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济宁汶上县大运河南旺枢纽系列:京杭大运河南旺枢纽历史碑刻简介

大运河南旺枢纽是京杭大运河的关键工程,它以漕运为中心,因势造物,相继兴建了引汶济运、挖泉集流、设柜蓄水、建湖泄涨、防河保运及建闸节流等一系列结构缜密的配套工程,完成了水资源的调度、调配和管理,解决了会通河段缺水难题,从而保证了明清两代漕运的畅通。南旺枢纽工程浩大,面积广、历史长、工程结构复杂、维护修缮管理困难,鉴于其突出的水工科技价值,有关南旺枢纽工程的记载史不绝书,其中南旺枢纽众多碑刻便是最好的证明,是运河历史文化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实物遗存。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留下了众多的碑刻,近年来,在汶上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大运河南旺枢纽调查及考古发掘等工作中发现了有关南旺枢纽及分水龙王庙等历史碑碣近百通,这也是南旺枢纽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这些碑碣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分布广泛,上自元致和元年《嘉祥县界石北至汶上县地面》界碑,下至民国六年《明授衍袭奉祀官宋崇善墓》碑,以明清碑刻居多。从保存现状上看,有的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有的残缺不全,内容不好确认,还有的损坏严重,只剩下只言片语。调查发现一些碑刻除年久风化,自然损坏外,很多都是人为破坏,有些因朝代更迭而损毁,也有的被改作他用,如明大学士许彬《分水龙王庙记略》碑改作清关帝庙过门石,明万历圣旨碑改作清钟楼基础石,更有清张鹏翮《题白老人祠》碑被分成若干块用作学校教室基石。据《南旺镇志》记载:“1967年,南旺分水龙王庙大殿前建筑精巧的戏楼,在'破四旧’中被南旺学校师生拆掉,同时碑碣被拉倒20余座。”文物部门针对《南旺湖图说》《济宁州禹王殿移建南旺碑记》等碑刻进行了收集整理修复工作,经多方查找拼对,使之“破镜重圆”,又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从碑刻类型和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祠庙碑,这是碑刻中的大项,如明正德《宋尚书祠堂记》、清康熙《重修分水龙王庙记》、清乾隆《重修南旺庙记》、清道光《汶上小坝口重建文昌阁记》等;二是颂功碑,如清《重修分水龙王庙、宋大王庙、白大王专祠,新修鉴远亭》碑、清《万善题名玉皇阁分水龙王庙重修碑记》、民国《万民感恩》碑等;三是记事碑,如明《重修南旺湖记》、明《南旺湖图说》,清《汶邑西南南旺镇分水》碑等;四是题刻碑,如明《拜尚书宋公祠》、明谢迁、杨淳、朱寅诗六首,明张文凤《阅南旺湖有感题宋尚书庙》、清《郡邑士商既为》、清《保康刘猛将军庙》;五是界石碑,如元致和元年《嘉祥县界石北至汶上县地面》、明正德四年《兖州府嘉祥县运河北界》《宋氏祀田西南界》(侧面湖田局丈)、《龙王庙地东北界》等。另外还有圣旨、御笔、祭文、墓碑、泉源碑等。

树碑立传是古人记载重大事项所推崇的重要形式。南旺枢纽历史碑碣不论是其记载反映的历史信息,还是从其展现的运河文化、宗教、科技及书法艺术,它们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见证了大运河的演进和兴衰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审美价值,尤其对研究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南旺枢纽及分水龙王庙的历史、功用、演变等问题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山东省汶上县南旺大运河枢纽(原)
水往高处流:京杭大运河的“都江堰”南旺水利枢纽
大运河之58个遗产点——汶上南旺枢纽
运河遗产
汶上县南旺镇分水龙王庙建筑群
12隋朝-世遗-大运河【封言片语大运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