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一个科学思维的高校老师是如何学习中医

学习羊爸爸AB课程时,经常都课程听完两个小时,甚至是习题课过去两天了,我才明白过来几个关键词。


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萌妹”般地高兴,曾经的悲观论断早已被如今新锐观点替代:原来“高龄”开启新的学习也没那么可怕,原来课堂上听不懂没那么可怕,原来学习内容消化地慢也没那么可怕。只要有想搞明白的意愿和一颗“归零”的学习心态,最终的结局都会是好的。


简而言之一句话:如果生活需要你掌握一种新的技能,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原来都是一件好事。


进入课程学习之前,我对中医的理解就是有些虚无缥缈,很难学;感觉中医看病都要摸脉,也没有什么实验数据的支撑(我比较相信用数据说话,我执迷于样本);每一本经典中都写满了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等相对的概念。


后来,进入课程学习之后,也开始翻阅一些中医经典,从中看到了中医对生命的了解,对身体的研究,综合日月星辰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考虑山川方位对身体的作用,总结时辰季节年份对生命的干涉,时间、空间、天、地、人全部考虑,无一缺漏。这就是中医所提倡的天人合一。




我本人不是任何教派的信徒,但我还是觉得信仰对于人心灵世界的引领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现在的我们工作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比较脆弱敏感,对世界的认知、社会的感受都变得偏激而没有敬畏感。学习中医的过程让我明白人活一世需要关照自己的精神世界,需要抱有敬畏感,这个世界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力量领导,这个力量可以是天主教的“圣母”,基督教的“耶稣”,可以是佛教的“佛”,也可以是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也可以是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但绝对不是什么都没有的。


回忆初入社区时,我的水平真的是“打酱油”都不配,除了可以认识汉字,其他的一概不知:不会答“十问”(比如,饮食只要没吃变质过期的食物我就认为正常,肉蛋奶对于我来说,都是正常的每日营养需求;大便只要拉了就可以了,管他是黑是白,管他是硬是稀),不会辨证更不明白每个中成药都如何使用,即使看案例也是连猜带着蒙,有时能撞上大运大概知道一个方向,有时就指鹿为马地乱折腾……那时候慌乱的画面不堪回首了。


后来在社区晃悠久了,兜兜也总是小病不断,买了书,也开始了正式的A、B课程学习,每周跟着手机听课,记笔记。羊爸团队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们都非常敬业,中医基本概念、病位、病机、寒热虚实,配合PPT,老师拼命地讲,绝不落下一个关键词,哪怕我这个对哲学辩证法避之不及的人都可以轻松切换频道;习题课通常就是给参加学习的学员发案例,自己分析六纲,有问题可以问,老师最后会结合十问逐条分析讲解。这两种方法都很适合自带失忆功能的我。所以每次的课我真是风雨无阻、全情投入。我喜欢线上听课的另一个原因是,孩子睡着以后,我终于可以以学习的名义,认真刷手机,享受自由时光——不必考虑每天哭唧唧找妈妈的兜兜+经常出差根本顾不上家的兜兜爹+自己工作上的焦头烂额……。可以全情投入地看着别人家孩子的十问,不用想自己家的奶瓶尿布及其它的琐事、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区的,有着各种缠人娃娃的妈妈……对于我来说就是享受!



授课对象绝大多数是0基础的家长们,用基础理论+经典案例展开了学习中医基本概念和辨证方法,当然了,老师在组织学习材料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到深浅程度和对六纲的掌握程度的差别。就像我们学习英语时讲现在时态时绝对不会给你过去时态的阅读内容。


和我们中国传统的学习语言方式不同,中医学习更像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如果类比语言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不是先音标后单词的,中医学习都是因人而异,在一个大环境下你多听多揣摩,如果发现有知识欠缺,那么可以自己相应的补习知识点。所以非常有自由度。我在羊爸社区,跟着社区案例,后来报了A、B课,从一个文盲到可以通过中医正养的育儿测试,自己还是挺满意的。


这种大锅饭的上课学习方式,我个人觉得自己进步的快慢还是取决于自己想要多少,自己想要的多,付出的努力就多,老师给的指导就多,所以自己的进步就快。



曾经有人问我是否能沾上多年学术培养的光?

是否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期望,但事实呢?


最初中医经典对于我来说,就类似一门外语,虽然满篇都是汉字,但是连在一起,就是不明白它在说什么?!



我是英语专业出身,受过各类英文考试,同声传译的历练,掌握一门、两门、三门外语真的so easy.因为如大家所知——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都是拉丁语的孩子,而英语则是这些孩子们的表亲,有了汉语和英语的底子,什么日语、韩语、法语都不是事儿,所谓触类旁通大概就是酱婶儿吧。但是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想沾光逻辑思维老底时还是很犯嘀咕的。也许有大量快速阅读文献的基础,看一些中医经典可能会快一些(也不尽然)。外语的科班学习经历让我对于语法的热忱真是任何“歪果仁”都望尘莫及的。当老师提起定语从句、感叹句,in与at的区别,其他“歪果仁”要挠墙的时候,大多数在我国学过英语的人都会一副沉着的表情外加眉宇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的淡定从容;而多年的学习之路让我养成看案例、看中医经典,习惯看看这是什么行文方式,逻辑在哪里,理论依据是什么,是否足够的有案例支撑,参考文献是否具有高引率。这种方式根本就跟中医学习画风不符,但我坚信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生活中的新老内容总是要交替的,我的脑容量有限,要见缝插针地完成各种各种思维方式的转换而且能保证各种角色的成功扮演做好, 需要一种平衡的能力,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当年学习英语时,自己一路是循规蹈矩地走来。刚毕业那会,据说自己有一口标准的美音,(是我的同事告诉我的,他都纳闷一个中国人的英语没有中国口音怎么美音却这么重!?)


但是如今,中医的学习就是绝不是一板一眼,虽说也按时听课,但是我要上班,还要带孩子,都是晚上哄孩子睡着以后听课,质量可想而知——你需要时不时像雷达一样探测孩子是什么情况,时不时跟困意作斗争,跟当年自己本硕博的上课时间没法比。好多的神技能,神感觉都是平时兜兜生病时候把自己逼出来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科班出身的语言学习,口语方面虽然发音比较标准,但是交谈能力通常有限,开展话题的能力不强,跟外国人打完招呼就基本不会说别的了,更不具备缓解尴尬气氛和化解僵硬局面的能力!


而散养式习得,随着语言能力逐渐熟练展开话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的技能也水涨船高,甚至些许的虚伪和应付都无师自通了。


随着生活年头的增长,自己对于学习的理解也不同了。曾经会觉得学习一定是一件得进校门而且必须趁早、图快的事儿。年龄大开始学习本身就很悲哀,如果不进学校的自己寻野路子那就是更加之悲哀而没有之一呀!


当兜兜妈被公主殿下的生活节奏拖着进不了全职校门只能零敲碎打地散养式习得,自己想着急也急不来,所以不得已必须慢下来。没有任何功利成分,跟着自然规律来,搭上时间,搭上心意,自己学得也挺牢靠,而且学习效率高,速度也不慢!关键的关键是我发现自己真的非常享受这个学习过程!


另外,传统文化的学习真的非常的繁琐,如果想学得精准而流畅,绝对是个“路漫漫其修远兮” 的活,不能止步于A、B课,你还需要学习C课,甚至你还要自学很多内容,偷不了懒、速不了成,进步的速度当然取决于学习人的努力程度。



我觉得中医正养最大的魅力是给人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一张嘴,也打开了一扇门……


记得之前没学时每次兜兜生病就像炼狱——半夜爬起来抢号、一大早起来去医院诊室外排队候诊——排队化验————排队看结果——排队拿药——排队输液,一遇到小区妈妈带娃儿在草坪上聚会我就想吐,大家说自己家孩子多么好养从不生病的时候我就想骂人,大家一起附和孩子很好养的时候我就想抽大嘴巴……总之,是一副苦大仇深的嘴脸!




虽说如今我对于妈咪聚会还是不喜欢,但是可以和与会者同喜同悲了,在人群中也不显得突兀了。最最让我享受的,是逐渐了解了别人家孩子也生病,学中医路上还有遍地的战友们与我同行,记得12月份羊爸的公益讲座,虽然来回真是气喘吁吁,但是被这样的讲座所折腾,也是认了!很多没有中医基础的妈妈奶奶姥姥也赶来听讲座且听得津津有味,但是他们的感觉与我绝对不同。就连对于孩子一些症状的理解都不同。没有学过中医的家长们就是觉得自家孩子扁桃体发炎、腺样体肥大、便秘,咳嗽、总是生病,一心觉得找到良药、良医把孩子治好;学习了中医之后,感觉一个生命不应该轻易交给外人,尤其好像小孩子这样的盛宴!


散养式习得之后的那些入乡随俗、随遇而安、心安理得等等等等来自于对生命理解后的安全感。而这个学习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


还是那句-----我在中医正养的体系中,边走边享受这流动的盛宴!


作者简介:小米,经济学,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5年因为女儿过敏问题开始接触中医,实践反馈式喂养方法,最终将深度过敏的女儿调养到食物全面解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关键期及习得方法(亲子英语课)
【家长必读】孩子英语这么差,你方法用对了吗?
值得所有家长收藏的青少英语启蒙方法和教育理念
贾晨飞2019新年野望 ,吹响语言习得的号角
拆解斑马AI课:如何做到月营收5亿元,正价课用户超150万?
2岁能听懂,3岁开口说,娃的英语启蒙我最推荐它!(0-6岁免费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