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考个状元有多难?等于现在什么学历?难怪范进中举就疯了

中国古代(清朝及之前)考上状元,是非常困难的,程度不压于获得博士后称谓。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状元并不是什么学历,只是一个头衔,代表着荣誉。

古代科学考试分为六等,分别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由于中国古代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学历制度,所以我们也只能从学术水平这一角度与现代学历做对比,接下来我们按照考试流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说。

首先,凡是读书的人,自动被人称为童生,童生就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前半段。

接下来的县试、府试、院试三级差别不大,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合格者,就是秀才了。一般到了这一阶段,秀才就可以开私塾,教书育人了。而且,古代秀才还拥有很多特殊权益,比如见到官员可以不下跪,开堂审问可以不受棒刑等等。

第三阶段就是乡试了,每三年举办一次,连考三天。考中者,就是举人了。考中举人,就能够当官做老爷了。不过都是县长以下(不含县长)的职位。这个相当于现在的高考。

第四,会试。这是全国性的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考中者,就是贡士了。贡士就了不得了,起码一放官,就是副县长、县长的级别。这个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考。

第五也是最后阶段,殿试。会试考中者,一月后便可参加殿试。考中者,统称进士。但前三名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进士就不得了了,以后几乎个个是朝廷重臣。这个相当于研究生毕业考试了。前三名者,那自然就是博士后了。至于武考,也是大同小异,只是称谓不同罢了。

古代人讲,寒窗十年苦读,一朝考中,说的是中举人,那就得十年。看看后边,还得六年才有机会中状元!十六年,那得多幸运?因此,最终中进士的,五六十岁的人,几乎占了一半。那才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呢!

所以,古时候的科举,可比现在考试艰难太多了。我国1300年的科举历史中,一共就诞生了11万名进士,平均每年84人。如果三级考试都一次通过并且都是第一名的话,叫做连中三元。说实话,那可比现在中五百万难多了。当然,一旦成功了,那你便是鲤鱼跃龙门,一朝成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解元---会元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这几位先后排名是什么?
解元,会元,状元都有哪些区别
“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上千年科举考试中,共有几人连中三元?|举人|会试|科举考试|童生|进士
中国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古今中外】“举人”放现代相当于什么学历?博士考得上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