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孤独》不过是我开的一个玩笑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许多年之后,面对新版兼唯一正版《百年孤独》,无数老文青仍会回想起,当年读到这个神秘而魔幻的小说开头时的兴奋和战栗感。

  上世纪80年代,在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后,拉美“文学爆炸”时期代表作《百年孤独》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引发了一场“文学爆炸”。问世40多年来,这部内容庞杂、情节离奇的魔幻现实主义巨著不知滋养了多少文学青年的灵魂。莫言、余华、马原、苏童、贾平凹、陈忠实等中国作家,都以他们的文字对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位“未见面的老师”作了真诚的致敬。有评论家断言,马尔克斯的灵魂,已经渗透到中国作家的语法中。

  然而,跟世界对《百年孤独》顶礼膜拜的恭敬态度相反,马尔克斯本人并不十分看重自己的这部获奖之作。他甚至嘲笑批评家们过度解读了自己的作品,声称那不过是自己“开的一个玩笑”。

  如今,这位曾身患癌症的84岁老头仍在神秘地写着什么,全世界都在盼望,他正在烘烤的那块饼早点出炉,好让《百年孤独》不再那么伟大而孤独地屹立着。

  文字/吕云

  他的童年

  《百年孤独》是童年体验的文学归宿

  评论界称《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缩影,但马尔克斯却说它首先是自己童年生活的艺术再现。其实,马尔克斯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童年记忆的再现和家族故事的延伸。

  1927年3月6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于哥伦比亚一个依山傍海的小镇,这个充满香蕉气味的小镇叫阿拉卡塔卡。两岁时,做药剂师的父亲把他托付给自己的岳父岳母,带着妻子去了另一个城市开店,所以,小马尔克斯的童年基本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直到9岁时才因为外祖父的去世而回到父母身边。

  外祖父母对马尔克斯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身为上校的外祖父参加并指挥过著名的“千日战争”,哥伦比亚自由派人士非常尊重他,将他视为英雄。在他身上,有着《百年孤独》中奥雷良诺上校的影子。马尔克斯的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也是根据外祖父的经历写成。很擅长讲故事的外祖父成为小马尔克斯“连结历史和现实的脐带”。他给小外孙讲内战时期的往事,教他使用字典,每年都带他去看马戏团的表演,也是第一个教他“见识冰块”的人。

  魔幻启蒙来自迷信的外婆

  如果说马尔克斯对拉美政治和历史的认知来自外祖父,那么,他作品中魔幻部分的启蒙则来自于外祖母。外祖母是个迷信的人,酷爱占卜算命。在她眼里,家里到处都有神仙鬼怪。而无论听起来多么疯狂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她嘴里,都变成了无可辩驳的事实。这种不动声色的叙事风格深深地影响了《百年孤独》的语言体系。

  在马尔克斯的家族中,还有许多奇怪的人——一个妹妹整天啃吃泥巴,一个亲戚得了痴呆症,家族众人整天浑浑噩噩、不知幸福与痛苦为何物的情景给了他很大触动。马尔克斯承认写作《百年孤独》的初衷,就是要为童年时代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

  他的作品

  《百年孤独》不是他最满意的作品

  受外祖父母的影响,马尔克斯从小就迷恋文学,后来虽然在父亲的压力下,念了大学的法学系,但是最后还是中途辍学做了新闻记者,曾先后供职于哥伦比亚《先驱报》、《观察家报》、古巴拉美通讯社等媒体。

  1955年,马尔克斯因一篇有关海上遇难者的长篇通讯惹上笔墨官司,他所供职的《观察家报》为息事宁人,将他派到欧洲去做驻外记者。

  从1950年起,马尔克斯开始创作,《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恶时辰》等中短篇的发表令他成为瞩目的拉美作家,但真正令他在全世界声名鹊起的当属1967年出版的《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问世后被翻译成37种语言,全世界印数超过2000万册,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它以魔幻现实主义的笔法描绘了加勒比海沿岸小城马贡多百余年的历史。1982年,瑞典文学院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中称,“那里(马贡多)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处女作是他的最爱

  《百年孤独》成为拉丁美洲的“光荣和自豪”,奠定了马尔克斯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鼻祖”在世界文坛的大师级地位。数不清的论文和书籍对《百年孤独》进行了解读。美国小说家威廉·肯尼迪甚至将其称为“自《旧约·创世纪》以来应当要求全人类阅读的文学作品”。

  然而,《百年孤独》并不是马尔克斯最满意的作品。

  1955年,28岁的马尔克斯发表处女作《枯枝败叶》。他在这部中篇小说中虚构了马贡多这样一个南美小镇,他后来的很多作品包括《百年孤独》都是以马贡多镇作为背景。

  马尔克斯1973年曾说过,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枯枝败叶》是他的最爱,因为这部小说“最真诚,最自然”。其时,《百年孤独》已经获得拉丁美洲文学最高奖——加列戈斯文学奖,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商业成功。

  马尔克斯本人并不能完全理解《百年孤独》所带来的成功:“大多数批评家都没有意识到《百年孤独》这部小说其实更像我所开的一个玩笑,书中充斥着我对密友们发出的'信号’;所以,凭着自己身份所赋予的那点武断批评的权利,他们自动承担起解密这本书的责任,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出自己的洋相。”

  荣誉几乎毁掉了他的生活

  因《百年孤独》成名后,马尔克斯每年收到上千个来自世界各地的活动邀请,开始陷入繁忙的社会活动,1982年获得诺奖更是给他的创作生命下达了“死亡判决书”。马尔克斯说:“荣誉几乎毁掉了我的生活,因为它破坏了我真实的感觉。”他感叹:“做一个普通人是多么的幸福!”

  1985年,马尔克斯发表了他获奖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在此后的10年间又先后出版了《迷宫中的将军》等著作,但反响都不如《百年孤独》。

  1999年,马尔克斯被诊断患上了淋巴癌,幸而在洛杉矶一家医院接受化疗后,癌细胞得到遏制。这一经历让马尔克斯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他拔掉电话线,取消旅行,尽量减少与朋友的约会,全力投入到回忆录的写作中。3年后,其回忆录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出版。2004年,马尔克斯又推出了10年来第一部小说《苦妓追忆录》,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一名90岁的老记者对一名14岁雏妓的爱情。

  2006年,79岁的马尔克斯曾宣布封笔;2008年,又传来消息说,他正在写作一本有关爱情的小说。2009年6月,82岁的马尔克斯在接受拉美一家报纸采访时澄清了关于自己不再写作的传言:“我不仅会继续写,而且我唯一所做的事就是写作。”老头还神秘地加了一句:“我知道什么时候我的饼能出炉。”

  他的爱人

  “没有她,我永远也写不成这本书”

  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背后有个伟大的安娜一样,马尔克斯背后也有个伟大的梅塞德斯。没有她们的支持,这些孤独而困顿的灵魂或许根本没法创作出像《卡拉马佐夫兄弟》、《百年孤独》如此伟大的作品。

  在马尔克斯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性的细腻描写。这固然跟他年轻时泡过欧洲的妓院有关,也跟他过早就获得性经验不无关系。12岁那一年,马尔克斯被一个姑娘强行带入一间卧室“强奸”了。此后,有一段时间,马尔克斯变得郁郁寡欢。中学同学都不喜欢这个身材瘦小、性格孤僻的“小老头”,对他敬而远之。

  13 岁相识 31岁结婚

  然而,几年后,马尔克斯在“被强奸”地点附近,幸运地邂逅了自己一生的伴侣梅塞德斯,那时她才13岁。据马尔克斯描述,这位有着埃及血统的女孩有着“尼罗河蛇一般的娴静之美”。梅塞德斯上大学时与马尔克斯再次相遇并陷入热恋。等她上完大学,马尔克斯又因为卷入一个新闻官司被报社远派到欧洲做记者。在此期间,梅塞德斯一直坚贞地等他回来。1958年,31岁的马尔克斯终于和心上人走入婚姻殿堂。

  18岁时,马尔克斯就开始构思一部有关童年祖屋的小说,但是,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叙事角度,直到1965年的一天,他在开车带家人旅游的途中被灵感的闪电击中。马尔克斯立即掉转车头,回到家中,着手写作。这一写,足足写了18个月。小说写到第6个月时,家里的5000美元存款就已经花光。他们只好卖掉小汽车。再后来又没钱了,梅塞德斯不再打扰丈夫,她默默地当首饰、当电视机、当收音机,确保一家大小的伙食。但是,钱还是不够用,她就到处赊账,周围的肉铺和面包店全被她赊遍了,甚至,当马尔克斯拿到《百年孤独》的稿费前,家里已经欠了9个月的房租。而这一切,马尔克斯都毫不知情。后来,他曾心怀感激地说:“她瞒着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承担起来了。要是没有她,我永远也写不成这本书。”

  马尔克斯和梅塞德斯育有两个儿子,后来分别做了电影导演和平面设计师。

  他与中国

  “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我的作品”

  马尔克斯老头跟中国也有点“梁子”。

  上世纪80年代,未经授权,我国多家出版社就擅自出版了马尔克斯的多部作品。1990年,马尔克斯访问中国。这次中国之行给他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北京和上海的书店随处可见“盗版”的《百年孤独》以及《霍乱时期的爱情》。性情一向直率的马尔克斯半嗔半笑地对前来看望他的中国文化界人士说:“各位都是盗版贩子啊!”这让当时也在场的钱钟书先生颇为难堪,沉默不语。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见状试图缓和一下气氛,也无济于事。而马尔克斯在结束中国之行后也撂下狠话:“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

  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版权公约》,据称此后20多年间曾有100多家中国出版机构向马尔克斯提出版权申请,但都没有被准许,直到2010年,新经典文化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正式版权。

  一位中国评论家曾说:“我们欠马尔克斯的不只是版税,还有启蒙 。”

  作家莫言承认从马尔克斯文学里得到很多滋养,“他是我们没见面的老师、大师”。受到马尔克斯影响的中国作家,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贾平凹、陈忠实、马原、余华、苏童、残雪……

  文学评论家朱大可认为,马尔克斯的灵魂,已经渗透到中国作家的语法里,并与卡夫卡、博尔赫斯和米兰·昆德拉一起,对当代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种'马尔克斯语法’在作家之间流行,犹如一场疯狂的西班牙型感冒”。

广州日报 投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尔克斯:魔幻与现实结合的人生
马尔克斯:别以为年纪老了就不该谈恋爱
《巴黎评论》访谈马尔克斯:我真正的职业是做记者
当代中国作家受哪部世界名著影响最大?
《百年孤独》中文版发布会现场实录2011年06月02日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79)魔幻与现实编织的孤独图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