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真正理解了悉达多,谁就理解了人生 | 关于《悉达多》的个人解读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2040书店」,豆瓣版本略有删改。

『悉达多』是一本文字如诗歌般光彩夺目,充满歌咏性与音乐性的小说杰作。它的作者是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的作家、诗人、画家——赫尔曼·黑塞。

『悉达多』在黑塞的文学创作史里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黑塞「个人成长小说」的典范之作,他在这本书里超越了东西方文化的藩篱,集多种古代哲学的精髓于一体,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本书因为极其易读,任何读者都能很轻松地沉浸在黑塞充满诗性的书写中,伴随着悉达多求索的步履,清晰地看见一个自我追寻者的一生。

但也就是因为这部小说极其易读。许多读者读完之后,很容易将理解止步于故事的表层。 『悉达多』那些仿佛巴赫的弥撒曲一般美好的文字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三重谜题。

第一个谜题,『悉达多』最后觉悟到的真理到底是什么?

『悉达多』的故事主线极其清晰,它是一部独白体的小说,讲述了出身高贵的婆罗门青年悉达多探寻自我的一生。 他曾潜心于「吠陀」的圣典,后来又祈愿通过苦行看见真理,他曾经试图追寻佛陀踏上梵行之道,但又投身红尘,在欲望中迷失。最终,他再度踏上探索之旅,悟得了活在当下的真理。

难道悉达多历经千万,就只悟得了这个似乎人人都会讲,人人都知道的「空谈」?

第二个谜题,『悉达多』是不是和某种宗教哲学有很深的联系?

如果你对佛教稍有了解,你一眼就能发现主人公的名字来自释迦牟尼尚未出家时的俗名「乔达摩·悉达多」。这并不是巧合,向来喜欢用「双重性」写法的黑塞,在这本书里同样塑造了一对互依互存、一体两面的人物形象——终其一生都在追寻自我答案的悉达多,已经证悟绝对真理的佛陀乔达摩。

黑塞在写作这本书时,的确借鉴了许多佛传的内容。如故事开篇,悉达多的出家因缘,就与历史上的释迦牟尼的经历极其相似。又如小说第一部的四章和第二部分的八章,其实暗喻佛教的「四圣谛」与「八正道」,更何况,黑塞在小说的许多段落中,都表达了对于佛陀“乔达摩”的赞颂,在他看来,佛陀是完全真实地照见自我的圣者。 所以从20世纪20年代初,这本书刚面世时,就有很多人认为它其实是一本佛陀的传记,悉达多所寻觅的,也是佛教哲学意义上的觉悟。 这其实是一种绝对错误的理解。

悉达多所追寻和开悟的其实都和佛教的教义相悖,更何况黑塞自始至终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许多古老宗教的哲学思想都在他的作品里留下了印迹,但却没有任何一种宗教成为黑塞的文学的底色。

悉达多并非佛传,它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

第三个谜题,为什么这本书的副标题叫「一首印度的诗」?

深谙古印度文化与哲学的黑塞,在这本书里暗埋了许多与印度有关的「梗」,但如果你本身对印度神话、文学和哲学并不了解,你很容易在阅读时错过这些能让你更深层理解『悉达多』、理解黑塞的「钥匙」。 所以,今天的店长解读会围绕这三个谜题展开,当你读完这篇导读后,再读『悉达多』时,你必然会彻底理解明白下面这段话:

谁真正理解了悉达多,谁就理解了人生;谁读了『悉达多』,谁做出了思考,谁进行了体验,谁就可以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摆脱外在的强制,摆脱随波逐流,摆脱约束和羁绊

1.为什么悉达多不是佛传,而是一首印度的诗

小说中有名字的人物并不多,但命名其实都暗藏玄机。 例如,引导悉达多最后以河流为师的摆渡人叫瓦稣迪瓦(vasudeva),这个名字其实来自印度神话中的一位父神,他的儿子就是印度教中最广泛被人崇拜的主神, 诸神之首奎师那(也译作黑天)。

怀抱初生奎师那的瓦稣迪瓦

瓦稣迪瓦是奎师那降临人间的重要媒介,所以瓦稣迪瓦在印度神话里也是一个接引者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悉达多最终要依靠瓦稣迪瓦的指引,发现人生真正的秘密。 与悉达多青少年时期形影不离,发誓要做他的朋友、随从、仆人、侍卫与影子,但后来却与悉达多分道扬镳,加入佛陀教团的重要配角乔文达,他的名字其实也别有深意。 Govinda意思是「牧童」,这也是奎师那的称号之一,并且奎师那在印度神话里最经典的形象,就是一个穿着黄色布裤,头上戴着孔雀羽毛,吹着牧笛的牧童。

所以,如果你把乔文达理解成是每个人「童年」的象征,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曾经与悉达多形影不离,发誓要永远追随悉达多,但却又分道扬镳大半生,直到暮年才终于再会悉达多,从他的面容里看到了真理。

童年所爱的一切,都随着我们的成长逐步被淡忘、抛弃,但当暮年来临,我们回首往事时,那些淡得快要透明的画面会重新被记忆涂抹上颜色,与后来我们所经历的千万瞬间,拼成完整的一生。

『悉达多』里的人名不仅仅只和印度神话有关,熟悉梵语的黑塞,还在人名里加了不少梵语的「梗」。 投身于世俗的悉达多,为了学习如何获得财富,他向富商伽摩施瓦弥求教,而Kamaswami这个名字,其实是梵文里Kāma(欲望)和Svāmin(主人)的复合词,它含义是欲望之主。

至于悉达多的爱人伽摩罗Kamala,意思是渴求爱的,映射的就是爱欲。 悉达多里对于印度文化的运用,不仅仅只局限于人名。贯穿于全书的四个角色:乔文达、伽摩施瓦弥、伽摩拉和悉达多,他们各自象征了四种目的:道德、利益、爱欲和解脱。 而这恰好就是古印度哲学所认为的人生四大目的,在古印度哲学中,人有肉体、情感、理智和灵魂的四重性,人只有满足自己的物质、情感的需要,努力追寻道德,才能全面发展,最终体会到至高的灵魂境界。 所以说,『悉达多』绝对不是佛陀的传记,亦非源自佛教哲学的故事,黑塞将古印度神话与哲学的成分暗藏在了在更深层次的谋篇布局上,副标题里“一首印度的诗”,绝对不仅仅只有文字中描绘的印度风景那么简单。

2.悉达多所追寻的真理和宗教有关吗?

既然黑塞在『悉达多』里借助佛传文学的结构,书写了一部深蕴古印度哲学的故事,那黑塞希望读者和悉达多一同追寻的,是那个在故事里无数次出现,象征着印度教智慧的「唵」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得稍微切换一下镜头,讲讲黑塞自己的故事了。 正如前文提到的,黑塞一生深受各种宗教的影响,但是又终生拒绝虔信任何宗教的,就像小说中的悉达多一般,他始终在学习、在反思、在寻求独属于自己的答案。

1919年,黑塞开始写作这本书,很快便写完了4章。但是1920年后,黑塞的生活分崩离析,他自己的精神处于痛苦的临界点,妻子因为精神分裂症不得不一再住进精神病院,三个孩子只能被迫托付给他人。 『悉达多』也于这一段时间内停笔,因为黑塞发现自己在印度哲学里已经找不到精神出路。 黑塞在这一时期接受了荣格的心理治疗,被东方文化深深浸染的荣格将另一个古老文明的经典文本推荐给了他。

而早在1907年就已经开始接触中国哲学的黑塞,也借助德国著名汉学家、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极其重要的功臣译者卫礼贤的著作,开始重新细读中国哲学。 1922年,『悉达多』断更一年半后,黑塞再度拿起了笔,并在数星期内完成了全书的写作。

在一份写于这一时期的信件中,黑塞这样写道:「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创作一些与此类似的东西,它们裹着一层印度的外衣,起源于梵和佛陀,而终止于道。」 同年,在另一份致友人的信件中,黑塞再次强调了这个观点:「『悉达多』的结尾与其说是受到了印度的影响,毋宁说具有道家哲学色彩。」

1922年,在『我与印度和中国思想上的关系』一文中,黑塞这样说道:「我思想中的逃避退缩的成分是越来越少,我自己把这一转折称为从印度转向中国,也就是说,从印度式的苦行转向中国式的较为接近生活的肯定态度。」 所以,如果你仔细品味小说最后四章,你会发现黑塞的行文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而河流的意象也开始小说里反复出现。

「他知道,获悉这条河的秘密,就能获悉许多别的秘密,所有秘密。” 「我渡过千万人过河,他们将我的河视作旅途中的障碍…对于这些人中为数不多的四五人来说,河水却并非障碍。」 「我跟河水学会倾听,你也该跟它学。河水无所不知,求教河水你可学会一切。」 「当他专注于河水咆哮的交响…当他的灵魂不再执念于一种声音,自我不再被占据,而是倾听一切,倾听整体和统一时,这伟大的交响,凝成了一个字,这个字是'唵’,意为圆满。」

这些观点很难不让人联想起『道德经』里那段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话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高的智慧和品德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万物而不争,水处于众人最不愿去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所以,说悉达多最终是通过某种宗教的教义得到了开悟,毋宁说是他在经历了无数的学习与体验后,觉察到了一种不属于任何宗教,只属于「悉达多」自己的答案。

3.悉达多到底悟得了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的唯一方式,是让我们再一次沿着故事里遍历悉达多的人生之路。 在故事的开头,处处受人尊敬与热爱的婆罗门之子,悉达多,突然感觉到无论是古老的吠陀圣典还是虔诚仪式,都无法让自己找到关于自我的答案。

时常他感到天国近在咫尺,又无法完全够及。他终极的焦渴从未平复。在所有教诲过他的圣贤和智者中,也没有一人完全抵达过天国,完全消除过永恒的焦渴。

于是,他带着不满与困惑,放弃了身份与财富,和好友乔文达一起做了三年苦行的沙门,悉达多试图用苦行消灭自己的感官欲望,找到真理,但是他最终无奈发现,苦修不过是像喝酒一样的自我麻痹,清醒之后,困惑依旧。

听闻世尊佛陀觉悟了一切,他与伙伴乔文达拜访了佛陀,悉达多的确在此时被乔达摩所言说的经义震撼,但他却敏锐地看到了一个漏洞。 而这个漏洞,是我们理解悉达多最后答案的第一把钥匙。

悉达多说:「在您的法义中,在统一、逻辑完善的万物中却存在一个断裂之处,…呈现出些许迥异于从前,且无法被证实的东西:那就是您的超世拔俗,获得解脱的法义。」「您已超拔死亡。您通过探索,求道,通过深观,禅修,通过认知,彻悟而非通过法义得到正果!」

悉达多发现,觉悟是一种只属于个人的体验,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会。佛陀可以言说自己领悟到的一切法义,但是觉悟本身却无法诉说,自我真正要找的那个答案,只和自我有关,答案在生活里。 所以,悉达多才会弃绝一切教法,去感知生活,追逐爱情,寻找财富。但悉达多却又发现,如果一个人完全只看重生活本身,去热烈地体验而不思考,人很快就会被生活所控制,活在当下,就会变成「只活在当下。」 于是,他又一次从生活中逃离,去继续寻找答案。

这一次的悉达多遇见了河水,河水被黑塞赋予了一种「道」的象征,而悉达多也第一次在河水中感受到了一种他从前似乎从未感受过的包容。

但此时的悉达多,距离最后的觉悟还差了一点点东西。 那就是痛苦。

小说最后三节,从未真正感受到痛苦的悉达多,在渡口重逢了自己的爱人伽摩罗和从未蒙面的儿子,但伽摩罗却被一条突然出现的毒蛇咬伤,中毒身亡。悉达多决心照顾和培养自己的儿子,可是儿子根本无法接受贫穷的船夫生活,叛逆又怨恨,这让悉达多痛苦不堪。 最终,孩子一个人回到了城市,留下悉达多孤独地重回渡口,而此时此刻的悉达多,这个探寻自我答案一生的人,他一切的人生体验终于圆满,圆满地如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

喜怒哀乐、生离死别、高潮与低谷、嫉妒与酸楚,他都品尝到了。

所以当悉达多再次面对河流时,他发现自己真实地感受到世间的喜怒哀乐,也能理解世人的虚荣、欲望和荒谬,知道为什么父母会盲目地爱着孩子,男人们为什么会用充满欲望的眼光打量女性,理解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一无二的情绪与生活。 他不再试图把这个世界抽象化、简单化。悉达多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而真实的世界,是复杂的。

直到这一刻,悉达多终于真正地感受到了“唵” 他不再执念于一种声音,而是开始倾听一切,接受哭喊与微笑、恶毒与善意,思慕和冷漠,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将始终存在。

河流承载一切,河流有一切的答案,河流就是悉达多。

只有包容这个世界的一切复杂,你才能坦然地接受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任何一种体验,你会知道没有任何一种体验是不应该发生的,你也会接受人就是在某些时刻会必然陷入低谷。 但同时你也会比任何时候都相信,生活始终存在无限可能,

什么才是“我”?,我就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

彼时的生活塑造了此刻的我,那此刻我对于生活的接纳、相信和热爱,也会塑造未来的我。

就像『悉达多』封底上的那首诗:

我听便灵魂与肉体的安排\

去经历罪孽\追逐肉欲和财富\

去贪慕虚荣\以陷入最羞耻的绝望\

以学会放弃挣扎\学会热爱世界\

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

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

而是接受这个世界\

爱它\

属于它。


参考资料:

[1][德]赫尔曼·黑塞. 悉达多[M].姜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

[2]马剑.寻求“自我”之路——论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J].外国文学评论,2000,(03):101-110.

[3]常蕾.行至印度中途的《悉达多》[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6,(06):40-47.

[4] 曾红萍.试析赫尔曼·黑塞小说悉达多的文学治疗功能[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7.

[5]许娟.朝圣者之歌—试论黑塞的超越性宗教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6]付裕.赫尔曼·黑塞小说的文学治疗性研究[D].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大多
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我”,一个悉达多,一个乔达摩|《悉达多》
看《悉达多》的几点体会
黑塞《悉达多》:一个人真正的觉醒,是繁华阅尽、然后淡然
赫尔曼·黑塞简介
纪伯伦告诉你: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