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论讲义 观因缘品第一(九)

以此二偈叹佛。则已略说第一义。

第二次释八不。

龙树所以标二偈在论初者,有二义:一为叹佛,二明第一义。

叹佛者,叹佛能说八不,能破邪显正灭诸戏论,佛能说八不则是第一之人,所说八不即是第一之义。第一义者,以其最上莫过故称第一,深有所以目之为义。诸佛虽说二谛,但以第一义谛为本,故涅槃云:为令众生深识第一义故说世谛,若众生不因世谛入第一义,也。

八不言约义丰,意深理远,总摄一切大乘经论甚深密义,能生十方三世诸佛,是诸佛法身父母,今欲令末世众生弃末寻本,舍邪归正,于佛法中得真实智慧,故开篇明义,高唱无生,赞佛叹法,略明第一义。

问曰。诸法无量。何故但以此八事破。

上偈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今问戏论无量,法亦众多,如外道九十六种,内学五百论师,何故但说八不便能灭除一切戏论。又有此问来者,法门无量,云何止取汝所解八不,欲释一切大乘经耶。

答曰。法虽无量。略说八事则为总破一切法。

答曰,在法虽多,不出八事,戏论无量,亦不出此,故略说八事,则病无不破,教无不申也。

不生者。

以下释八不,先释不生。

一切法皆从生有,生是根本,若无生则一切无从谈起,亦无所谓断常一异去来,故破生即遍破一切,是故先明不生。

就文分二:第一就理明無生,第二就事明無生。

诸论师种种说生相。

诸论师即是内外大小乘学人也。诸论师所以种种说生相者,彼不知因缘生即是无生,故于因缘法中,执有执无,横生邪见,更相推斥,或谓有因生,或谓无因生,或谓从此生,或谓从彼生,故言种种说生相。

诸论师所计之生,于如来即是第一义無生。如经云: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第一义谛。今学大乘人闻生与无生,但作定解,谓世谛自有生真谛自无生,佛只说因缘生即是无生,而彼谓因缘生异无生,故须破之也。又此有所得生与无生,望无所得义并皆是生,是故破生也。又有所得人不知生即无生,故迷第一义谛,亦不知无生即生,故迷于世谛,是故今破生也。生病既去,无生不留,故五句一无所依。

或谓因果一。或谓因果异。

此论正破内傍破外,故下列九计,具足内外。

外道立因果有四义:数论外道僧佉人谓因果一体,胜论外道卫世师谓因果异体,苦行外道勒沙婆谓因果亦一亦异。涂灰外道若提子谓因果非一非异。

就佛法内部有二种:一、大众部谓因果是一,变种为芽,转少为老,因果不离,故因果是一。二、上座部谓因果是异,种灭于前,芽生于后,少灭于前,老生于后,故因果是异。毘昙同上座部义,成实同大众部执也。

或谓因中先有果。或谓因中先无果。

从因生果,不外因中先有先无。僧佉执因果一体,犹是因中有果义,卫世执因果异体,犹是因中无果义。上座部明二世有,现在因中,本有未来果性,即是因中有果。大众部明二世无,即是因中无果。毘昙义同上座,成实还同僧祇。

或谓自体生。或谓从他生。或谓共生。

自体生者,外道计自性能生众生,众生若灭还归自性,自性即是世性,一切有情无情皆从其自性本体而生。佛法中,毘昙谓各从自性出生诸法,如从梨柰自性生梨柰等物,此是从性大生事大。成实谓各从二空理出生诸法,如依虚空,有地水火风等,此是从理大能生事大,并是从自性生义。

他生者,有外道谓我从自在天作名为他生。佛法中诸法从缘生,亦是他生义。毗昙立所作因,亦是他生义,成实云从真起妄亦同他生。又二世无者,谓因中无有果性,缘聚而有,是他生义。

共生者,尼揵子裸形外道计,未有天地万物前,有一男女,共和合生于众生。数人云,生住异灭各有大小二相,八相相扶共起,展转相生。成实云,四微和合有柱,五阴和合成人,因缘和合有众生,并共生义。

或谓有生。或谓无生。

有人言,此是总结上七计,七计不同,不出有无,故总结也。今谓不然,此文称于或谓,则是别计,非结上也。

今明可有两义:一者、上七计明法体,此两执辩生相。如萨婆多及毘婆阇婆提计法体外别有生相,故言有生。无生者,僧祇及即法沙门部明法体外无别生相,故言无生也。又有生者计生相是有为,如数论也。无生者计生相是无为,如毘婆阇婆提也。

二者、上明果有无义,今明因有无。或谓因是有,以有为因能生诸法。或谓因是无,以无为因能生诸法,故异有因无因。无因乃是无有于因,今明以无为因也。如外道计虚空能生四大,四大生众生,即是从无生。地论人计本有佛性,能生万物,即是从有生。

如是等说生相皆不然。

如是等说生相皆不然者,总非九计无一可当。

有三意:一、夫论生者,生宛然而无生,亦无生宛然而生。外人既不识生而无生,岂识无生而生,故生义不成。

二、外人既不识生本无生,颠倒横计有性实之生,今检世谛法中亦无此性实之生,故云不然。

三、此之九计互相是非,如计一者破异,执异者破一,计有者破无,计无者破有,则知一异有无并是颠倒,不待论主即自破也,故皆不成。

此事后当广说。

第二指后破。通而为论,二十五品并明无生,品品之中求一切法不可得,即一切法并是无生,故言此事后当广说。

生相决定不可得故不生。

第三总结。二谛中决定无实性之生,不但真谛中无,俗谛中亦无,故云决定不可得,具如后文所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百罗汉及讲解——1
中观论
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法要直指(30)
不退转
长歌当哭正法之流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