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年人如何修及时止损?信用卡逾期后后果不可细算

信用卡逾期,可能会构成“恶意透支”并被追究刑事责任;

但信用卡逾期并不必然构成“恶意透支”并被追究刑事责任,因信用卡恶意透支被追究刑事责任,不仅仅是因为逾期这一个条件,而是要同时符合3个条件: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

3、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

-------------------------------------------------------------------------------------------------------------------

按照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有4种罪状: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骗领的信用卡;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

(四)恶意透支。

其中,只有第4种罪状“恶意透支”与信用卡逾期有关。

陈群律师给您解析有关法律规定:

一、哪些情形属于“恶意透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同时具备连续的三种行为,才构成“恶意透支”: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拒绝还钱;

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两种行为有其一即可);

发卡银行连续两次有效催收、超过3个月,持卡人仍不还钱。

二、如何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能构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无法归还类:

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

肆意挥霍所透支的钱款;

(二)逃匿、逃避类:

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

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

(三)违法类

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三、“有效催收”的含义是:

(一)在透支超过规定限额(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的最高信用额度)或者规定期限(还款日+补款日)后进行;

(二)催收应当采用能够确认持卡人收悉的方式,如往预留的电话致电或发短信,往预留的邮箱、QQ、微信等发邮件或短信,往预留的地址寄催收信件等。

但持卡人故意逃避催收(如逃匿、改变联系方式或地址而不通知发卡银行)的除外;

(三)两次催收至少间隔三十日;

(四)符合催收的有关规定或者约定。

发卡银行应当提供具备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的证据来证明其进行了有效催收。

一般有电话录音、手机短信或微信沟通记录、快递回单、电子邮件送达记录、持卡人或者其同住家属签字的催收回执,以及其他符合“三性”标准的证明有效催收的原始证据材料。


四、恶意透支的数额及期限

数额:

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时,持卡人尚未归还的实际透支的本金数额在一万元人民币以上。不包括利息、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如果您没有归还的信用卡欠款只是几百元、几千元,就没有达到“恶意透支”的数额底线,就根本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期限:

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3个月。

换句话说,仅从时间上看的话,如果发卡银行第2次找您催收,您就必须得还,还不还的话,经过三个月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五、可以不起诉或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

请记住,不是构成恶意透支就一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您逾期还款后,其实有好多个机会可以为您洗白:

一是,在提起公诉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这就意味着您的行为不是犯罪,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不会留下犯罪纪录。

所以,您要密切关注刑事程序进展,要及时还钱,同时与发卡银行协商,取得它的谅解。

二是,在一审判决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但是,曾因信用卡诈骗受过两次以上处罚的除外。

也就是说,即使已经起诉了、移交法院了,只要还没判决、您抓住最后的机会还了钱、取得了发卡银行的谅解,还是可以不用接受刑事处罚的。

三是,您不是拒不归还,不是非法占有,而是因病因灾等客观原因造成无力归还。

这不是法定理由,而且要您自己提供足以证明疾病、自然灾害导致无力还款的证据.

信用卡逾期后的分期,也称为个人债务重组,可以帮助负债人在偿还能力内,既能保障基本生活,也能合理地进行还款,避免被催收、资产处置。如有出现资金问题,不建议几百一千的还,这样还进去都是扣的利息跟违约金。要么亲戚朋友周转一下一次性还清,银行还有减免逾期利息,要么停息挂账,让利息不上涨,慢慢还款,避免催收避免被起诉!

整理债务,合理规划还款,避免起诉。已为上千卡友解决负债问题,

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不因债务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信用卡恶意透支刑事立案标准!
恶意透支新规定,有人吓坏了
你肯定不知道:信用卡欠款1万就可能被起诉!
最高院:透支信用卡用于经营活动导致无法归还的不构成犯罪
解读信用卡新规:什么是“恶意透支”?如何才能免除刑事处罚?
信用卡逾期是否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