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相信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人要失望了!
时间:2018年06月08日 07:49:49 中财网
  乔瑞庆认为,央行此次MLF操作让预言落空,让期盼货币宽松者失望了。去杠杆的成效不仅要巩固,还要针对新的变化,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去杠杆举措。此时,货币政策一定不能轻言宽松,需要以稳健中性为宜。

  面对当日259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6月6日,央行进行了超额对冲。央行发布公告称,在2018年6月1日宣布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的基础上,2018年6月6日人民银行开展MLF操作4630亿元,对冲到期后MLF余额新增2035亿元。当日无逆回购操作。(6月7日《证券日报》)
  此前,市场关于央行降准的猜测或者预期较多,不少人相信货币政策要偏向宽松,而降准是货币宽松的最直观反映。然而,央行此次开展的MLF操作,让那些对降准抱有热切期望的人多少有些失落。

  今年3月以来,市场关于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讨论增多。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今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个别字句的表述,不少人预言货币政策会偏向宽松。这或许与美联储的加息有关。不少经济学者已经形成“美联储加息,资金外流,货币宽松对冲”的既定思维,继而认为美联储加息导致货币宽松的可能性较大。4月25日,央行降准似乎给市场抛出了一个强烈信号,货币政策要转向宽松了。于是,关于下一次降准的预言风行市场。

  为了论证货币政策转向的合理性,有经济学家甚至提出去杠杆需要一个特别宽松的货币环境。这明显违背常识。什么是杠杆?就是用别人的钱赚钱。为什么杠杆率会高?因为借钱的成本低,也就是市场利率低。借钱成本低,借钱的人和债务总量就会增加,杠杆率自然会上升。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货币政策宽松的结果是流动性增加,实际利率会进一步下降,即进一步降低借钱成本,杠杆率也会随之提高。如此违背金融常识的观点都敢拿出来,可见,部分人对货币政策宽松是多么地期盼!
  可是,央行此次MLF操作让预言落空,让期盼货币宽松者失望了。诚然,我国金融去杠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杠杆的结构性变化也需要重视,比如,家庭杠杆率快速攀升。去杠杆的成效不仅要巩固,还要针对新的变化,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去杠杆举措。此时,货币政策一定不能轻言宽松,需要以稳健中性为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MLF利率首次上调等同近六年来首次“加息”
央行政策新篇章:看得见瞬间,看不到更远
明年资产价格的可能下跌 跌的大得眼睛!
美联储加息“狼来了” 6月钱荒该怎样解决?
2017年我国货币将遭遇巨大考验!
关于一则传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