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域诗歌写作流派”重要诗人论(3)
           【吉布草心】

  吉布草心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彝族实力诗人吉布鹰升。与吉布鹰升所呈现出的那种不离本土而又紧密把握时代生活的诗歌/散文相比,吉布草心的作品中呈现出一种对家园故土的眷恋与对传统文化的思辨的特质,如他对《神》的思索:“我们看不见神/抓不住神/我们想起神/却也不知是不是神”,虽然“神”在这里是一种幻化了的精神假象,而诗人努力的还原出他的原貌。这种西西弗斯的努力,到后来只能是:“我们与神不是合二为一/只是混乱不堪”。

  吉布草心的诗歌中还给我们传达了彝民族的民俗与传说。“再翻过一座山∕就可以看见老家的山岗∕再翻过一片坡∕就可以看见老家的草原∕在涉过一条河∕就可以看见老家的房子……可是,可是呵/那只多事的乌鸦/那只多嘴的乌鸦/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悠悠地飞来/传达兹米阿几战死的消息//兹米阿几死了也就死了/木乌则合胜了也就胜了/往事与忧伤/随风随雨/母亲含辛茹苦/喂养着牛羊/喂养着鸡猪//母亲的眼泪啊/成了后人梦里的河/白天黑夜春去秋来/总是在心中流淌/一直流淌”吉布草心的这首《写给汗以铁古》叙述一个亡灵急迫的归家,却被“多事多嘴”的乌鸦泄露了此人已经“战死”的消息,从而“含辛茹苦”的母亲,“喂养着牛羊”“喂养着鸡猪”的母亲的眼泪“/成了后人梦里的河”“白天黑夜春去秋来/总是在心中流淌/一直流淌”。作者借乌鸦之嘴“泄露” 了一个悲伤的消息,用故事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悲剧。具有民族诗歌中叙事与故事相结合的传统言说方式。

  作为80后彝族诗人年轻的一代,英布草心与阿索拉毅等人理所当然承担起彝族诗歌的未来。

  英布草心。1981年出生,四川大凉山人,汉名熊理博,从事彝汉双语写作。出版有长篇小说《天堂悠去》。
  
  【阿库乌雾】

  阿库乌雾与另一个具有彝族身份的诗人吉狄马加是较早走出彝人地域,和走出国界的中国彝族诗人。所不同的是阿库乌雾的卓越写作与他并不为多数人所知的声名不对称而已。

  阿库乌雾最初从1984年开始用彝文写作并发表作品,1986年以后开始尝试从事彝汉双语写作,先后出版彝语诗集《冬天的河流》、《虎迹》等,先后荣获四川省第一、二、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奖,发起并策划了首届彝族母语文化艺术节、“人与自然·诗意”美姑国际笔会、首届古彝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探源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是当代彝语文学创作的倡导者和领军人物。

  阿库乌雾的诗歌从关注地域本民族的书写上升到对具有相同相似苦难与破碎历史文化的他乡命运的关怀。对普遍性的关注,跳出了一般民族诗人视域的局限,从而具备了普世的价值意义。他在《攀缘》中写道:“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我们必须重新变成猿猴,再次获得攀缘而生的本领。但我们不必变成老鼠或者蚂蚁或者藤蔓或者其他什么擅长攀爬的动物和植物,也不必变成猎狗,望着城市上空无法企及的猎物狂吠不止。当然,我们也可以变成毒蛇,如果实在饥饿或者愤怒,就用我们天性的毒牙狠狠地啃咬城市坚硬的根。”现代社会的个人困境揭示了亦是我们生存中集体的遭遇与困境,而提出和阐述了一个个沉沦与拯救,飘忽与辨析的迫切问题。

  对本民族文化的承担和对母语的眷恋是阿库乌雾写作的一大特征。阿库乌雾曾说:“我受用过母语的智慧,母语曾经无数次地感动着我、养育着我,我生命的起点与归宿都不可动摇地被我的母语命名和规范。这些东西在我的身体里还很有效,我有表达的欲望,书写的欲望。于是,我选择母语、毅然决然。我想,对于一个有自觉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记忆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这是义不容辞的。”阿库乌雾先后多次出国访问考察,恋恋不忘推介本民族文化。而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亦出版多部彝族著作和发表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学术论文。

  我们可以说:因为阿库乌雾的写作,使彝族现代诗和地域诗歌写作得到了提升和拔高,而在汉语写作的大统之下获得了它自身的空间与自明性。

  阿库乌雾,彝族,汉名罗庆春,九三学社社员。1964年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1986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南民族文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出版有诗文集《冬天的河流》(彝文)、《走出巫界》、《虎迹》(彝文)、《阿库乌雾诗歌选》、《密西西比河的倾诉》、《灵与灵的对话——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汉语诗论》等15部著作。
  
  【阿索拉毅】

  阿索拉毅生于80年代,但已是彝族诗人中的老诗人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2003年——2004年之间就已经写成了关于彝族的现代长诗《星图》,而且还在于他始终把诗歌写作放置在古文明与现代文化相交织的地域文化背景上,而舒展出他很深的历史文化精神眷恋。而这种努力显示了他的老道与成熟。

  发星曾经在《独立》推选80后十大新锐诗人名单与理由中说到阿索拉毅:“目前为止,拉毅有两个写作高度是边缘民族诗人们无法超越的,一是写出彝族现代史诗《星图》1584行。二是用魔幻小说手法写出《大小凉山彝族现代诗论》。这两个奇异文本,在彰显彝族原态神性文化与探索原民族文化基因与汉文化基因混血上作了有益的尝试。”

  在2009年12月出刊的《独立》第十五期 “中国边缘民族现代诗大展专辑” 上,阿索拉毅展出了组诗《诺苏列国略传》,诗中诗人通过“南诏国”、“大理国”、“夜郎国”、“古滇国”、“三星堆王国”、“古棘侯国”、“古莽国”、“蜀国”、“白狼国”、“楚国”、“巴国”、“东夷”、“哀牢国”这些业已消逝的古国给我们当代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历史以某种提醒。80后文学评论家杨荣昌在评论此诗说:“他的《诺苏列国略传》,以逼近历史细节的追述,提取出古国极具代表性的核心精神,如南诏国的'强悍’,大理国的'爱情韵味’,夜郎国的'无知’,古滇国的'智慧’,三星堆王国的'贵族气质’,白狼国的'乐典’等。简明的标签后面,充斥的是一段或漫长或短暂的风雨之路,充满着天崩地坼、风云变幻和茹毛饮血,其间不但有开拓者筚路蓝缕的艰辛,执政者励精图治的奋进,也有古国沉沦消失的悲壮和苍凉。诗歌让历史的气流涌进每一个诺苏子孙的血脉,烙上了鲜明的民族心理的印痕。”

  2011年10月,阿索拉毅主编的民刊《此岸》创刊号推出,加上2011年1月,由吉狄兆林、吉洛打则、伊萨、罗洪木果、孙阿木、的惹木呷主编的《灵》诗刊和《独立》而形成了大凉山民间诗界三足鼎力之势。三刊的主编人员皆是彝人,这不仅证明了边缘民族独立的文化意识的觉醒与自我价值重建的信心以及彝族诗歌的强大生命力,在中国诗界和文化界都是一个新的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

  阿索拉毅,1980年出生,四川大凉山人。2003——2004年写作完成了彝族文化史上第一部现代史诗《星图》。著有代表性文论《大小凉山彝族现代诗人论》。主编民刊《此岸》。
  
  【鲁娟】

  虽然仅生于83年,但鲁娟也是彝族地域诗歌的“老诗人”了,这些年来正是她坚持地域诗歌的写作精神,她的写作才愈见成效。而鲁娟的写作也是伴随着  《独立》一路前进,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地域诗歌写作之路的正确。

  鲁娟的诗歌中弥漫着彝族黑色文化的神秘气息,她把女性细腻的思想触角深进彝民族的文化心理的深处层面进行揭秘式写作,在营造出深邃迷离的诗歌意境的同时,亦获得了个体的高迈精神空间。更为可贵的是她以自己写作的肉体磨砺出精神灵魂的光辉,自觉的返归传统河流洗涤现代文明的污垢,从而再次获取灵魂翱翔的力量。

  像《哑奴》这样的诗:“而面对一场蔓延的大火/古老的根毕剥直响/记忆中围火舞蹈的先祖/面容明朗清晰/一千位猎手走过去/一千位歌者走过去/一千位工匠走过去/呼喊出先祖的名字/谁应?有谁应?/巨大的回声深不可测/……当毕摩背靠古树摇动风铃/开始念动,从阿普到阿达/我重又返回阿妈的子宫/在那条经久的唤魂路上/反复进述的背景是/白雪皑皑,落木萧萧”直到后来:“我是以口弦做嘴巴的女人/口弦是我饱满的胸音/口弦是我美丽的小腹/口弦是我沉默的深渊/从漫漫的经血之路/到一场辉煌的受孕/拔起口弦古老的嘴唇/砸向山岗上匆匆奔跑的麂子/'我是所有沉默的沉默/我上守口如瓶的女人’”从这样的神巫般的梦幻语言读出的是女诗人对彝族独特文化的指认和思辨意识。

  发星称鲁娟“鲁娟是年轻诗人中是个文本价值最成熟者之一,将她放在全国边缘民族女诗人中也是优秀的一员”。另外鲁娟诗中还弥漫着浓厚的女性独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伟大80年代那批女性诗人独立意识的一种回归与重醒。

  鲁娟,女,彝族,彝名阿赌阿喜,1982年5月18日出生于四川雷波县。先后从事过医学检验士、法院书记员,现供职于本地行政机关。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上海文学》等,出版有个人诗集《五月的蓝》。
  
  【罗逢春】

  罗逢春是经发星挖潜的近两年来彝族青年诗人中最大的惊喜和最值得期待的一个。我曾说过他良好的语感和对事物的领悟能力,让我看到了当年梦亦非的影子。而于中我又看到了地域诗歌不可估量的未来力量。

  近两年来,小罗写下了一系列的唐诗新译的诗歌,很有意思,这在国外有英国诗人艾兹拉·庞德和美国诗人莱特、施耐德等诗人翻译唐诗的先例,而国内尚是首创。看这首王维的《鹿砦》,原诗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种空灵与优雅的意境一般是难以照搬的,小罗这样翻译:“被看见的肯定不是鹿砦,无人/说话,听见的必是某物练习说人话。/感官若非摆设,便是指向迷失的罗盘/有那么一个瞬间,你似乎窥见了影子的森林/其实是青苔勾勒夕阳的形状。”整首诗歌给人以陌生而又熟悉之感。陌生的是语言,熟悉的凝固在语言内部的灵魂与思想。通过诗人才情的手臂,链接了不同时空不同语言的相同精神世界。

  罗逢春,1986年出生于贵州毕节地区,毕业与华侨大学,曾在印度尼西亚工作。
  
  限于篇幅,地域诗歌的代表诗人尚有吉狄马加、吉狄兆林、石万聪、霁虹、巴莫曲布嫫、沙马、俄尼牧莎斯加、倮伍拉且、普驰达岭、阿卓务林、羿子伊萨、吉布鹰升、俄狄小丰、陈晓英、孙阿木、阿苏越尔、克惹晓夫、玛查德清、马惹拉哈、黄鹏等,再次就不一一叙述了。

  最后,我把70后诗人黄礼孩在《被忽略或被忘却的少数民族女性诗歌》一文中谈到少数民族诗歌的一段话照搬于此,寄托我对地域诗歌和地域诗人的祝福,同时来结束这篇拙文:

  中国诗歌在与西方诗歌不断的往返对话中超越了自己,同时因为保留了自己的血脉,防止西方文化的过多侵入,在经过很长时间的诗歌输入后,我们的诗歌才走向成熟并获得了自己的独立性。……在反省本民族文化的“汉化”和“世界化”上把握自己的方向,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并在这种调整中坚持本民族和人类所需的精神空间,在与社会和世界互动的过程中让自己融入时代中,以双重或多重的身份去写作。记录个人的,也见证时代的,同时去创造和承传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2012-1-25、26、27  于鄂西北
  
  西域:青年诗评家。70年代生,原名张俊鹏,湖北房县人,内科医生。 9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先后在《诗歌报》《北京文学》《上海文学》《诗潮》等国内二十余种杂志及各民刊发表诗歌、评论、随笔等。系“中国70后诗歌论坛圈子诗人”、“非非作家群“成员、“广东诗人俱乐部”成员,“第三条道路同盟“诗人。通信地址:442100 湖北房县县门街153号  邮箱:xiyu0522@163.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yu0522
  
  (选自《独立》19期201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阅读】《独立》精选27:地域诗歌写作发展简史(2000-2014) □ 发 星
《夜行者》档案‖彝族九零后诗歌评论专辑
[转载]彝族现代诗歌的新势力/西域
原创诗歌,诗歌评论,诗歌报道 - 手机版 - Powered by Discuz!
对话名家 | 吉狄马加:所有的好诗都是来自灵魂
九十九位诗人文本细读(上部)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