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涎石症(Sialolithiasis)

涎石症,通常发生于颌下腺,约占90%,其次常发生于腮腺,约占10%,儿童少见。25%的涎石症患者的涎石为多发,通常位于腺体内或腺体外的导管内,阻塞时可伴有导管扩张。有研究认为涎石症和囊性纤维化有关,也有学者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颌下腺为什么容易形成涎石呢?因为颌下腺的分泌物呈碱性,并且高度黏稠;此外,颌下腺导管(Wharton duct)很长,且一路上行,经舌下腺深方,最终开口于舌下阜(fù),过长的导管和地心引力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涎石症的临床表现显而易见,患者进食时会出现反复肿胀疼痛,此外还可合并感染,这和涎石部分或完全阻塞导管有关。

X线对涎石往往有心无力,虽然大部分涎石是显影的,但是往往容易与下颌骨相重叠,不易观察到;而超声发现涎石的灵敏度可达94%,基本是手到擒来。

涎石的超声特点比较简单,通常表现为强回声,大者可表现为弧形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当涎石造成阻塞时,还可观察到扩张的导管,呈管状无回声,管腔内无血流信号;约50%的患者可伴有涎腺的炎症,表现为腺体回声减低不均,血流信号增多,有时首先发现炎症,咱超人可进一步找找原因,看看有无涎石~

图1-2:涎石症。三角形所示两枚强回声为涎石,后方伴弱声影,空心箭头为下颌骨,而另一张图中箭头所示为与涎石阻塞所致扩张的导管。

图3-4:涎石症。箭头所示为颌下腺导管(Wharton duct)内多发的显示,形态有些不规则,后方伴声影,颌下腺导管扩张,透声变差;另一张图显示受累颌下腺外形变饱满,回声有所减低、欠均,血流也有所增多。

= 下期见咯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涎石症
正常涎腺的超声表现
涎腺淋巴上皮病的超声表现
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扩张超声诊断思路指南
【二院超声】腮腺的超声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