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玄书《道德经》第43章俗解【筑迹文学】作者 胡说胡又说

    玄书《道德经》第43章俗解

    至柔克刚坚

    无为益众生


    大家可能听过"六尺巷"的故事吧。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两户人家吵架争执,几乎要动手动脚。缘何故,是为了几尺扯不清的房院地基建墙分界。各说各有理。其中一户姓张,亲戚张英在朝廷任宰相级别的大官。这个大官接到紧急家书,以为家中发生了什么大事。拆开一看,明白事情原委,讪然一笑。便提笔写下了4句回书: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接到京城的回信,以为有靠山立马可以压倒叶家。看了信之后,被4句话说的羞愧难当。于是主动上叶家致歉,并让了三尺给叶家。叶家人呢,被张家的大方和义举所感动,也主动让出了三尺。奇迹岀现了,两家中间于是形成了六尺巷。脍炙人口的"六尺巷故事"。几百年来传领大江南北。

    许多人因为财产争执,分脏不匀的时候,一旦拿出"六尺巷故事"比照,立即化干戈为玉帛。质问自己,争什么,吵什么?苦短的人生,唉。万里长城好好的放在那里,秦始皇的尸骨早化成了土。话分两头说,万里长城也总有烟消尘飞的一天,但秦始皇一统华夏的历史文化故事却不朽长存。

    张英的4句话软软的说了一个简单明了的道理,便解决了复杂的利益纠纷。柔力赛过了刀枪棍棒。

    所以老子说柔弱胜刚强。至柔克至坚。

    老子天下第一,是上联,下联,孙子盖世无双。老子给这个世界的贡献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伟大思想。孙子是誉满天下的兵圣,他的兵道核心反而主张不战,止战。不主张流血,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懂战争艺术的人。用柔克坚,用智取胜。奉行的也是智慧,思想的力量。老子孙子解读的是同一个东西,天道。

    《道德经》第43章,老子区区用30来个汉字,再次聚焦以柔克刚的天道。


    "天下之至柔,驰骋之天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在前几章,从不同角度反复阐述舌存齿亡,以弱胜强,强梁者不得其死的道理。天道贯穿到人道,人伦之中,以柔来立足,放下所有的强横暴力,社会,人家,个体才能达到阴阳平衡,和谐人生才有可能。

    且听老子的教诲,分解研习了。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这句话字面好理解。

    驰骋,是放马奔跑,无所不达。这里是说纵横捭阖,上下六合哪里也能到达。

    老子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任意渗透到坚硬,坚强的万事万物之中去。

    有人拆解老子的观点,多从有形的物质层面去说叨。比如坚硬的东西,如石头,钢铁,硬器等,包括现在尖端的热兵器,无坚不摧的力量,厉害吧。柔弱的东西,如水,空气,光线等。

    水,够柔的吧,绵绵的滑滑的,毫无伤人的恐惧。柔弱的光线,温暖又体贴,不知不觉的力量。空气也如此,摸不到看不见,默默的给我们输入生命能量。

    但柔弱的东西克制坚硬,那是毫不在话下的。水滴石穿不算啥。切割钢铁也是锋利的水刀。水一旦发了脾气,那就是洪荒之力,摧毁城市,摧毁钢铁大厦那是分分钟的事情。空气够软的吧,但钢铁在万吨空压机下面,拨弄的可以绕指柔。导弹,核武器,核潜艇都是霸气十足的武器了。但在激光武器面前,冒一阵白烟就找不着了。

    "无有入无间。"

    无有,没有。无间,间隙,缝隙。

    这句话还是说天下至柔的东西,没有穿越不了的坚硬,没有渗透不了的物体。有人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奇怪物质呢?她就是道的无穷力量。

    在我们生存的大宇宙,分为低频物质和高频物质。能看见的是有形有象的低频物质,肉眼捕捉不到的是高频物质。如我们人脑体现的意识,文化,精神,信念等,就属于高频物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至柔的力量。按毛主席的话说,能裂变产生岀精神原子弹。

    文化就是至柔的力量。有多少学者绞尽脑汁解释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人说文化是知识学问的总和,有人说人文环境长岀来的思想,有人说文化不过就是为人处世的术策等。其实文化就是道。正确的文化就是天道和人道,邪恶的文化就是邪门歪道。

    共产党当年闹革命,人们多记得小米加步枪,号召广大百姓浴血奋战得解放。其实有一种至柔的文化口号起了动员的力量,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反动派之后,人人就有地种,有好日子过。符合人道,天地都给力。

    反面教材也有,上世纪30年代,德国希特勒法西斯统治时,铁甲战车一度横扫欧洲。德国人走上侵略扩张的邪路,曾记着有一个叫戈培尔的家伙,是希特勒的宣传部长。他撒谎的本事已载入史册。甚至于有人说是他误导了德国。戈培尔的三寸不烂之舌,他的破坏性超过十个装甲师的战力。

    近年还有21世纪初中东的伊拉克战争。这是我们首次跟着电视直播目击了正在进行时的战争。中国有军事专家"张局长",伊拉克有位叫"萨哈夫"的军方发言人。当美军闪电般的占领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时,"张局长"和萨哈夫的舌头仍频传抵抗的捷报。我们看到的战争信息直接被舌头误导了。有人说,萨哈夫还算是民族英雄。他舌头的攻击力比伊拉克的几个铁甲师强大的多。

    柔弱胜刚强的案例在战争史上足够的多。在商业版图上的厮杀也同样如此。百年来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雄起了一批资产大亨,有石油大王,煤炭大王,机器大亨等财富巨人。进入21世纪短短的数年内,这些在财富战场中拼杀了多年的大王们黯然失色。取而代之的是谷歌,脸书,阿里,腾讯公司的互联网巨头。他们戴着白手套,一丁点儿油污和煤灰也不沾,却占据了财富的王座。靠什么发财的,马云的话精切描述了敛财的过程:先把思想装进你的脑袋里,再把你兜里的钞票掏岀来。

    天下至柔的东西厉害吧。

    还是继续听老子爷爷往下说吧。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老子说,我是告诉大家,无为而顺法自然必然会受益的。

    既然明白了至柔胜至坚的道理,那哲学启示就要谨遵教诲了。道的无形力量,也是人道德的力量,就是至柔。柔的力量无处不在。无论你是否有道心,坚守或否认德性,她都主宰万事万物的变化进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无为,就是把握住自己,在阴与阳,柔与刚的互依中找到和谐。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和徒弟尹喜的对话进入尾声。尹喜频频点头。

    老子却叹了一口气,唉,啰嗦了这么许多。这些不是用多少语言能够说清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能融化到骨血之中。无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得到的好处,能够达到物我齐一的境界。可叹的是,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啊,十分的稀有啊。

    "是啊,是啊,吾辈当勉之。"尹喜剔耳谛听,大受裨益。不觉一气坐了几个时辰,起来时腿脚都麻木了。

    《道德经》第43章不是深奥的道理,似乎是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在谆谆告诫。大道至简。至柔克至坚,无为胜有为,却是我们经世做人必须持有的法宝。

    本章里阐述的柔弱与坚刚,我们千万不能偏面的理解为对抗,两种物体的比较。柔与坚是物象的不同,也是每一个体的自性。如我们每个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一会儿弱不禁风了,一会儿意志坚如铁。为什么会这样,人自身是阴阳合体的动物。

    比较柔和硬的物体,并不是老子的本心。生活中的我们都有动物本能,不会拿鸡蛋与石头碰,肉体遇到枪炮肯定还是保命为主。

    柔与刚的力量,老子教我们的,是主动治国治世治人治心的道理。是让我们掌握生命的智慧,认识至柔的无穷力量。

    问题岀现了。我们所有的教育,提倡的生命价值观不是教孩子坚强,让人们塑造坚持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吗?怎么老子把柔弱捧的如此玄乎呢。

    道家的另一位祖师爷庄子,描写人最高的德性时,用"内圣外王"比喻。实际这是阴阳的平衡,刚柔的最佳适度。

    老子并没有把"柔弱"用做我们修行与事功的工具,柔弱胜刚强也不是老人家的一厢情愿。是他对天道的揭示。万事万物的长久存在,刚强,坚硬只是一时的扩张表现,而柔弱是持久的张力。

    柔弱,也并不是老子针对统治者对百姓的残暴统治,而发岀的诅咒和呐喊。老百姓也不是天生的懦弱就是好。天道的规律就是道者反之动。强势必然走弱,弱势必然走强。你看中国历史上相对繁盛的王朝,如唐朝的"贞观之治”,政治清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言路广开,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用柔顺换来安居乐业,欣欣向荣。

    柔弱胜刚强,无为胜有为,体现在对企业的管理上,效果更明显。历代企业家都走过一个对员工"管,卡,压"的过程,规章制度千条百条。用狼文化渗透管理。短期可以,结果长期还是收不住人心。后来商学院推崇了中国的孙子兵法,印度的薄伽梵歌,王阳明心学等理念,用心术来分析人性,大小企业都走向了文化型管理。不再强为,用思想春风化雨般给员工输入正能量。看似无为,管理的痕迹少了,却凝聚了团队,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柔胜刚的智慧,更主要的体现在如何做人,修心与修行。大凡有成就的男人,人们都这样评价,温文尔雅,圆通智博。而不是孔武有力,膀大腰圆。人生一世,真正的持久力量,来自于学习的能力,在于软实力。前章老子已阐释过天道人道的属性,"曲则全,枉则直"。曲径才通幽,美妙的境界在忍辱负重之后。大河小溪,没有直行的水道,弯弯曲曲终到大海。这都是柔的无穷妙用。

    达到至柔的境界,难啊。连老子也认为这类人天下稀有。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人谁没有脾气,都不喜欢吃亏受制。讷,脾气来了,刚强有了,但福气跑了。柔性而又智慧的处理人事,巧妙的化解人与人的摩擦,那需要相当的修为了。

    人得相信,没有信仰的人是活的很可怜很痛苦的。有信仰才有魂魄,这是生命的软件。信仰,才能让人走向至柔境界。

    话说到此。无论我们学习道家,还是佛家,儒家,就是为了落地应用,让生命更有质量。学习是唯一可以到达的至柔之路。继续温习一次杨绛先生的名言了,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一个原因,想的太多,读书太少。

    有句鸡汤文推敲的真好:不逼为奴,他逼为臣,自逼为王。

    (待续,第44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 第四十三章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
老子道德观 ——贵柔
《道德经》现代意译(前言)
《道德经》第43章 无为之益 原文和翻译
《道德经》为什么特别适合男性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