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是真的反对“仁义”和“圣人”吗?

老子反对仁义是真的,反对圣人是以讹传讹。


在孔子请教老子的历史记载中,孔子的仁义就受到了老子的严厉驳斥。而且语言表达上非常的不留情面。比如说,孔子说用道德约束百姓。老子指着眼前的河流说,没有道德的约束,水不是流的很顺畅嘛?难道没有道德,水就不会流了?

作为老子思想的推崇者庄子(不是土地、学生之类的。因为没有庄子拜师的环节,也没有老子收徒的环节)。直接喊出来“圣人不死、大盗不死”的名言,并详细论证了“仁义智信”是盗贼都具备的品质,做不到“仁义智信”的盗贼都不是成功的盗贼(大盗)。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仁义智信”是《道德经》中提出的、治国者必须具备的四种品德。由此可见,老子反对的不是“仁义智信”,而是儒家的“仁义智信”。孔子山寨了老子的“仁义智信”,并歪曲了老子的“仁义智信”。


圣人,同样是老子提倡的。而孔子的、儒家的圣人,同样受到道家的反对。根本,还是此圣人、非彼圣人。

儒家的圣人是吹捧、是拉关系、论亲疏。儒家吹捧孔子是圣人,但儒家从未说过什么是圣人。没有圣人的标准,孔子的这个圣人是怎么来的?吹出来的、潜规则出来的。这是唯一的可能。

老子的圣人是原创。老子的圣人是有衡量标准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的提出了这个标准。换句话说,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圣人,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不是圣人。老子的圣人是规则,孔子的圣人是潜规则。云泥之别。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是真理一般的存在。虽然在孔子、儒家诞生之后,这句圣人的标准被儒家刻意隐瞒。但是,

2000后,中华民族上的另一个伟人,喊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圣人的标准。率领共产党人以此为宗旨,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拥护、拥戴这个标准,所以才有“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个著名的论断。


总之:

此仁义非彼仁义,此圣人非彼圣人。

老子,是推崇圣人、推崇仁义的。

老子,也是批驳、反对孔子山寨后的儒家“圣人”、“仁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儒道微论
绝仁弃义乃安世,庄子笔下的儒道之争
《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见素抱朴
道德经
《老子》解读:道家治国谋略的核心理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