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文:写在《孙文波的诗》出版之后

新的诗集出版了,应该说是厚厚的一本,三百来页。这样的一本由国内最大的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已经是对十来年写作的奖励,好多人眼巴巴地羡慕着,有人在诋毁也有人给予了赞扬,但是自己翻阅起来却没有激动。不激动是有道理的,因为写作还没有结束,还心存着更多的期待,想要写得更令自己满意一些。

的确是只想令自己满意。在这项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劳动中,还应该把话说得更能让自己相信。别人相信不相信没有关系。什么时候有过让别人满意的想法?没有。这就是区别。有些人写作是为了博得别人的掌声。但我不是。从来不是。在这个世界上活着,选择写作是因为它可以使自己不去每天面对人,与之打交道,那始终是一件最困难的事情。谁知道对方心里有什么花花肠子,想的是什么。写作可以回避这些。只要坐在家里面对着纸笔就行了,现在是面对着电脑。它们不会反驳我。

当然,写作有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是才能上的困难或技术上的困难,再难也难不过面对人,我害怕面对人。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太复杂了。我心虚。不过,说不想要名利是虚伪的,说不想听到别人的赞扬是假话。但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写出来的东西不令自己满意,撕掉就行了,没有人会说不准撕。一次次我撕掉过多少写下的东西?没有谁知道。这是一个自己的秘密。能够保有自己的秘密是一件让人安慰的事。在其他的领域能够做到这样吗?譬如说当你是一个单位的什么经理时,做不好事会有多少人看着啊。有人巴不得你出错呢,好代替你。

所以写作永远是可以依赖的,不是说作品可以依赖,而是它使你只要坐在家里就行了。我喜欢坐在家里。哪怕写不出来时发呆,两眼痴痴地望着窗外。我已经能够看出窗前的树今天与昨天的不同了。那是树叶的变化,一夜之间又有多少树叶被风吹落。好多人受不了这样的孤独:一个人很长时间不与人说话。我却喜欢这样的孤独。

我并不认为它是孤独的。我真是孤独的吗?在自我的内心,我与自己千百次的对话,一些问题被提出来,另一些问题被自己否定。很多时候争执是激烈的。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天,两天,日子流逝多快啊,一生也不过就那么些日子,我已经度过一半。

但是,我还是不喜欢那些说谎的人,有些人总是不忘在任何可能的场合夸大自己对于文学的理解,以及在一场以时段为标志的文学进程中的作用,好像没有他们的努力,文学就不会获得发展了。我不相信那样的事情会发生。你可以因为自己的劳动而得到一点什么,但这种情况真得不能改变任何东西。尤其是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不管你在写作领域做过什么,你都不是大人物,就是这样。

而时过境迁,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待自己在过去一些时候说过的一些话时,对其中有的观点已经不是那么认同了,或者至少也会对其进行一些纠正。但是,我们会因此而后悔自己说过了那些话吗?也许有的人会,但我想自己是不会的。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段落中,说出自己的话,是与当时的认识有关的,没有必要到了后来后悔自己说得幼稚,或者漏洞很多。生活就是这样行进着的。

到了今天,我们所能谈论的也只是今天的认识。那么好吧。我曾经那么不容质疑地说过当代诗歌应该在反诗意、反崇高的语境中做出自己的努力,应该以一种对基本诗意放弃的态度来建构属于自己的诗学。为此,在写作的实践中,我亦做了大量的工作,那些把日常生活的细琐一写再写的事,成为了我一个时期诗歌的特色。虽然到了今天我并不认为那是没有价值的,但是一种新的理解与认识已经在我的头脑中生成了,即我希望在今后的写作中重新回到对某些基本事物,基本品质的处理上。

譬如说,我将要在正写着的一本小诗集中,为自己找到一个情感的出口,我希望通过这个出口,让人们看到存在于这些诗中的对生活流逝的真正的感伤的记录。

而关于感伤,这是我一个时期来想得很多的问题。记忆,这是文学的功能之一。当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中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尽如人意的事件后,那些一次次浮现出来的往事,怎能不使我们怅惘,对它们的记忆也必然带有一丝无法说清楚的酸楚之感。

也是因为感伤,这些年来,波兰诗人米沃什的诗之所以一直使我心动,就在于我能够从他的诗作中体会到那种对丧失的感伤。我甚至认为中国当代诗歌到现在还没有造就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就在于它没有感伤,它没有从对世事沧桑的仔细分辨中找到值得赞美的东西,也没有找到真正的失望是从何处生发出来的,它总是那么欢天喜地的述说着自己,它显得太聪明,太优雅,太自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我已经不能够再那么轻易地欢天喜地了。我也不想再与人讨论那些宏大的关于诗歌的话题。

现在,我只想做一件事,以最小的抱负来完成自己的作品。这些诗不是关于历史,不是关于人类的命运的讨论,也不是关于语言的智慧的探究。这些诗述说的只是一个个别的人在一个历史阶段对生活的认识,甚至还不是认识,而是仅仅对经历过的一些事情的记录。也就是说它们是关于一个单个的人的踪迹的记录。在他活过的那些日子里他看到过什么,思考过什么,有什么留在了他的心里。

这些事情对别人有没有用我已经不管了。但是我知道对于我是有用的。正是这些我经历过的事情组成了我的一生,使我作为一个人存在着。存在总是重要的。这当然也是对个人而言。因为我已经看到了在过去的岁月中人对人的误解是怎么样一再发生的,那些反对我们写作的人,他们说得那么振振有辞,但是他们真得搞懂了什么吗?一句话,一个观点,在他们那里得到的结果真得就是他们以为别人心里想到的结果吗?有时候,我当然感到那些反对者太自以为是了,他们总是把自己看作真理在握的正确者。

但是,是这样吗?虽然到现在我已经失去了反驳的兴趣,但是我知道要一个人理解另一个人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不寻求理解已是我现在的态度。让那些人自以为是吧。世界对于我来说却是越来越小了。小到自己的大脑中。就像我现在已经越来越不愿意出门,守在自己乡下的房子里。我需要的是在静中听到自己心里的声音,看见一些图像,了解它们在说什么,为了什么而说。

因此,正是在一次次的听和看中,一幅幅画面被我翻捡开来。我看到的是自己,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自己。在那样的时候,我所干的事情与今天是什么关系?我希望了解这样的一些东西——是它们的存在造就了我,没有它们的存在也就没有我的存在。我更愿意像一个挖掘矿藏的人把自己从岁月的尘封中寻找出来。我并不关心别人需要不需要这样的东西。他们的需要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我更相信这样的一句话:在消失的事物中存在着我们自己。人就是消失构成的。我要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过去。我并不想看到未来。

作为一种思想,我认为对于单个的人来说,未来是不存在的,因为它朝向绝对的死亡。不要以为这样的想法就是颓废,就是犬儒主义。颓废是文学的美的源流之一。看一看吧,从古到今有多少诗篇正是在无望中产生的。如果没有对时间消失的恐惧,我们能看到那么多的关于时间流逝的诗篇吗?从陶渊明到纳兰性德,一条漫长的文学之流中,我们看到了多少对消失的感叹啊!正在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喟叹中,文学产生了它最动人的篇章。今天当我们读这些篇章时,不是仍然感到其中的力量?

其实,再说得绝对一些,就是感到了其中的力量又怎么样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旧访谈 // 我们的现实,我们的生活——答青年诗人吕布布
【诗艺】李以亮谈诗
聊诗
那些不属于我们的东西
沈学印:感伤(外二首)〡《诗文时报》第07期初选作品
好诗的基础:观察、体悟、理论、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