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明:鲜卑人→拓跋部→北魏王朝→党项羌人→羌人/白马人

在西羌系统中,先零羌、烧当羌、参狼羌等种落,早就在史籍中频频出现,虽然他们并未建立过被正史所书写的民族地方政权,而后来建立了与辽、宋、金、元等朝代并立之西夏政权的党项羌,却曾经名不见经传,且很晚才见诸于文字。

从目前掌握的历史记载、考古发现等情况推测,党项羌与吐谷浑类似,也是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中国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产物,是鲜卑人与西羌人融合后产生的新族群。

鲜卑人建立北魏政权(386年—557年)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那时候北方战乱连连,各族百姓深受其苦,因此尽管鲜卑人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蛮夷”或“戎狄”,但因其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北方地区广大人民追求和平、安宁生活的渴盼,因此这个少数民族政权获得了认同。

北魏建立后,鲜卑统治阶级带领进入中原的鲜卑人,开始了由被动想主动、从自发到自觉的汉化进程。到孝文帝拓跋宏(元宏467年—499年)时,北魏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与偏安南方的汉族政权分庭抗礼,同时北魏疆域内民众安居乐业,促进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有了巨大发展,鲜卑统治阶级的汉化程度已经很高。

在这种情况下,孝文帝决心进行全面改革,他下令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前往中原腹地、多朝古都的洛阳,要求鲜卑人特别是鲜卑贵族一律改为汉姓、汉名,穿汉人服装,使用汉语,鲜卑贵族死后不得运回平城安葬,以及鼓励甚至强制与汉人通婚等等,并且从自身做起,将皇家姓氏“拓跋”改为“元”。

尽管总体来说,孝文帝的改革总体上取得了成功,是一位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皇帝。但毕竟改革是一场革命,必然会引发不同的声音,有一些鲜卑贵族不愿意被汉化,或者不赞同离开平城南下,于是或北迁祖居地,或迁往他处。“自是拓跋氏降为庶姓,散在夷狄”,既说明北魏时拓跋氏已经自认为并且被认为是汉人,也表明有些拓跋氏没有加入汉化进程,而是与其他少数民族进行融合。

其中有部分拓跋氏黄胄和贵族,就一路西行,来到西羌人聚居的河湟地区,与当地的羌人混居,逐渐生成一个新的族群——党项羌,也叫党项人。

历史文献记载,到了大约公元六世纪末期(即隋朝),党项羌开始活跃,他们居住的中心在析支(《尚书。禹贡》作析支,《后汉书。西羌传》作赐支,音不同而意同,即今青海省东南部的黄河河曲处,约在北纬三十四度左右)。到唐朝初年,党项羌活动范围扩大,“东拒松州(治所在今四川省松潘县以北),西叶护(中国古代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爵位名称,匈奴、大月氏、乌孙等都有使用,当是在单于或大单于以下的官爵;隋唐时期,葛逻禄、回纥等种落也有使用,多表示可汗之下分部部长),南春桑、迷桑等羌(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北吐谷浑(中心在青海湖)”(见《新唐书。党项传》)。

党项羌那时还属于比较弱小的族群,以游牧生活为主,不过,他们已经初步进入奴隶社会,并分化出八个著名的氏族:细封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费听氏等,从鲜卑人发源的拓跋氏显然忝列为党项羌之较大氏族,且是党项羌这个部落联盟中的领导阶层。

(党项羌人/来自网络)

从中古世纪中国政权分析来看,在所谓五胡之中,鲜卑人的政治意识之强、文化文明程度之高、汉化程度之深,是其他胡类族群所难以望其项背的——在中原大地上,除了拓跋氏建立的“魏”系王朝外,慕容氏建立过“燕”系列政权,乞伏氏建立过“西秦”,秃发氏建立过“南凉”等。此外,外迁之鲜卑人,也是“天才”的政治家,如慕容氏迁到河湟后,与当地羌人融合建立了新的族群吐谷浑及其政权,拓跋氏迁至河湟后,与党项羌融合,后来建立了西夏王朝。

隋唐时期的党项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据《隋书·党项传》记载:党项'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牧养牦牛、羊、猎以供食,不知稼墙',他们崇拜天神,崇尚白色,尚武而勇猛,死后实施火葬。

党项羌作为游牧民族的一种,完全是“靠天吃饭”,一旦遇到气候骤变或者易货贸易渠道的阻绝等原因,便会陷入生死未卜的悲惨境地,加之贵族阶级对财富的追逐,因此时常有劫掠农耕居民和城市的行动,对交界中原附属地区的袭扰也就在所难免了。但在隋唐时期,西羌系统中的吐谷浑人,因其人口众多、兵力较强,因而成为中原王朝重点“关照”的对象,而人少兵弱的党项羌,曾长期未遭受中原军队的重点打击。

隋初,党项羌即有千余户自愿“归化”,中央政府对他们的生产生活进行了妥善安排;585年(隋文帝开皇五年),党项羌的大首领拓跋宁丛率领族人到旭州(治所在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定居,并上书请求内附,隋文帝封以大将军的官号,其部下也各有所差。后来,该部一度攻打会州(治所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被隋军大败。

隋文帝当面对被俘押解到长安的拓跋氏首领说:“还语尔父兄,人生须有定居,养老长幼。而乃乍还乍走,不羞乡里邪!”拓跋氏羞懑,于是率众定居。从此,党项羌在有隋一代岁岁朝贡。

唐朝建立后,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民族政策和谐稳定,国威远播海内外,党项羌倾慕中原华风日甚。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年),党项羌首领之一的细封步赖亲率部众归附唐朝,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褒奖与优遇:唐朝在其定居地设立民族羁縻州轨州(约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细封步赖为州刺史,享受朝廷俸禄与赏赐。

消息传出,党项羌人纷纷内附,唐朝于是有先后设立了崌州、奉州、岩州、远州等四州,整个黄河河曲之地的党项羌皆为大唐子民。到634年(唐太宗贞观八年)时,包括党项羌人在内的羌系民族归附大唐并接受中原州县制管理的人口已经达到34万余人,设州60个(见北宋王溥(音“pu”)《唐会要。党项羌》)。

尚未统一的党项羌,遂多数心向大唐,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和行动。一位名叫拓跋赤辞的首领,因其部族地接吐谷浑,遂与其交好,并与吐谷浑王室结为姻亲,而后者对大唐一直阳奉阴违,有分裂自立之意。

634年,唐朝大将李靖(571年—649年,初唐名将,世代为官宦,为唐太宗所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八)率大军攻打吐谷浑时,拓跋赤辞曾帮助吐谷浑国主慕容伏允与唐军作战,最后因不敌而请降,唐朝在其所居地区设立了懿州、嵯州、麟州、可州等32个羁縻州,将各部归降之首领分别任命为州刺史,并以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从此,西夏之先祖拓跋氏以李姓面世,青海省积石山以东地方全部纳入唐朝版图。

(党项人发迹的地方/来自网络)

经过隋炀帝、唐太宗时期对羌系民族中最强者——吐谷浑人的不断打击,使得后者衰败下去了,给党项羌人的崛起提供了空间,但那时他们互不统属,还停留在比较松散的部落联盟状态,并且尚未出现具有统一民族的领袖人物。

西戎中氐、羌皆为很早就见诸于经传者,在古人的记忆中,河西四郡(即公元前二世纪初,西汉王朝在河西走廊、长城南北及其以西地方所设立的酒泉、武威、敦煌、张掖四郡,下辖35县,使得那片曾经荒无人烟的之地,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农业区,同时在地理上也隔断了匈奴与西羌之间的联系)以北为先后为匈奴、突厥,以南为氐、羌。

在三国魏晋十六国时期,同为西羌系族类的氐人,貌似地位比羌人要高,如苻坚(338年—385年,字永固,又字文玉。前秦世祖,氐人,曾经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后在与东晋“淝水之战”中失败,为慕容鲜卑“抄后路”,被羌人所杀)在被杀死前,面无惧色并轻蔑地对姚苌(330年—393年,字景茂。后秦太祖,羌人,出生于甘肃陇西县以西)说:“小羌乃敢于逼天子?”,甚至不顾明明白白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之说,辱骂道:“五胡次序,无汝羌名”。

氐人的这种优越意识,主要因为那时候氐人在直接与汉人接壤之地,且氐人中农耕者较多,汉化颇深,甚至从语言、风俗、形体等方面与汉人无异,而那时的羌人,游牧者居多,且居无定所,所受汉文化熏陶相对较少些。《魏略。西戎传》记载:“(氐人)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能织布,善种田,畜养牛马驴骡……多知中国(中原,汉)语,由于中国错居也。”

也正是因为氐人汉化太深的缘故吧,汉魏六朝以后,氐人几乎被汉人同化殆尽,隋唐以后,在中国西部“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历史舞台上,已几乎找寻不到氐人的踪迹了,倒是羌人的身影一直活跃至今。

氐人就彻底消失了么?

——在今天四川省阿坝州南坪县、绵阳市平武县和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峰峦叠嶂的大山深处,生活着一直总人口不到两万的独特族群,在二十世纪50年代民族身份识别工作中被划为藏族。

然而,他们一般不修藏式寺院,不信仰藏传佛教,多数人不会藏语,也没有藏人天葬的习俗;他们不事放牧,却擅长种田,服饰与汉人不同,但与藏族差别很大,他们的寺庙中既礼拜佛像,也信仰道教和关帝,与汉人一样在家中贡奉祖先牌位,他们自称“白马人”,也就是史书记载的“白马氐”的后裔。

作为上古西戎族类的一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氐人就生活在西汉水、白龙江和岷江流域。古代氐人的种类很多,有故氐、青氐、蚺氐等,其中人数较多者当为白马氐,《史记》中记载:“(氐人中)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括地志》也载:“陇右成州、武州,皆白马氐”。有专家对当代白马人的姓氏和姓名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的姓名与汉人完全一致,如李、杨、苻、班、王、余、田、曹等,而藏人姓名中常见的诸如“扎西”、“旺堆”、“卓玛”“达娃”等等,在白马人中从未发现。

(白马人/来自网络)

白马人的节庆与汉人也完全一致。农历正月初一、上元节、清明、端午、中秋等等,都是他们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节日里,白马人不仅要唱歌、饮酒和用锣鼓伴舞,家庭团聚在一起缅怀祖先历经磨难、南征北战的传说故事。

由于有专门研究氐人和白马氐人的学者、著作,这里就不再展开描述。值得关注的是,白马人聚居的山区,也是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之一,居住在国家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内外的白马人,从来敬畏自然、爱护生灵,不仅从不伤害大熊猫,而且仅甘肃省文县铁楼乡的白马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就曾先后救治过七八只大熊猫幼崽呢。

(拙作之一)

党项羌的首领阶层,来自中国古代最具备政治头脑和政权意识的族群——鲜卑人,即鲜卑人的拓跋部。而治下的百姓,主要是羌人的一种,即党项羌人。

经历了唐末群雄并起的乱世之后,党项羌人趁势崛起于西北,并经过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三代人的努力,于1038年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夏朝,因地处中国西部,故一般被称为“西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夏皇族拓跋氏来源于鲜卑拓跋吗?为何姓李?
两个建国称帝的西夏拓跋与北魏拓跋是同族,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简明:元昊和党项源流史
《西夏王》:游离于五代十国<李‹拓跋›氏族源初探>1
极简 || 西夏元昊家族源流史
晋朝时乱华的五族多数经过长期融合融入了汉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