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大庆:马拉松的最大挑战来自大脑,而非身体

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董事长毛大庆


写在前面


“如果他去创业,所有人都会抢着去投资他!”——这是投资界的大佬徐小平对毛大庆的评价。作为优客工场、共享际的创始人,毛大庆绝对是一位优秀的创业者,在忙碌之余,他也一直没有放下跑步,跑圈的好友都叫他庆庆哥。


今年,庆庆哥完成了他的第92个马拉松,“跑步不会创造奇迹,但可以帮助你在某一段时间内,专注于内在,反省并学习如何料理自己的人生。到跑步中去领悟人生是一次长跑,不一定要超越别人的评判标准,而在于你可以坚持到最后。” 这是庆庆哥自己总结的一段对跑步的感受。


人总是需要去不断挑战一些事情,充实自己的人生,让这一路走得更精彩,生命的意义也在于此。今天的这篇文章是庆庆哥为湛庐文化策划出版的新书《跑者脑力训练手册》所做序言。在这篇文章中,他与我们分享了他翻译这本书的一些思考,跑步,不仅要有好体力,还要有好脑力!


人对于自己身体潜能的了解程度永远比预想的要低,甚至低很多。对于身体潜能的开发并不是一种纯粹针对身体的训练,更多的是在大脑中释放大量信号,令身体感到能量并未枯竭,还在源源不断地迸发。这些是我在翻译《跑者脑力训练手册》的过程中时时思考的问题。(文末有图书福利)



1.

让大脑发现自己


就算从未系统进行过跑步训练的人,当身后有猛兽追赶时,他奔跑的速度也会十分惊人。问题就此而来,跑者的长跑训练到底是对身体的训练,还是对大脑意识的开发?


这本书中有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关于跑者脑力训练的句子,它们都是可以直接印在跑步服上当作你的宣言的,比如:


脑力让你成为更优秀的跑者;

明确你为何身处此地;

要享受过程;

你的大脑至少和你的股四头肌一样在努力工作,而且它运转得更快;

给你带来最大挑战的不是你的身体,而是你的大脑;

……


身为资深跑者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过:“不论到了多大年龄,只要人还活着,对自己就会有新的发现。”在一场接着一场的马拉松比赛中,跑者应该如何发现一个更新的自己?《跑者脑力训练手册》给出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性极强的方法,对于跑者在训练过程中最常见的挫折与困难,也从很多崭新视角上给出了建议。

 


2.

跑马拉松并非为了放空自己


在回答为什么喜欢跑步时,很多跑者给出的答案是“放空自己”,对于这种观点,本书给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答案。事实上,在漫长的一生中,人真正可以让大脑处在真空状态的时刻少之又少,就算是在深度睡眠状态下,大脑依然在运行。所以,当我们享受一次马拉松时,更可能是在数小时内进行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谈,而不是纯粹地放空大脑。



在这个漫长的奔跑过程中,跑者在身体层面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还会有很多你我根本想象不到的意外。比如,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位跑者在马拉松比赛中突然感到脚趾下剧痛,因为不愿降低速度而强忍着疼痛跑到了终点,脱下跑鞋才发现,她的鞋里有一枚硬币。这枚硬币让她不得不在赛后跛行了一周时间。支撑跑者踩着硬币完赛的动力一定不是来自她的身体,而是她的大脑。

 


3.

奔跑中的大脑,治愈抑郁症的良方


本书还提到了一次针对抑郁症患者的实验,也印证了我在自愈抑郁症过程中的切身感受。了解我的人都知道,2013 年,我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当时医生一下子给我开了6 种药,令我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后来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已经成为中国跑者圈子里的励志教材:一个曾经特别讨厌跑步的人走上了跑道,从800 米开始,1 公里、2 公里、3 公里、5 公里……直到跑完近百个全程马拉松。跑完人生第一个5 公里的那天晚上,我竟然没有吃药,睡眠质量非常好。第二天醒来,感觉人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在跑步半年之后,我竟然可以参加马拉松了。本书出版前,我已经在全球完成了91个马拉松赛事,长跑治愈了我的抑郁症。


书中介绍,在那次针对154 人的实验中,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对于抑郁症的疗效远强于药物治疗。


众所周知,抑郁症是一种典型的精神疾病,而跑步可以解决大脑的问题正好说明,跑步是一项由大脑驱动的身体运动。所以,跑者为了马拉松而进行的所有训练,出发点都应该是大脑。

 


4.

跑前做大脑热身


这本书中还给出了很多无关身体训练的跑步建议,大家可以记下其中几项,在今后的某一次长跑训练或马拉松比赛中试一试,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跑步前对自己说一句:“你好,我是跑者。”这并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多的是在对大脑进行一次自我确认:“我准备开始跑步了。”



本书作者认为,人在跑步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一些消极想法的侵蚀,比如“我跑得太慢了”或者“我跑得不够多”,如果一旦让这种思想占据大脑,那么接下来,来自大脑的奔跑动力就会减弱。因此,大脑必须尽快接收到“我是跑者”的想法,才会令身体克服困难,继续跑下去。

 


5.

脑力让身体超越生命的极限


本书介绍了很多大师级跑者的心路历程,当看到“可以永远跑步的男人”、超级马拉松运动员迪安·卡纳泽斯时,我想到了我的好朋友、中国著名探险家金飞豹。


迪安·卡纳泽斯曾在美国50个州连续50天跑了50个马拉松,他一直在不断地为自己设定目标。2018年5月,金飞豹计划在家乡云南用100天时间跑100场马拉松,这在常人看来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竟然完成了。在这100天中,作为金飞豹的好朋友,我也参加了其中几场马拉松,深刻体会到人类身体的潜能是多么巨大,而这种潜能仅仅依靠骨骼与肌肉是绝无可能释放的,更多的是来自对大脑的开发。


像迪安·卡纳泽斯和金飞豹这种超越极限的奔跑如果仅凭体力和耐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要赋予它更多生命的意义,通过大脑向身体传达释放无穷潜能的信号后,身体才能实现更多不可思议的突破。

 


6.

痛苦的身体带来快乐的大脑


常听一些初试跑步运动的朋友在问,一场马拉松长达42.195公里,新手往往要跑上五六个小时,一定非常痛苦吧?



马拉松是一项痛苦的运动吗?如果真的痛苦,为什么在全世界会有那么多疯狂的追随者?全球六大满贯赛事的名额一签难求,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城市马拉松的中签率每年都在降低,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解释这个问题依然需要把身体与大脑分开讨论。在身体上,连续四五个小时的奔跑一定会带来不适和痛苦,甚至出现撞墙期,跑者需要咬牙坚持,才能到达终点。但也正是在坚持的过程中,大脑会释放出很多令身体感到强烈快感的信息,令马拉松成为“让身体在痛苦中快乐”的运动。


本书中,对于这种“痛苦中快乐”的“诡异现象”进行了科学的通俗解释。根据科学研究,跑者可以体验到一种平静的幸福感。这要归功于大量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涌入你的大脑。身体产生了一种内源性大麻素,它具有提升情绪、消除疼痛和扩张肺部血管和支气管的能力。当大脑和身体细胞释放出足够多的快乐分子时,跑者就会感受到良好情绪的迸发,并最终产生跑者的愉悦感。同时,跑者的大脑还会释放另一类化学物质内啡肽,它可以缓解跑步的痛苦感,并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这就是马拉松的魅力所在。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认为:“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这句话可以完美解释一场令身体痛苦的马拉松何以令众生痴迷。


在我读过的关于跑步训练、马拉松感悟的作品中,本书为所有热爱长跑的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当你在寒风刺骨的凌晨积累跑量时,当你忍受着身体的不适在一个本应安逸的周末进行一次艰苦的LSD 时,当你和万千同好奔跑在通往42.195公里终点线的城市街巷时,希望这本《跑者脑力训练手册》可以带给你坚持下去的动力,并赋予生命更多释放潜能的出口。

 


7.

当知为何而奔跑


就我个人而言,翻译本书除去加深了我对马拉松运动的理解之外,还给了我另一层更深刻的意义。



三年半前,我开始创业,今天,我创立的优客工场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联合办公品牌。外界只看到了企业的成功与壮大,在这期间,我在创业道路上的挫败与痛苦却从未对人言。这就像是一场浩大的马拉松赛事,漫长的赛道上,只有跑者才能在痛苦中体会到那种平静的幸福感。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同样,知道为何而跑的人,便能抵达终点。知道为何而创业的人,才有可能看清方向,并获得成功。


愿以本书,与所有跑者共勉,与所有在创业路上的跑者共勉,与所有热爱生命、热爱奔跑的创业者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开跑者新天地:《跑者脑力训练手册》,毛大庆的心血译作面世
长跑要怎么跑?这里面的学问超乎你的想象!
毛大庆专访:从100场马拉松到1000场马拉松,不变的是奔跑
不成熟的全程马拉松
跑步十大黄金法则
跑步重塑大脑 大脑也会让你跑得更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