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丨不同起源室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及定位

室性早搏(室早),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变异性大,一般预后良好。


一、临床表现


室早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大多数频发室早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部分偶发室早患者也可能出现严重症状。室早的最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跳停搏感。部分室早可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及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足,由此引发乏力、气促、出汗、头晕、黑矇,甚至诱发心绞痛发作。


二、经典心电图表现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限≥0.12 s;伴有继发性ST-T改变(T波方向多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往往伴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2)激动前向传导激动心室,QRS波前后无P波。


(3)激动逆向传导激动心房,产生逆行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有三种表现:①逆行P'波在QRS之前,P'R间期<0.12 s;②QRS波前后无P'波;③逆行P'波在QRS之后,RP'间期<0.20 s。


三、室早起源的常用定位方法


1. 基本规律


(1)下壁导联(Ⅱ、Ⅲ、aVF)定'上'(流出道)'下'(心尖部)


主要依据Ⅱ、Ⅲ、aVF导联的QRS主波方向而定。



Ⅱ、Ⅲ、aVF导联若均为R波,提示起源于心室流出道或心室前上部;若其中任一导联有S波,则起源于心室内较低位置。


(2)V1导联或胸前导联移行区定左右心室


临床上通常根据V1导联QRS波形态初步判定室早起源于哪一侧心室。



胸导联移行≥3,提示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胸导联移行≤1,提示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具体定位规律如下图所示。


流出道起源室早的鉴别流程


2. 右室流出道不同部位起源室早的鉴别


Ⅰ导联呈QS型支持起源于前壁、偏间隔,Ⅰ导联呈正向支持起源于后壁、偏游离壁。起源位于二者中间时,Ⅰ导联QRS波呈多向性m型。下壁导联QRS波出现顿挫,胸前导联移行晚,支持游离壁起源。


心电图特征


右室流出道不同部位起源室早的鉴别


3. 左室流出道不同部位起源室早的鉴别


左室流出道不同部位起源室早的鉴别。


四、不同起源部位室早的心电图特点


1. 起源于右心室


QRS波群主波方向在V5及Ⅰ导联向上,在V1导联向下,即类似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波形。


右心室流出道早搏


① QRS波群呈LBBB伴电轴右偏;②QRS波群主波Ⅱ、Ⅲ、aVF导联向上呈高幅R型;③aVR导联主波向下;④QRS时限≥0.12 s。


右心室流入道早搏


① QRS波群呈LBBB;②QRS波群主波Ⅱ、Ⅲ、aVF导联向下;③Ⅰ、aVL导联向上。


2. 起源于左心室


QRS波群主波方向在V1~V3导联向上,V5、V6导联向下,即类似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波形。


左心室流出道


①QRS波群呈RBBB;②QRS波群主波Ⅱ、Ⅲ、aVF导联向上;③Ⅰ、aVL导联主波向下。


左心室流入道


①QRS波群呈RBBB;②QRS波群主波Ⅱ、Ⅲ、aVF导联向下;③Ⅰ、aVL导联呈r(R)S型。


3. 起源于右束支


①Ⅰ、aVL、V5、V6导联呈单向宽大R波;②V1、V2导联呈QS或Rs型,其r波小于窦性r波;③额面QRS电轴正常或轻度偏左;④早搏起源于右束支近端,QRS时间<0.12 s,起源于右束支远端者QRS时间≥0.12 s。


4. 起源于左束支


①胸壁导联室早呈不完全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②额面电轴正常。


左束支主干早搏


①V1导联呈rsR'、rR'或R型;②Ⅰ、aVL、V5、V6导联呈Rs型,S波宽钝;③QRS时间≥0.10 s;④QRS之前无相关的P波。


左前分支性早搏


①V1导联呈rsR'、rR'或R型,V5、V6导联呈RS或Rs型;②肢体导联呈左后分支阻滞图形,即Ⅰ、aVL 导联呈rS型,Ⅱ、Ⅲ、aVF导联呈qR,电轴≥+110°。


左后分支早搏


①胸壁导联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V1导联呈rsR'型,V5、V6导联的S波宽钝有时增深,呈Rs、RS或rS型;②肢体导联呈左前分支阻滞图形,即Ⅰ、aVL 导联呈qRs型,Ⅱ、Ⅲ、aVF导联呈rS型,电轴在-45°~-90°之间。


5. 肌性早搏心电图


前壁急性早搏


起源于左右心室前壁,类似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波形。①胸壁导联V1、V4或V5室早主波向下呈QS、Qr、rS型;②依据V1~V6导联室早主波向下这一特征即可诊断。


左室后壁肌性早搏


起源于左室后壁远离传导系统,室性QRS波群宽大畸形,类似A型预激综合征波形。①V1~V6导联室早主波向上,呈R、Rs或qR型;②依据V1~V6导联室早主波向上这一特征即可诊断。


左室侧壁肌性早搏


起源于左室侧壁,远离传导系统,QRS波群宽大畸形,类似C型预激综合征图形,但不同之处在于:①V1呈单向R波或双向qR、Rs波形;②V5、V6呈Qs、rS型。


右室肌性早搏


起源于右室肌,类似完全性LBBB图形,但不同之处在于:①V1、V2导联呈rS型者,其r波较窦性r波高大,V1~V6导联可呈QS型或rS型;②电轴右偏可>+90°;③Ⅰ、aVL 导联可呈qs、Qr、rS型,多呈R型;④室早时间≥0.12 s。


来源

1. 中华医学会新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6,30(4):283-325.

2. 林加锋.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定位.

3. 李海涛.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诊断及临床意义.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田新芳┆美编 高红果┆制版 刘明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室早起源的心电图图形的判别要点
异常Q波心电图的表现是什么
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卢喜烈】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室性早搏的定位特点(一)
【心讲座】吴钢教授:室速的体表心电图定位及治疗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