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伤心,怒伤肝……节制七情,调养五脏,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的变化称为“七情,”其中怒、喜、思、悲、恐又称为“五志”,五志与五脏关系密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志的异常变化还可以使气机升降失常,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巩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所以善于养生的人,应该注意调摄七情,做到凡事顺其自然,遇事时泰然,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艰辛时怡然,达到七情适度。

一、戒怒气,养肝脏

怒伤肝,中医认为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当人发怒时,肝失条达,肝气横逆。人们常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不适,或不想吃饭、腹痛,甚至可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吐血等表现。中医称其为“肝气横逆、克犯脾土”。怒则气上,也是诱发高血压、寒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三国演义》中记载的诸葛亮活活气死了不可一世的东吴大都督周瑜,就是一个典型的“怒伤肝”例子,现代研究证明,长期过怒可降低机体免疫力,易患肺癌、乳腺癌和食管癌。有一名名言说生气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所以平时要学会制怒,学会宽恕,学会泄怒,比如向知己、亲朋追诉或大哭一场,面对沙包猛击几下,大声唱歌,快跑等,戒怒,对人对已均有益。

二、节狂喜,养心脏

喜伤心,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气血流通,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是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旧时有所谓“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种突然的狂喜,若缺乏自控能力,易导致“气缓”,即心气涣散,出现心悸、失眠、健忘等。范进年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这都是典型的喜伤心的病例。所以平时应以安定平静的心情对待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所获得的财物和所荣获的名声等。

三、忌思虑,养脾脏

思伤脾,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胸闷、气短、神疲乏力、郁闷不舒等症,脾伤则气血生化乏源,可引起心神失养等诸多疾病,如失眠、神经衰弱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大脑高度紧张的知识分子,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病,这和中医学的“思虑损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因此,对待社会上或生活上的某些事情,倘若“百思不得其解”的话,最好就不要去解它,因为越解越不顺,心中不顺则有可能导致气结,所以平时要注意自我调节,千万不要钻牛角尖。

四、减悲伤,养肺脏

忧伤肺,《灵枢-本神》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谚语说:“愁一愁,白了头”“多愁多病,越忧越病”、“忧愁烦恼,使人易老”忧和悲是与肺密切相关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呼吸频率改变等症。长期忧郁过度也能杀人,如《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唐代才华出众的文学家柳宗元,都是因长期忧伤郁闷,均过早含恨长逝了。善待自己,赏识自己,遇事不要强求。在待人处事中不妨运用“难得糊涂”的处世方式。对待名誉、地位、金钱、子女问题以及自己的疾苦还是装着“糊涂”点好,无需斤斤计较,更忌勾心半角。

五、避惊恐,养肾脏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晕、阳痿,甚可置人于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吓死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也有许多人在剧烈恐吓后,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可见,恐则气下的严重性。儿童处世短,见识少,较成人容易受惊致病,应避免各种恐怖因素,如不要观看带恐怖镜头的电影、电视等。

由此可见,五志的太过,有突然而致快速伤人的,也有长期持续太过累积致病的,均应引起高度警惕。

总之,情场活动与内脏关系十分密切,人的情志活动若要保持相对的平静,平时就要重视思想修养及精神调摄,客观对待周围情境的变化,使自己经常处于乐观、平静的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七情内伤
中医论致病因素(七情)
七情养生——七情调和,五体健康
黄帝内经 养生智慧Ⅱ——人体五脏之象2(6—11)
心、肝、脾、肺、肾,搞懂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七情过激必伤脏器,七情调和百病不生的养生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