数具有一定水平的投资人都可以使自己形成类似的本能能力。但这些行为如果仅仅存在某一个局部,也就是并不能形成对整体交易的平衡。这永远不可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完成这一点,投资人必须能达到交易中的平衡。即:非战非逃、也战也逃。
大多数投资人可以给未来市场的多种可能变化相应的分析,但却不能找到交易中稳定的“纳什平衡”。在《博弈论》中,行为人不仅仅要为对方的各种可能性建立模型,同时要为自己的各种行为找到模型。这样就形成了分布矩阵,最有效、最稳定的解就是“纳什平衡”。如:目前的市场中,未来可能的走势包括:1)直接形成上攻,假定该种可能的成功率为30%、假定未来可能获得收益为15%;2)向下调整到1350点附近获得支撑后再次形成有效上攻,假定该种可能的成功率为30%、假定未来可能获得收益为5%;3)向下调整到1350点后继续破位,假定该种可能的成功率为40%,假定未来可能获得收益率为-10%;这些都是很多投资人可以做到的,但大多数投资人并不能确定出市场出现上述三种可能性情况下,投资人的基本操作也需要分为轻仓、中仓、重仓等不同形式。自己的不同应对在不同市场走势中所获得结果明显不同。如:在市场直接上攻中,投资人重仓的操作可以获得最好的结果;但如果市场出现向下调整后的破位走势,投资人的重仓操作将会面临极大的损失。组织交易的关键就在于寻找到一种可以应对市场不同走势的最佳操作结果。即:投资人在交易中平衡的关键是寻找到关键的“纳什平衡”。专业的人员相对于业余人员优势的一面就是可以找到交易中的“纳什平衡”,而这一点正是投资人组织交易结构的重点。

  这些文字是我给朋友写的一些东西,也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由一些问题还没有完成,需要时间去补充。

  这段时间自己一直在探讨与交易有关的问题,说句实话,我感觉我们中间的很多人在没有把问题搞清楚以前就想简化。打个比方:张无忌在武当山学习太极剑,他最后忘记了具体的招式,只记得那个园园的“太极图”。但想过没有,他以前专门学过太极拳。同时他自己的武功已经达到了一流的境界。这是他可以化简的关键。由繁化简,就像由轻到重一样的艰难。如果自己的实力不够,一味的化简,就像一个小孩子为挥舞起上百斤的大铁锤。不知道是谁在带动谁?这个循环就是由重到轻、再由轻到重的反复轮回。如果自己还没有达到那个可以境界,就不要想办法做自己做不到的事。不变是最好的变化,但如果你没有学会变化,哪里去谈什么不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交易中的非战即逃
维克多•尼德霍夫
学习
索罗斯操盘手尼德霍夫:生命是一场投机!
大佬也“扑街”!盘点那些抄底惨败的投资大师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失败案例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