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斤是16两,筷子长度是7寸6分”,老祖宗为何这样规定?

前言

中国有句成语叫“半斤八两”,意思是形容两个人或者两种事物相比相差无几,是一种褒贬不一的词语。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半斤也就是5两,那么为何在古代半斤等于八两呢,难道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与现在不一样,一斤等于16两?

与之还有的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古代对于筷子的尺寸十分讲究,每一根筷子的长度都是规定尺寸的,长度为7寸6分,一分一寸都不能多也不能少,放在现在,一样的长度是3.33厘米,7寸6分的筷子长度大约在30厘米,一般家庭都不会用30厘米长的筷子去吃饭,这究竟是为什么?

▲老式秤砣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大国,被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众多中国历史文化中,有一种文化体现着“以人应天,以天合人”。意思就是万物生长,大自然的规律全部掌握在人的手中,先有诸葛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精确计算出未来的天气及风向,由此才有借东风的经典故事,后有“掐指一算”的典故,把所有的人或事拿捏得十分精准。

历代君王登基之前,都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封禅大典,以此来祭奠上天,祭奠祖先。所以说在古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先要考虑到上天,把天道看得最为重要。不过说到底还是不能解释为何在古代半斤等于八两,一切源头都要从一名工匠说起。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

2.伟大的科学家鲁班

鲁班又叫公输盘,在古代是一名杰出的工程师,在当时测量工具并不是很精密,常常就把某样东西的重量称错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鲁班专心研究一种能够精确测量的仪器,首先他发明的木杆秤,这是最古老的称。但木杆秤还不够完善,它只能测量出物体的斤数,并不能更进一步地测量出几两。

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鲁班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认为天上有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加起来一共是13,于是他把一斤分成13份,每一份便是1两,从此1两究竟有多重大家也都清楚了。虽然知道了1两的重量,但是三分之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要想进一步精准到某个数字,在那时还并不清楚。

▲秦权

3.木杆称被进一步改进

测量还并不怎么精确的木杆称一直被后人沿用着,直到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统一度量衡,命令当时的法家学派的李斯去修改度量,经过再三讨论后,李斯决定在南北斗十三星基础上,再加上福禄寿三星,这样应该加起来有16星。也就是把1斤分成16两,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16进制。

▲李斯(?~前208年)

李斯在发明16进制时还告诫老百姓做生意要讲诚信,不要缺斤少两。否则缺1两会缺少福星的庇佑,缺二两会缺少福禄二星的庇佑,缺三两及以上则会缺少福禄寿三星的庇佑,就是人们常说的折寿了。所以到现在老百姓也会经常提到嘴边,做黑心买卖会折寿的。这个故事其实是有渊源的,说的就是李斯。

▲秤杆

4.筷子的由来及演变

远古人最开始吃饭是直接用手抓的,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能活下来就是真理,更别提吃饭要使用精致的餐具。到后来,人们发明了刀叉,从此人们吃饭便用起了刀叉。相传大禹治水时,由于来去匆匆并没有事先准备刀叉,于是大家就用树枝代替刀叉夹菜吃,发现用树枝夹东西要比刀叉方便的多,从此人们吃饭都用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筷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包括它的尺寸,古人要求每一根筷子的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着人类的七情六欲,以此来告诫吃饭的人要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七情六欲

▲筷子的学问

后记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含有的礼仪与习俗不是简单看几篇文章就能学会的。也许老祖宗发明一个秤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精准地统计出测量单位甚至需要研究上百年。可是我们只需要几天或者几个小时就可以完全地掌握。试想如果没有前人的努力钻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便利,我们又需要多长时间来掌握这些东西的使用技巧呢?

【参考资料】:

《公羊传·隐公元年》

《礼记》

《墨子》

《黄帝阴符经》

《史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祖宗为什么定16两为1斤,筷子长7寸6分?大智慧啊
为何1斤定为16两,筷子定为7寸6分?老祖宗的智慧不得不服
古代为何规定1斤为16两,筷子长为7寸6分?老祖宗的智慧让人叹服
古人为什么规定16两为1斤,筷子的长度为7寸6分?
筷子的长度为什么是7寸6分?应该让孩子知道!
筷子的长度为什么是7寸6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