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孙穴

大字

公孙穴归属足太阴脾经,有缓解治疗腹胀、胃痛、肠鸣、胸闷、心痛、脚气等作用,公孙穴的位置: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公孙穴的准确位置图 】

    【图解公孙穴的位置 】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公孙穴的位置】位于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及跗内侧动脉。

   


    【取穴技巧】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

    【穴位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穴名解说 】

    【公孙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

    (1)公孙穴。“公孙”,公之辈与孙之辈也,言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也。脾经物质五行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该穴名意指 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太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二是由地部孔隙传来的冲脉高温经水。冲脉的 高温地部经水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与天部的气态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湿风气,故名。(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其来源是位于人体重力 场中心部的高温区胞宫,故其气血物质温压较高。而本穴位处人之足部,在地球重力场的制约下,冲脉流行至公孙的物质为下行的水液,流行的通道是冲脉的体内经 脉,故冲脉气血出公孙后会急速气化。

    (2)足太阴络穴。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其运行为横向输散脾胃二经,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穴。

    (3)冲脉足太阴之会。理同公孙名解。

   

    【穴位含义】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在此化为天部的水湿风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富含水湿的风气。

    【运行规律】循脾经上传商丘穴及传于胃经。

    【功能作用】以水湿风气的形式运化脾经之气。

   
 

    【公孙穴位的作用功效 】

    【主治病症】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心烦、失眠、腹胀、食不化、脚气、足踝痛、月经不调、颜面水肿等。

    【功效作用】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

    【古代记述】久疟不嗜食,多寒热汗出,善呕,痰壅胸膈,肠鸣切痛,厥头面肿起,烦心,狂,多饮,不嗜卧鼓胀,霍乱,心痛,脾冷胃痛,胁胀,胁痛,食不化,肠风下血,足心热或痛,痫疾。

    【近人报道】头晕,胸痛,心悸,下腹部痉挛,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痛经,胎盘滞留,足趾麻痛。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精神分裂症等。

    【公孙穴位配伍】

    (1)公孙穴配丰隆穴 、膻中穴 、中魁穴,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要治呕吐、眩晕;

    (2)公孙穴配解溪穴 、中脘穴 、足三里穴 ,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积的作用,主要治胃脘胀痛;

    (3)公孙穴配中脘穴 、内关穴 治胃酸过多、胃痛;

    (4)公孙穴配束骨穴 、八风穴 ,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足趾麻痛;

    (5)公孙穴配支沟穴 、章门穴 、阳陵泉穴 ,主要治疗胁肋下痛;

    (6)公孙穴配足三里穴 、滑肉门穴 、太白穴 ,治胃痛;

    (7)公孙穴配滑肉门穴 、三阴交穴 、肾俞穴 、命门穴 ,治月经不调。

    (8)公孙穴配中脘穴 、足三里穴 主治胃脘胀痛;公孙穴配丰隆穴 、膻中穴 主治呕吐、眩晕;

    (9)公孙穴配合天枢穴 、梁丘穴 、丰隆穴 ,针刺得气,平补平泻,天枢加电针,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单纯性肥胖;

    (10)公孙穴配合谷穴 、内关穴 ,针刺得气,用电针治疗仪分别连接于双侧同名穴,每次20分钟,10-20天为一疗程,治原发性低血压。

    【文献摘录】

    《甲乙经》:“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己乃衰,即取公孙及井俞。

    《灵枢·经脉》:“去本节之后一寸”;

    《医学入门》:“太白后一寸陷中”;

    《循经考穴编》:“赤白肉际。”

    《标幽赋》:“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特效按摩】用中指指腹向内按压公孙穴,以有酸胀感为宜,可辅助治疗腹胀、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等症。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公孙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改善腹痛。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公孙穴5~20分钟,每日一次,可治疗呕吐、水肿、胃痛等。

   

    【针灸疗法】公孙穴,直刺0.5-1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理脾胃保健师——公孙穴
SP4公孙穴(脾经)
【每日一穴】八脉交会穴 公孙
穴位治疗肠胃病 腹痛 泄泻 痢疾7篇
中医经络穴位365 商丘穴*
公孙穴,公孙穴位置图,公孙穴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