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珍贵的牛粪

一个初到西藏的人,好比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说不完的神秘,道不尽的新鲜,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你的目光,让你流连忘返。

到西藏待得越久,越恨不能脚下生风走遍每一个角落,恨不能插上翅膀俯瞰这大好河山,恨不能把这无限美景装进眼睛长留心间。

在日喀则安顿下来后,一天我跟藏族朋友巴桑到他乡下的亲戚家里去做客,路上,碧蓝的天空、壮美的河谷、广袤的原野、连绵的群山、成群的牛羊、稀疏的村落、五彩的经幡,构成一幅天地间最美的风景画。

在这幅迷人的巨幅风景画里,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就是藏族群众家家户户墙上贴得那些密密匝匝、挨挨挤挤、圆乎乎、黑乎乎的饼子,有的人家还将这些饼子摞在墙头上,远远看去,煞是好看。

起初,我以为这是藏家民居的装饰品,一问巴桑才知道是牛粪饼子。我暗自纳闷,这些牛粪一个个大小怎会如此均匀、外形又如此一致?莫非这里的牦牛有特异功能,拉出的牛粪天然就是这种形状和大小?又莫非是这里气压低导致的,牛粪落了地自然成了扁圆形?低气压下的物体只会膨胀,哪里能够给压扁呢?我脑子里不断打着问号,百思不得其解。

当我向巴桑和盘托出自己的疑惑时,巴桑乐了,他说您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这都是人加工后贴到墙上去的呀!

生活处处皆学问,对于神秘的西藏,我是一个纯粹无知的学生,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每个人都可以当我的先生。

巴桑侃侃而谈,我洗耳恭听,待巴桑讲完,我才恍然大悟。

说到牛粪饼,不能不先说日喀则。日喀则,藏语称“溪卡孜”,意为“土地肥美的庄园”。

土地肥美,自然五谷丰登、牛羊遍地。日喀则身为西藏第二大城市,拥有128万亩耕地,约占全区的1/3,粮油总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占西藏的一半;商品粮输出占西藏的60%,因此自古就有“西藏粮仓”的美誉,因为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因此又被誉为“世界青稞之乡”。与农业并驾齐驱的则是她的牧业,牦牛、羊等牲畜存栏量450多万头,牧业产值居全区第二位。

日喀则是著名歌手韩红的故乡,韩红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家乡》歌唱的就是日喀则,“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菩萨保佑的……”。

百闻不如一见。只有到了日喀则,尤其是到了日喀则乡下那广袤的原野上,你会发现牛羊满山坡绝不是一句空话,山坡上、河谷里、田野里、乡间道路上、村落里,随处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牛羊,远远超过你听《家乡》这首歌时的想象。

牛羊如此之多,粪便自不可少。勤劳智慧的藏族同胞,不会像内陆人那样见到粪便唯恐避之不及必掩鼻息快速而去,西藏民间有句谚语,“一块牦牛粪,一朵金蘑菇”,可见其在藏族同胞心目中的珍贵程度;藏族同胞也没有像先前内陆的农民那样只是将粪便沤做土肥上到庄稼地里,而是将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粪便通过加工“变废为宝”,把它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巴桑说,对于牛粪和羊粪,藏族同胞的处理方法不一样,羊粪直接晒干了堆到一旁,留作燃料,羊粪火力温和,燃烧时间长,牛粪火力旺,燃烧时间短,藏族群众一日三餐烧火做饭取暖熬酥油茶,都靠牛粪和羊粪,牛粪用来做饭熬茶,羊粪则主要用来保温。

那么墙上那些牛粪饼又是如何加工的呢?巴桑说,老百姓都是先把牛粪积到一起,里面掺入青稞秸或者干草,然后往里浇水和成泥,再用手将其团成一团,贴到墙上压成饼状晾晒,这很像我们内陆当年和煤饼子,不同的是,我们内陆是将煤饼子分割成块状,在地上晾晒,而这里则将牛粪饼子贴到了墙上。

巴桑告诉我,看一户人家生活是否富裕,看看他们家的牛粪饼子多少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仔细想想,颇有道理,牛粪的多少和藏族同胞饲养的牦牛数量息息相关,牛粪多说明这户人家饲养的牦牛多,饲养的牦牛多自然财富就多。如此看来,牛粪饼首先是藏族同胞财富的象征。

这些牛粪饼子在揭下来当作燃料之前,首先有保温和保护墙壁双重作用。乡下藏族民居多是土木结构,贴上这些密密麻麻的牛粪饼,土墙壁如同披了一层厚厚的蓑衣,寒冷的冬季风吹不透,多雨的夏季雨淋不透。

晾透晒干的牛粪饼子非常坚固,又很轻便,很多人家会用它来垒成羊圈,既防羊儿乱跑,又能为羊遮风挡寒。

说着话,我们到了巴桑亲戚家所在的村子,毫无例外,家家户户墙上都贴着牛粪饼子,只有多少之别,没有例外一说,他的亲戚家也不例外。

起初,我想用这些东西烧火做饭取暖,房间里会不会臭不可闻呢?及至进到巴桑的亲戚家里,我发现我又错了!

巴桑亲戚家的女主人正在厨房里烧火做饭,一个炉灶连着长长的烟道,一问,里面烧得正是牛粪,屋里没有烟雾弥漫也没有臊臭味道。

巴桑继续给我解说,他笑着问我:“您没听说这么一句话吗?我们这里的牦牛喝得是矿泉水,吃得是虫草,拉出的粪便都是绿色无污染的!”

呵呵,我确曾听说过,虽然有些道理,但也未免夸张。想来牛粪饼真正没有味道的原因大概是,这些牛粪饼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它们内里蕴含的臊臭味早已消失了。

既然牛粪饼没有臭味,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巴桑说有很多藏族同胞用这些牛粪火灰烙饼了。人们把用牛奶和成的面加入酥油,摊成饼状,扒开牛粪火灰,将饼平放在火灰上,再盖一层牛粪火灰,不时翻看,等烙好后存放起来,随吃随取。日喀则一带则有用牛粪火灰烙手镯面圈(藏语叫“帕廓”)的习惯,既好看又好吃。当然,这都是听巴桑说的,我没有亲见,也没有吃过,但想来这和我童年时代奶奶在灶火里给烤的“面布基”(活成的面搓成长条串到树枝上)一个道理,味道应该差不了。

说到牛粪没有异味,不禁想起看过的一个笑话来,说以前有个南方游客到日喀则旅游,见到牛粪饼觉得很新鲜,他素知藏族人有用茶砖做酥油茶的习惯,误将其当成了茶饼,从藏民墙上偷偷揭下几块带回家,当茶喝了大半年,及至有认识牛粪饼的朋友看到,这才停下,赶紧将所剩无几的牛粪饼扔掉。

这大概率是个笑话,一个游客到西藏旅游,总不至于对这东西连问都不问揭下便走。不过人世间的事林林总总,也说不定真有这么个二五眼干了这么可笑的事,牛粪饼毕竟没有味道,他喝不出来倒也情有可原。

言归正传。等到牛粪饼烧完化为灰烬,又是很好的草木灰,藏族同胞将这些草木灰倒入茅厕里,将来上到田地里可以肥沃土壤,这点亦和我们内陆汉族人烧柴火时将草木灰倒入茅厕如出一辙。瞧,这是多么好的生物循环利用!

牛粪饼不仅仅满足自家用,好多人家都将多余的牛粪饼拉到城市里去卖,一化肥袋子牛粪饼大概能卖到五六十块钱左右,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我曾经认为烧牛粪只在乡下存在,城里人出于卫生干净的讲究,是不会烧牛粪的,结果后来问了几个藏族同事,居然家家都烧牛粪,做饭靠它,取暖也靠它,可见牛粪跟藏族同胞的生活联系有多么紧密。

巴桑告诉我,除了这些,牛粪还是吉祥的象征。

日喀则藏历年二十九称为“古突”之夜,这天藏族同胞要吃“古突”,“古突”是一种面疙瘩,与青稞麦片、豌豆、人参果、碎肉、萝卜等九种食物掺在一起煮。为了增添喜乐气氛,人们会在面团里包上一些不能吃却能逗乐的东西,如果吃到的是辣椒,就说这个人嘴辣,如果吃到的是木炭,就说这个人心黑,而谁若吃到了“牛粪”,那谁就是最有福气的人,这跟我们汉族吃年夜饭包饺子时里面放花生、硬币等异曲同工。

藏历年初一有纳新的习俗,这天一大早,每家每户的人端上祝福吉祥的“切玛”(盛满五谷的斗)和糌粑出门纳新,在路上看到谁家牛粪好,会乘人不备时拿上几块装进背篓里,再在取牛粪的地方撒些糌粑,祝那家人吉祥。回家后,把请来的牛粪贴上酥油花,称为“牛粪新”,放进牛棚里招福纳祥。

藏族人家结婚,要在特定位置中央悬挂用五彩哈达挽成的象征婚礼吉祥物的彩箭,彩箭下方摆放一袋上好的牛粪和一桶清水,上面各系一条洁白的哈达,象征新婚夫妇婚后生活美满,儿孙满堂。

藏族人家要乔迁新居,新居里会供奉汤东杰布(据传说,当年汤东杰布曾演藏戏募捐修建雅鹿藏布江铁索桥,又被称为铁桥活佛,藏戏演员、铁木工匠均尊奉他为祖师)塑像、一袋上好的牛粪和一桶清水,寓意房屋千秋永固、主人生活富裕、幸福安康。

没想到呀没想到,一块普普通通的牛粪竟有如此多的用途!

从巴桑亲戚家回来的路上,车子飞奔向前,我无心再看窗外的风景,满脑子都是那些牛粪被派作各种用场的画面。

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援藏,想到了人生,忽然有一种紧迫感。

三年援藏时光,在历史的长河里何其短暂?

身为援藏干部,在广袤的高原上何其渺小?

正因时光短暂,更应只争朝夕,快马加鞭!

正因自身渺小,更应脚踏实地,倾情奉献!

一块普普通通的牛粪,因其价值实现得淋漓尽致,才被藏族同胞视为珍宝。

我们援藏人,也只有在有限的时光里把作用发挥到极限,人生才能无悔无憾!

家乡 韩红 - 青藏高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族女歌手巴桑歌曲(36首)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王卫华作品 | 飘香的牛粪烟
牛粪当了家种啥都白搭,羊粪当了家两季都不瞎!
牛粪饼, 在你眼里是牛粪, 在藏族牧民心目中是宝贝
【西藏日喀则】参观藏族新农村 (下)
藏族人的起源,你知道神秘民族藏族人的身世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