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一次有惊无险的PICC拔管历程


拔PICC导管原来没有那么简单,13年了,我第一次遇到这样一个拔管困难的案例。全程记录拔管过程中的所思所行,相信通过此文,一定会让您有所收获。


案例分享:一次有惊无险的拔管历程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8岁,右乳癌多发转移。因治疗需要,于2017-06-26在上海某三甲医院留置PICC导管。导管是某品牌的耐高压导管,末端开口,首次置入体内长度为39cm,体外导管(不包括接头)为“0”刻度,PICC导管末端位置第7后肋。


下图是该患者在PICC维护中所留的图片:


2018-05-03与2018-05-31换药图片


从图中可见:外露的导管飞机翼表面显得粗糙;飞机翼下面的皮肤有湿疹样改变;导管材质较硬较粗,但从来没有往外移。


拔管原因

2018-06-10,责任护士在输液前抽回血,发现回血抽不出,但推注生理盐水时无阻力,液体输注时滴速也正常。当时患者询问回血抽不出的原因,责护告知有可能是导管头端有纤维蛋白鞘包裹引起的类似于“单向阀门”堵住了导管开口。由于置管时间已近一年,为安全起见,建议患者先B超排除静脉血栓,再拔除导管。


拔管遇阻

2018-06-11,左上肢及锁骨下静脉B超报告未见血栓形成。2018-06-12,按常规方法,局部消毒后开始拔导管。拔管时责任护士发现有点异样,每拔出1cm就会发生“回缩”现象。在拔出10cm长度后责任护士让笔者接着拔管。


体位调整

予调整体位,手臂外展90°,边拔管边与患者聊天以分散其注意力。但在拔管过程中发现每拔出1cm长度,如果不捏住体外部分,这1cm导管马上就要回缩至体内。于是决定放弃继续拔管。



多方求助

笔者所在科室自2005年开始使用PICC导管,13年来从未遇到拔管如此困难的案例。虽然知道遇到拔管困难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体位调整、局部热敷解痉治疗、局部药物治疗(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混合后湿热敷)等,但从拔管时的手感体验,通过这些方法解决不了这一次的拔管困难问题。后电话请教了资深PICC专科护士后,告知最怕引起导管断裂,为安全起见,最好在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应用微导丝拔除导管,需要请介入科医生协助拔管。在得到建议后笔者联系了介入科主任。


风险告知

由于事先未预见到拔管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患者没有思想准备,因此需要充分告知拔管时的风险,让患者有思想准备。


这些风险包括:

1. 在介入下拔管,可能要置入导丝后再拔管,这样需要多花治疗费及材料费;

2. 在拔管过程中发生导管断裂,如果介入下还拔不出来,就需要外科手术切开探查;

3. 如果导管上有纤维蛋白鞘或附着的血栓脱落,在拔管过程中有可能造成血管栓塞;

4. 由于拔管时间长,拔管时对静脉壁造成的刺激,有可能继发机械性静脉炎及感染。

总之,凡是想到的可能风险都要予告知。


拔管历程:


第1步:常规消毒后,在DSA 引导下置入微导丝。从图片可见,导丝和PICC导管位于第4后肋(置入时为第7后肋)。 


第2步:下图白色虚线为导管的显影长度,红点为导管末端开口。在拔出一段导管以后又遇到阻力,介入科主任在拔了大约15分钟以后决定放弃,告知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开拔管。



第3步:在笔者的要求下,介入科主任决定再尝试一下。再次消毒皮肤,局麻后用手术刀在穿刺点处切开扩皮,左右移动导丝(导管)并继续尝试拔管,约2分钟时间成功拔除。


黄色虚线为拔除导管后导丝的显影


第4步:拔管后检查导管的完整性及导管上是否有异物附着,可见导管完整,无纤维蛋白鞘等附着。



第5步:穿刺点处理,局部消毒后予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嘱患者卧床休息,如有不适及时告知。


第6步:4小时后解开纱布,评估穿刺点无明显渗血。再次消毒后,局部贴水胶体透明贴预防静脉炎。



第7步:10小时后,水胶体卷边脱起,揭开水胶体敷料后可见穿刺点切口有少许褐色渗液,周围皮肤发红。由于患者刚刚化疗结束,为预防感染,局部再次消毒,穿刺点周围用生理盐水清洗后贴油沙银离子敷料,外用无菌纱布覆盖。



后续评估:拔管44小时后,患者无胸闷、胸痛等不适,左上肢及穿刺点无红肿热痛等现象,体温正常,复查血常规、D-二聚体等结果在正常范围,予出院。


拔管44小时后局部穿刺点情况


临床感悟:拔管有风险,护理需谨慎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已被广泛应用。文献报道,由于长时间留置导管,拔管困难是留置PICC 后并发症之一,但其发生率为0.340%~0.965%。尽管发生率较低,但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导管断裂、血管组织损伤甚至医疗纠纷等不良后果。


本案例拔管过程虽然有惊无险,但其中一些经验值得同行借鉴:


1   输液前抽回血的重要性:我国《静疗规范》规定,经PICC、CVC、PORT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是否在静脉内。如果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PICC留置期间如无并发症可以放置一年,该患者的治疗尚未结束,留置时间近一年,本次拔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责任护士发现抽回血抽不出,怀疑有纤维蛋白鞘包裹才做的决定。


2   拔管困难的预防及处理:拔管前做好解释工作,避免情绪紧张;拔管时手臂外展90°,必要时局部先热敷15-30分钟后再拔管;遇到拔管困难切忌强行、暴力拔管,以免发生导管断裂后游离在静脉内;拔管时切忌急于求成,拔管速度要缓慢;遇到拔管困难,必要时请血管介入科会诊,协助治疗。


3   多学科协作的必要性:本次拔管的顺利完成,是在PICC专科护士的建议下、血管介入科医生的协助下拔管完成,充分说明PICC导管护理已不再是简单的更换敷贴和冲管封管那么简单。如果能在医院支持下建立一支多学科的PICC 团队,包括血管外科、放射科、血管介入、超声科、PICC 专科护士共同组成的一支多学科团队,当出现PICC 置管困难或发生并发症时就能及时、准确的进行多学科会诊、处理各种应激状态。同时,应完善并细化PICC 导管断裂的应急处理流程,加强对临床护士的培训与演练。


参考文献


【1】龙运玲,陈莉. 1 例PICC 置管过程中出现拔管困难致导管断裂的体会. 当代护士,2017 年1 月上旬刊.

【2】商银娟,刘文静,等.1例骨肿瘤患儿手术切开头静脉解除PICC 拔管困难的护理.护理学报,2015,22(13).

【3】于乐静,申殿秋.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PICC拔管过程中的应用. 护理学杂志,2013,28(6).

【4】杜艳鸣,王蓓. 导管“让步法”在降低POWER PICC 拔管困难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当代护士,2018 ,25 (1 ).



作者:雪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护理质量考核标准--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PICC置管后,患者该如何进行居家护理?
静脉留置导管之封管液品种知多少
PICC 穿刺点漏液:1 个案例 7 点分析
颈内静脉穿刺20次,患者为什么没用PICC?
留置PICC的手臂肿了,导管要不要拔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